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回归诚明--李翱复性书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回归诚明--李翱复性书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 字数: 400
  • 出版社: 巴蜀
  • 作者: 韩丽华|总主编:卿希泰//吉宏忠//罗中
  • 商品条码: 97875531058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23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回归诚明--李翱复性书研究》由韩丽华编著。 唐代李翱为传承儒家道统、开诚明之源而创作了《复 性书》。《复性书》构建了以“诚”为核心的“复性 论”,包括“天道至诚”的本体论、“情有善有不善 、而性无不善”的性善论、“情由性而生、性由情以 明”的性情观、“至诚则明”的致知沦、去情复性的 方法等内容,确立了性情基于一心、性善情恶、性本 情用的人性论观点。李翱《复性书》的复性论开启了 以心性论和义理之学为核心的宋明理学,为“经学” 向“理学”转变中的过渡形态。
作者简介
韩丽华,山东邹平人,山东泰山学院教师。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海南大学外国哲学硕士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苏州大学中国哲学博士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山东大学访问学者。本人热爱并致力于弘扬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等汉学,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目录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内外李翱研究现状综述 一 李翱研究成果概述 二 李翱研究中尚存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概况 一 研究目的、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 研究重点与难点 四 主要内容与观点 第二章 《复性书》的产生 第一节 李翱的问题意识 一 现实关怀与人文忧思 二 学术反思与伦理诉求 第二节 《复性书》的写作缘起 一 李翱生平简介 二 《复性书》的写作宗旨 第三章 《复性书》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复性书》的思想理路和理论结构 第二节 “天道至诚”的本体论 一 以“诚”为本体 二 “诚”统性与情、“诚”统天与人 第三节 “情有善有不善,而性无不善”的性善论 第四节 “情由性而生,性由情以明”的性情观 一 性者天之命,情者性之动 二 性善情恶 三 知“情为性之邪”则无邪 四 圣、凡性情有别 第五节 “至诚则明”的致知论 一 无思无虑,寂然不动,至诚也 二 至诚则明 第六节 复性的方法 一 寂然不动,无思无虑,动静皆离,感而遂通 二 至诚,诚明,率性,慎独 三 中道,守中,致中和 四 节 制,仁善,择善而固执之 五 斋戒其心,明心见性 六 视听言行,循礼而动 第七节 “志于道德”的价值观 第八节 “原始反终”的生死观 第四章 《复性书》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复性书》与《中庸》、《周易》等儒家经典及以往儒家人性论 一 《复性书》对《中庸》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复性书》对《周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三《复性书》对《论语》、《孟子》等先秦儒家经典的继承与发展 四《复性书》对先秦、汉唐儒家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复性书》与如来藏佛性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思想 一 李翱《复性书》与如来藏佛性论思想 二 李翱《复性书》与萧衍及梁肃的思想 三 李翱《复性书》与佛教《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思想 四 李翱《复性书》与佛教天台宗的“性具善恶”思想 五 李翱《复性书》与禅宗的“自性本净”、“无念为宗”思想 第三节 《复性书》与《老子》等道家与道教思想 一《复性书》与《老子》、《庄子》 二《复性书》与宋文明的道性论及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 第五章 《复性书》对后世儒学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重视原典,开启宋明义理之学 一《复性书》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义理性阐释 二《复性书》启迪宋明道学家重视先秦儒家经典和义理之学 第二节 重视心性,开启宋明心性之学 一《复性书》的人性论对宋明人性论的影响 二《复性书》的“诚”本论对宋明本体论的影响 三《复性书》对宋明性情、理欲之辩的心性论的影响 第三节 《复性书》影响了宋明道学排佛又援佛道人儒之风,促进了儒释道融合 一 李翱排斥佛教的思想对宋代道学家的影响 二《复性书》影响了宋明道学排佛又援佛道入儒之风,促进了儒释道融合 三 《复性书》融合儒释道三家的风格促进了宋明儒释道三家相融 第六章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复性书》代表的儒家复性思想与佛教复性思想的共通性 一 儒家、佛教在复性修养境界上的共通性 二 儒家人性论、佛教佛性论复性思想的共通性 第二节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对德性伦理修养的启示 一 李翱复性思想促成了优秀中国传统心性思想的形成 二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对德性伦理的启示 三 《复性书》的复性思想可以作为德性伦理学的基础 第三节 李翱复性思想对民族复兴的政治哲学的启示 一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解决当今社会危机的根本途径 二 李翱复性思想为以德治国的治国之道提供了新的哲学依据 三 李翱复性思想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正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