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伯林文集:俄国思想家(增订版)

伯林文集:俄国思想家(增订版)

  • 出版社: 译林
  • 作者: [英国]以赛亚·伯林
  • 商品条码: 97875753047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伯林在书中系统地阐释了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思想状况,他撷取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赫尔岑、巴枯宁、别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深入分析他们秉持的观念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并且进一步探究了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群体所具备的思想特征。全书论述纵横捭阖,既有对思想巨匠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历史脉络的宏观把握,揭示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异常重要的思想跃动期。
作者简介
以赛亚·伯林 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20世纪著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生于俄国犹太家庭,1921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哲学,1957年就任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发表具有开创性的“两种自由概念”演说,同年获封爵士。作为杰出的观念史学家和学科主要奠基人,先后被授予耶路撒冷文学奖和伊拉斯谟奖。主要著作有《自由论》、《俄国思想家》《反潮流》《个人印象》《扭曲的人性之材》《现实感》《浪漫主义的根源》《启蒙的三个批评者》《苏联的心灵》等。
精彩导读
刺猬与狐狸 论托尔斯泰的历史观 英国化学家的头脑与印度佛教徒的灵魂的奇异结合。 沃居埃 希腊诗人阿尔基洛科斯存世的断简残篇里,有此一句:“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原文隐晦难解,其正确诠释,学者言人人殊。推诸字面意思,可能只是说,狐狸机巧百出,不敌刺猬一计防御。不过,视为象喻,这句子却可以生出一层意思,而这层意思竟且标显了作家与作家、思想家与思想家,甚至一般人之间所以各成类别的最深刻差异中的一项。各类之间,有一道巨壑:一边的人凡事归系于某个单一的中心识见,一个多多少少连贯密合条理明备的体系,而本此识见或体系,行其理解、思考、感觉;他们将一切归纳于某个单一、普遍、具有统摄组织作用的原则,他们的人、他们的言论,必惟本此原则,才有意义。另一边的人追逐许多目的,而诸目的往往互无关联,甚至经常彼此矛盾,纵使有所联系,亦属于由某心理或生理原因而做的事实层面的联系,非关道德或美学原则;他们的生活、行动与观念是离心而不是向心式的;他们的思想或零散或漫射,在许多层次上运动,捕取百种千般经验与对象的实相与本质,而未有意或无意把这些实相与本质融入或排斥于某个始终不变、无所不包,有时自相矛盾又不完全、有时则狂热的一元内在识见。前一种思想人格与艺术人格属于刺猬,后一种属于狐狸。我们不必强求僵硬分类,但亦毋需过惧矛盾;我们可以说,根据前述旨趣,但丁属于第一个范畴,莎士比亚属于第二个范畴;柏拉图、卢克莱修、帕斯卡、黑格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易卜生、普鲁斯特是刺猬,惟程度有别;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蒙田、伊拉斯谟、莫里哀、歌德、普希金、巴尔扎克、乔伊斯则是狐狸。 当然,这项二分法,正如一切这种过于简化的分类,若强直径行,即成矫揉、烦琐,终至荒谬。不过,这分类即使无助于严肃的批评,却也不应见斥为纯属浅薄或轻浮。它和所有稍能体现真理的识别法一样,提供了一个观察与比较的据点、一个从事纯正研究的出发点。据此,则普希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分殊之剧,可见无疑。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普希金为题的那篇演说,一时名论,全篇雄辩撼人、感人至深,却因为把巨狐普希金——十九世纪头号狐狸——谬解为原身正是刺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类,于是竟把普希金转化扭曲成专志一念的先知、某种一元普遍信息的专差,而那信息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宇宙的中心,与普希金变化无穷的天才所涉猎的多种领域,相去不可以道里计。所以,凡敏感读者,鲜不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之说非但未能揭明普希金的天才,反倒是照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天才。因此,若说以普希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两巨人各持一端,即能度得俄国文学的幅广,并非虚言;而认为这类问题有用或有趣的人,取其余俄国作家,揆其与此两大端之远近异同关系,即可以判得诸家特征,亦非妄谈。果戈理、屠格涅夫、契诃夫、勃洛克等人对普希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关系如何的问题,能导出——或者,可说已经导致——成果丰硕、发人深省的评判。不过,遇托尔斯泰而提此问题—问他属于第一或第二范畴,是一元论或多元论者,是视听纯一或识见多方,是本质单一或异质成分混合—就没有清晰而立即的答案了。施之于他,这问题似乎不尽允当,隐晦事体,甚于拨云见日。不过,我们有此犹豫,并非由于所知不足。关于他本人,关于他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托尔斯泰所告于世人,多于其余任何俄国作家,几乎多于其余任何欧洲作家的自述;在任何常规层面上,他的艺术都没有可以称为晦蔽不明之处;他的宇宙没有沉黯的角落,他的小说天光澄澈;关于他本人,他已做解释,关于他的小说以及其建构方法,他已有论辩,且解释与论辩之清晰、有力、明敏、澄澈,亦无不过于其他任何作家。他是狐狸,还是刺猬?我们应持何说法?答案何以如此出奇难觅?他近于莎士比亚或普希金,而远于但丁或陀思妥耶夫斯基?或者他与诸家都完全不相类,因此这问题荒谬而无从解答?我们的探讨似乎面临着窒碍。这神秘的窒碍是什么呢? 本文中,我不想就此问题完整具述一个答案,因为兹事体大,等于要对托尔斯泰的整体艺术与思想作一场严谨的检验。因此,我自限于提出一个想法,这想法是,前面所提的窒碍,究其起因,可能至少有一部分由于托尔斯泰本人并非不自觉有此问题,而且尽力使答案落空。我想提供的假设是:托尔斯泰天性是狐狸,却自信是刺猬;他的天赋与成就是一回事,他的信念连带他对他自身成就的诠释,又是一回事;结果,他的理想导使他以及被他雄辩的天才所欺惑的人,对他与别人的作为,或者对他与别人所应有的作为,提出了系统性的错误诠释。没有谁能埋怨他,说他让读者怀疑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关于别人和他自己的作为,关于别人和他自己应该有的作为,他的看法染透了他一切闲文逸作——在他的日记、有文字记录的余谈剩语、自传文章与故事、社会与宗教小册子、文学批评、公私通信里,他这看法无处不见。不过,他的本质与信念枘凿龃龉,而其冲突最为明显之处,就是他的历史观。他谈论历史,写出了他一些最精彩又最矛盾的文字。本文试图处理他历史看法方面的动机,以及其某些可能的来源。简而言之,本文试图以托尔斯泰自己所欲于读者的严肃性,来处理他对历史的态度—不过,我们严肃的原因与他有别,我们不是要用他的历史观来看全人类的命运,而是借他的历史观来看他这个天才。
目录
作者前言 编者前言 缩略语与习惯用法 导论:复杂的慧见(艾琳·凯利) 俄国与一八四八 刺猬与狐狸 赫尔岑与巴枯宁论个人自由 辉煌的十年 一、俄国知识阶层之诞生 二、彼得堡与莫斯科的德国浪漫主义 三、别林斯基 四、赫尔岑 俄国民粹主义 托尔斯泰与启蒙 父与子 人名资料表(贾森·费雷尔)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