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圣的渴望(看了又看世界文学大师作品)

神圣的渴望(看了又看世界文学大师作品)

  • 字数: 509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英)巴里·昂斯沃斯|译者:丁玲玲//金
  • 商品条码: 978730237580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5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巴里·昂斯沃斯著的《神圣的渴望(看了又看世 界文学大师作品)》讲述了外科医生马修?帕里斯, 因宣扬违背教义的科学理论而遭迫害入狱。出狱后, 万念俱灰的他搭上其姨父投资的贩奴船“利物浦商人 号”,想在这场前途未卜的旅途中放逐自己。 在船上,马修遇到一群来自不同阶层和境遇、性 格迥异的船员,共同展开了一场海上冒险。然而,姨 父雇佣的船长瑟索的残暴统治让所有船员们不堪忍受 ,当他坚持将患病黑奴抛入大海时,马修带领船员奋 起反抗,和奴隶们一起逃往一座荒岛,企图在那里建 立自己的“乌托邦”…… 与此同时,姨父的儿子伊拉斯谟?肯普在家中享 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正忙于追求富商的女儿萨拉。 他并不知道,贩奴船的突然失踪会导致父亲自杀,他 的家族将就此败落…… 小说双线并行,在一艘充满粗俗语言、血汗泪水 的贩奴船和一个宁静美好如简?奥斯丁式的爱情故事 之间自如穿梭,而将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共 同的主角:贪欲。
作者简介
巴里·昂斯沃斯 当代英国文坛大师级作家,两度获得布克奖。系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曼彻斯特大学荣誉文学教授。 主要作品有《兽皮》、《帕斯卡里之岛》、《秃鹰之怒》、《石女》等12部小说。其中《帕斯卡里之岛》获1980年布克奖提名,并被搬上银幕;《戏中人》获1995年布克奖提名;《神圣的渴望》1992年摘取布克奖桂冠。 巴里·昂斯沃斯1930年出生于英格兰的一个矿区小镇。从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以教书为业,并开始写作。目前定居意大利。
精彩导读
他所指的船便是“利物浦商人”号。索尔·瑟索 担任船长之前从未见过这艘船,尽管它承载着他所有 梦想的种子。 “利物浦商人”号背负着致使身为棉花商的船主 死亡的罪名,至少他儿子是这样认为的。对伊拉斯谟 ·肯普而言,就是这艘船杀死了他的父亲,而这个想 法也一直侵袭着他的记忆。悲伤会造成记忆的扭曲和 背叛——就像肉体一样,已消逝事物的外形终会腐烂 。从那以后,伊拉斯谟就始终认为,在那个了无生气 的午后,在默西河畔的木料场内,父亲笨拙地俯身去 闻新锯好的桅杆,在褐色和金黄色交错的原木之间, 同时也嗅到了自己死亡的气息。不是尸体防腐剂的气 味,也不带任何神圣的气味,只有他自己死亡的气息 。 这是个不祥的预感。不知何故,人们的记忆总是 会被其他细节支撑着,但只有伊拉斯谟才会觉得那些 细节都是证据:湿锯屑和烂泥的气味——烂泥上缀着 星星点点的湿锯屑;仅几百码外,河流带着冰冷的沼 泽味;还有一种被忽视的恶臭——它并不真正属于这 里,而是在同样不祥的悲伤作用下在某一天传来的。 工作棚四周开阔,浅黄色的桅杆平放在支架上, 置于简陋的木板屋顶下面。大雨过后,河畔斜坡泥泞 ,水手们便用木板铺了一条通道。看到父亲夸张地把 脸贴近原木去闻气味,伊拉斯谟感到有些尴尬。二十 一岁的他寡言少语,也不会随意打手势。并且,当时 他正处于极端敏感的状态,刚喜欢上萨拉。沃尔珀特 ,但还未向她表达爱意。 “质量上乘。”肯普挺直腰板断言道,“树被砍 掉时,它正美美地汲取着大地的养分,你可以从树液 里闻出来。如果想知道木材的坚固性,就闻闻边材。 是不是啊,伙计们?”他俨然一名木材专家。 这是从波罗的海进口的冷杉。“冷杉就是用来做 桅杆的,”肯普说道,“它在英国不如在其他国家长 得好。哦,上帝,好的冷杉可不多!” 周围的人都笑了。他们都认识他,他在工场里做 事一向干脆利落。他经常敞开着穿一件长款方型剪裁 的外套,衣着随意,却不邋遢;顶着一头未扑粉的短 假发…,肤色暗淡的脸颊总是泛着红光。 “瞧,孩子。”他对孤傲的伊拉斯谟说,“到这 边来看看,这些部件都已经切割完毕。这是主轴的两 个部分,你注意到上面的锥形物了吗?它们会在中间 这里扣住,然后拴在一起。看看这些强壮的家伙,你 知道它们是什么吗?瞧瞧它们那厚实的身板。” 肯普自孩提时代就离开了兰开夏郡,但说话仍带 着那里的乡土口音,较当地人而言更显得热情急促。 他向儿子解释怎样组装主轴,怎样将大量的木质轮轴 连接在主轴上,怎样借助木壳板的桅脚往横向以及船 艏和船尾方向加厚桅杆,然后在外面拧紧大铁环,以 便进一步加固桅杆。伴随着他的一字一句和周围人的 附和声,他觉得桅杆更加牢靠了,他的船做好了防范 水手粗暴动作和恶劣天气威胁的准备,可以确保快速 航行并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只有肯普知道这其中 的紧迫性。 毫不知情的伊拉斯谟感到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 。不像他的父亲,他天生对下属就不友好。以后回想 起来,他将为自己当时表现出的无聊和无知、为自己 没能理解父亲想使船坚不可摧所做的努力而感到懊悔 。 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他的努力。肯普很忙,但是每 周总会抽出一些时间,去河岸边的迪克森船坞,他的 船正在那里建造。他或是从镇上的家中出发,或是从 老池船埠附近的办公地骑马过去。他会在那里待上一 段时间,这边看看,那边瞧瞧,与造船的工人聊聊天 。财富并没有减少他让自己受欢迎的需求,也没有减 少他希望自己显得知识渊博的欲望。对一个白手起家 的人来说,指挥造船这项工程,看着自己的船在平台 上,像神明缓慢呼吸那样一天一天慢慢成形,这是非 常令人心满意足的。 这并不是说这艘船有什么特别之处,造船业已经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变化了。船仍由木头制成,仍靠 麻制素具支撑的桅杆和帆桁上的亚麻船帆借助风力前 进。当时,在任何哥伦比亚的船上都可以看到,因此 ,并没有什么能够迷惑他。但与此同时,利物浦的船 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们的船尾造得很高,因此, 后甲板上的回转机枪能更轻易地——或者用当时那古 怪却典型的话说——能更便捷地置于他们的腰间以镇 压奴隶的反抗。同时,利物浦的船船身很宽、船舱很 深、横杆加厚,使得奴隶跳船自杀的难度加大。 “利物浦商人”号在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自一开始,从它的构造和龙骨的形状,以及船体内瘦 削的肋骨几乎便可看出造船的目的:这是一艘利物浦 双桅横帆船,注定要从事大西洋贸易。然而,日益增 加的债务压力使肯普那合乎常情的乐观逐渐演变为盲 目的迷信,使他不仅仅只是在贸易上对这艘船寄予厚 望。 肯普是一个漂亮英俊的乐天派,肤色黝黑,两眉 平直,一双黑色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他惯于摆出一副 热切的姿态,这在他那些古板执拗的朋友当中是个笑 话。玩笑自然是有限度的,因为至少当时所有人都知 道,肯普事业有成,富甲一方,且从不吝于炫耀自己 的财富。他在红十字街有一幢气势不凡的石头房子, 那里是城里富商们的聚居区;他有一辆自己的四轮马 车,雇有一名穿制服的车夫;他还有一位装扮华贵的 妻子,尽管她总是面容倦怠——自信乐观、干脆利落 的丈夫和时常面色愠怒的儿子已经令她精疲力竭了。 此刻,父子俩正在透风的大工棚里,站在染料未 干的桅杆旁互相对视。尽管彼此对这样的场景各有各 的想法,但他们都有一双俊俏的眉毛和明亮的黑眼睛 。眼睛睁得很大,不知何故,看上去都有些神情恍惚 、精力透支的样子。“造好我的船需要一千棵橡树, ”肯普满意地说道,“你知道如何判别橡树的树心是 否完好无损吗?如果干枯的树心上有纹理,那就是危 险的征兆,意味着木头已经腐烂。那就是你所寻求的 东西。问问这些伙计吧,他们知道。可惜你不能和雇 员一起干同样的活儿,对吗,伙计?” P8-9
目录
序言 第一卷 1752—1753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二卷 1765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