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梦想建设家:驶向未来的中国故事
出版社: 译林
作者: 万象峰年 等
商品条码: 9787575305044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86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6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探访比亚迪全球总部之后,十一位中国科幻作家以笔为桥,畅想眼前的未来,创作了十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主题涉及新能源、探月、人工智能等当下时兴的科技主题,更有对古代文明、古代音乐等中华优秀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十一篇小说相互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人类、未来科技和生存空间的宏大叙事,一曲关于“人类之梦”的交响。在这里,你会遇到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深刻对话,体验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交织的奇妙感受,见证星际旅行者在遥远星系中的冒险。在这里,你将看到未来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会感受到孤独太空中的寂静与荒凉;你将跟随勇敢的宇航员穿越星际,也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度时光;你将见证人类文明的辉煌与衰败,也会思考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作者简介
万象峰年:混合现实、奇观、情感的科幻作者,擅长世界构建。代表作品《后冰川时代纪事》《三界》《一座尘埃》《点亮时间的人》《赛什腾之眼》等,获得银河奖、华语星云奖、引力奖、冷湖奖等不同等次奖项。出版个人选集《一座尘埃》《点亮时间的人》。 赵雪菲:考古学生。曾获得第四届水滴奖短篇小说三等奖,大学生影评一等奖。代表作《像正常人那样活着》《它的脑海之中》《材料两则》,长篇《卵生的救世主》连载于“不存在科幻”公众号。 刘天一:科幻作家,声学博士。热爱创作严谨而有趣的世界观。代表作《有狐》《岁月流》等。《长生记》获2023年科幻春晚征文比赛优秀中篇奖。 房泽宇:科幻作者,时装摄影师,短篇代表作《向前看》《青石游梦》,长篇作品《梦潜重洋》。《垃圾标签》获森雨征文银奖。《电与雷》出版收录于《大国重器》,《繁衍宇宙》出版收录于《另一颗星球不存在》。多篇作品参加科幻春晚,风格擅长悬疑幽默,风格多变。 苏莞雯:科幻作家、独立音乐人,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擅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展现惊奇想象。2021年获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新星银奖。代表作《三千世界》《龙盒子》《我的恋人是猿人》《九月十二岛》。《九月十二岛》获豆瓣阅读小雅奖最佳连载。《三千世界》获第四届广州青年文学奖。《奔跑的红》日文版收录于《奔跑的红-中国女性科幻作家选集》,2023年入围第54届日本星云奖。 谈雀:青年科幻作者,曾获2022年度寒武奖年度最佳奖、2023年科幻春晚优秀中篇奖。作品《草月》发布于未来局:“不存在科幻”公众号。 杨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蓬莱科幻学院首席科幻作家,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培训中心教员、《中国计算机报》记者。主要作品有《MUD-黑客事件》《千年虫》《裂变的木偶》《山民记事》等,两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 凌晨:科普与科幻小说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月球背面》《鬼的影子猫捉到》,短篇小说《信使》《猫》《潜入贵阳》等。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 苏学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短篇小说《远古的星辰》《火星尘暴》获得过银河奖。另著有长篇小说《冰狱之火》和《星星的使者》。 吕默默:科幻作家,现居北京。爱读书,会弹琴,喜旅行。意识上传支持者,期待自我意识数据化。代表作品《在寒夜中醒来》《放生》。有作品散见于《三联生活周刊》《特区文学》《香港文学》和《科幻世界》等期刊杂志,曾出版长篇小说和短篇集。 齐然:医学在读博士。曾获2022年度华语科幻星云奖新星奖、2022年/2023年读客科幻文学奖两届金奖、2021年晨星.晋康奖最佳中篇小说金奖,2021年光年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等奖项。《慷慨悲歌》获2023年科幻春晚征文比赛优秀中篇奖。作品散见于《科幻世界》《中国青年作家报》等实体媒体,“不存在科幻”“收获app”等网络媒体。 *按目录篇目顺序排列
精彩导读
序 言 王晋康 近年来,未来事务管理局科幻工作坊多次组织活动,邀请科幻作家走进中国顶尖科研院所和企业,比如核聚变实验室、卫星发射中心、国家电网等,与一线科研人员面对面深度交流,亲历中国当下前沿技术的发展,在二者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这是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活动,我本人就多次参加。 最近一次则是在2023年12月17日至20日,未来事务管理局和比亚迪共同发起“我迪朋友们 | 科创未来 幻生万象”活动,组织多位科幻创作者探访比亚迪全球总部,实地观摩了比亚迪特有的刀片电池的生产线,让作家们亲自试驾了仰望U8和腾势等高端车型,并与比亚迪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 这次参观让我心潮激荡,在座谈中说了一些科幻之外的话题,几乎感情失控。我今年七十六岁,几乎与新中国同龄,与中国工业体系的成长也基本同步。下过乡,当过矿工、木模工、设计工程师,半生在工厂里工作,经历过中国工业最困难的时期,也为石油机械的进步洒过汗水。近二十年因为投身科幻创作,基本离开了工厂环境。今天,站在比亚迪的平台上,在七十六岁的年龄回望过去,发现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竟然越过了这么多的高山峻岭、大江大河,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站在了世界工业制造的巅峰,尽管在不少细分领域还不是世界第一,但总体实力碾压所有工业强国。与我参加工作的上世纪70年代相比,何止是天壤之别。 但这个过程中并非只有欢声笑语,也有许多泪水。即以我原来所在的工厂来说,由于石油行业总的来说属于夕阳产业,再加上一些别的因素,很不幸地从当年的巅峰时代大幅跌落,目前只能勉强支撑。我在座谈中对比亚迪的技术同行说:“像我这样的技术人员并不是不肯干,也不是不能干(当年我带着两个徒弟,用数年时间,从零开始,成功研制了石油行业的大吨位自走式底盘,在这个细分领域超过了美国产品的水平),但由于机遇等种种原因,我们今天没能站在最终的领奖台上,被时代淘汰了。所以希望你们珍惜你们的工作和机遇。”我为比亚迪几位科幻迷的题词都是:与你们的企业一同成长。 在我发言后,几位比亚迪的中层也很动情,回忆起比亚迪最困难的时期。那时,他们研发的几种新车型市场遇冷,举步维艰。他们真正翻身是在疫情期间,就是广为人知的“七天建立起口罩生产线”,从此比亚迪的发展势如破竹。当然也与比亚迪高层的高瞻远瞩有关—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首先确保研发工作的稳步推进。 以上话题似乎与科幻关系不大,实际也并非无关。作为中国的科幻作家,身处一个翻天覆地般巨大变化的社会中,我们的作品应该积极反映社会的风貌、社会的变化,这应该成为科幻作家的自觉意识。 这一次,科幻作家们以“梦想建设家”为主题,结合在比亚迪的参观经历,创作科幻小说。从造车到造梦,从普通人的出行开始想象我们与技术、能源及环境相处的方式。 科幻要展现科技与人的关系。我们在科幻小说里既要看见“科技”,更要看见“人”。中国科幻擅长构建宏大的技术想象,而那些打动心灵的作品,里头往往有着独特的中国人情味儿。 工作坊的众多故事各自独立,却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人类、未来科技和生存空间的宏大叙事,一个关于“人类之梦”的交响。在这里,你会遇到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深刻对话,体验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交织的奇妙感受,见证星际旅行者在遥远星系中的冒险。在这里,你将看到未来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也会感受到孤独太空中的寂静与荒凉;你将跟随勇敢的宇航员穿越星际,也会与智能机器人共度时光;你将见证人类文明的辉煌与衰败,也会思考生命的真谛与意义。 每一篇故事都是一个宇宙,每一个宇宙都有其独特的景观。它们可能会挑战你的认知,激发你的好奇心,让你在夜深人静时思考自身的存在意义。 万象峰年的《挑山》不仅仅是对未来科技的幻想,更是对人性本质与人类生存、文明进步和宇宙探索彼此关系的深刻探讨。作者用故事中跨越时空的共鸣与理解提醒我们:尽管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和未知,但正是这种对未知的探索,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进,进一步追求美好生活。 赵雪菲的《星疮》同样以深邃宇宙为背景,用另一种角度讲述了一段充满惊悚和迷茫感受的星际探索故事。当面临未知的巨大压力和恐惧时,至少还有想象能抵御疯狂。 想象不仅能抵御疯狂,更可以说是维系人类精神生存的“新能源”。刘天一的《撑篙向梦寻》就以此展开。这篇小说表面上带有奇幻色彩,讲述了在一个以梦为能源的未来世界中,主人公蒿里的非凡冒险。 想象能保护梦境不受污染,也能推动现实向前发展。在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时代,科技与梦想的交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独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又该如何在被挤压的生活间隙中,窥见自己的梦想?作者房泽宇就在《梦寐以求》中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他以大胆夸张的笔触,构建了一个自由造梦的近未来世界。 社会飞速发展,风云变幻,在瞬息变化的浪潮中,即使找到自己的定位,又该如何坚守本心,不断向前呢?即使我们学会了飞行,空中的道路依然不是坦途,而是阻碍重重。作者苏莞雯笔下的《惊云箭》,就揭开了人生道路上的迷雾。这篇小说让我们思考,科技的发展应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科技无论怎样发展,终究还是要保持人性的尊严。作者谈雀以细腻的笔触,借古代乐曲中“三叠”的概念,通过三个层层相叠的人生故事,勾勒出一个关于记忆、时间旅行和家族秘密的复杂故事,将我们引领进入一个充满科技奇迹与人性探索的世界。在这个故事的世界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开启一个新的宇宙,而每一个宇宙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只有坚守初心,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在杨平创作的《纳米海》中,我们见证了主人公在纳米海的边缘挣扎,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情感的渴望。 凌晨的《月轨轶事》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前瞻性的短篇科幻小说,带领我们穿梭于未来的月球开发时代。这篇小说是对那些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科技工作者的赞美,也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地方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躺在时间的沙滩上,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作者苏学军的《交河》就是这样,它不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一次对人类文明深层次的探索。 在作者吕默默的《空帆船》中,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概念,而是日益融入日常生活。AI或许在技能上超越了人类,但它始终缺乏人类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而人类,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追求? 《道,道,道》这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紧张的情节构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未知和危机的高速公路世界。作者齐然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堵塞背后的超自然现象,以及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恐慌与挣扎。 希望读者会喜欢这些小说。梦想从这里开始! 罗湖三叠 谈雀 初叠 八月,一个黄灰色的寂静午后,他从车厂下班。日子像煤,渐渐烧烬,余了点呛鼻沸腾的烟。 工人们开饭,三两成群,孢子般簇拥着游往食堂。他被遗留在碰撞区,身子骨陷在安全气囊里,头脸歪斜,眼底流动喑哑的像素。他想下车,铝骨轴承撑起来,喀嚓喀嚓响,像孱弱的甲虫,半天也挪不了腿脚。这回他撞得很重。 需要修理,他小声说。 几个工人裹在工装里,脖颈漏出浓密汗蒸汽。他们在闲聊,讨论最近的连环车祸。等下午再说吧,他们说,到饭点了,没人管你,先待那自个玩会。他们轻快走了。 需要修理,他又说了遍。需要修理,碰撞机器人需要修理,我需要修理。他语速很快,有些变调,像松垮的琴弦,弹拨着干涩声响。他尝试呼叫厂里修理工。他有三个修理工,廖工,钟工,刘工。今天轮到廖工。他的程序像小鱼,乱窜着,钻进系统拨通电话。 谁啊,廖工问。他声音含糊,有电磁波紊乱音。 碰撞人。他说。 什么人? 厂区碰撞试验机器假人。他说。 喔,廖工像是想起来了,说,你是葫芦,廖葫芦。 唔……他陷入思索。廖葫芦三个字跳进处理器,声波融化作指令,浪潮般,浮游在芯片晶体管上。修理周期从碰撞开始,车撞向墙,他模拟人类动作,手臂或举或并,脚踩刹车,一下,两下,三下。砰,车撞严实了。安全气囊膨出,他咯咯噔噔颤动,被拽下车,接收扫描,将仿人数据一股脑吐露出来,录进智能安全模型里。然后廖工跑来,抱他去修理车间。廖工手劲大,修得很快,期间爱说话,嗓门也敞亮,说,你这小人,体胚子真够小的,浑身上下光不溜秋,我干脆给你取个名号,叫葫芦,廖葫芦。 等着,廖葫芦,我马上过来。廖工说完便没声了,信号尽头嗡嗡着,都是白噪音。 他又等了半小时。 修理车间没人。他踅进去,地方逼仄拥挤,晕了股黑橡胶味,花绿海报糊了满墙,都是体育明星。地砖上散落螺丝刀,梅花起子,扳手。灯光很轻,昏黄一团,荡荡悠悠。他开始扫描,看见瓦楞纸箱堆叠了个人影。廖工陷里头,胳膊腿抵住纸壳,脸色蜡黄,面部一阵阵痉挛。他手里还紧紧捏着蓝柄小焊枪,吱吱冒白烟。 廖工你好,我需要修理,葫芦说。 我还指望你修我呢,葫芦,我这脑袋坏事了,你先给我修修,廖工说。他微阖眼,喘息着,身上喷发一股子热机油味。他喃喃着,说自个似乎叫廖卫国,大概七十了,也许干了大半辈子汽车修理工,临了,被机器淘汰了,车企或许政策好,他又被返聘回来伺候机器人,活不难,难的是他被痴呆症缠上了,脑子里迷迷糊糊,七七八八老忘记事。 险些把你也忘了,葫芦你说,我还能待这拧螺丝吗,这时代人不如机器,我都嫌自个没本事。说着廖工便哭了,眼底涌起白晃晃眼眵,又擤鼻子打喷嚏,抹把头脸,面庞逐渐变得暴躁,说,不过话讲回来,虽说我是肉包心,你是铁包心,总归还是你有能耐,所以你给找找法子,把我这破脑袋瓜子修好。 修什么?他问。 修我。廖工抛开小焊枪,扬声说,把我修好了,我才能动手修理你,不然我麻线脑袋对着你,从早忙到晚,也还是鸡孵鸭子——白忙活。 听见没?廖工一句接一句问。 听见了。 修理人类。他在系统发问,得到的大多是各类莆田系医院地址。他又围绕关键词海马体搜寻,收获一串稀奇古怪的答案。 我需要一块电磁波接收发射器,他说。 廖工忙趔趄起身,弓腰在一堆零件里翻找。找到了,他说着,托起那块电磁波接收器,方型,拇指盖大小。他仔细钳起子转螺丝,将那一小块嵌进葫芦体内。又问,到底能修吗,葫芦? 能,他回答着,伸出臂膊,指头对准廖工太阳穴。 一条波窜进他体内。 他看见庞大杂乱的时间,拼拼凑凑,粘连成廖工的一生。很快他明白,这是廖工的记忆波,也叫海马体尖波涟漪,装载记忆,一潮潮荡过来,引发他传感器电涌,晶体管挨个竦立,0和1交叠涌现,建构起一片广袤的神经网络。 他落入廖工的记忆里,像跌进荒芜的厂房。 找见了吗,葫芦?廖工问。 找见了。 那里头是什么? 一堆机器,他说。 廖工的记忆老了,硬了,施展不开,像成仓的零部件,彼此裹连蜷缩着,垒成一团团旧生产线。廖工不思考,生产线便虬结在一起。他一思考,脑子就活转了,生产线吭哧吭哧展开来,轧着铁锈水嘎吱嘎吱运转。 找不到问题,葫芦说。当然,也没法找。面对这堆庞大老旧的机器,他感到一阵乏力。我无法同步你的记忆,他紧接着说。 急什么,让我从头开始捋,廖工说,首先我叫廖卫国,地地道道龙州人。同地域关联的记忆立马铺展开来——广西龙州楼房成栋,鳞次栉比,麻将牌般垛着。在蚬木翠绿高大的枝杈间,数个廖卫国同时陷里头:一个光脚杆,啪嗒跑往西城送贺礼,提溜俩三黄鸡赤麻鸭,红网兜兜严实了,鸡鸭咯咯哒哒扯喉咙叫唤;一个跨二八杠上,荡悠悠骑向邮局送信,蛮厚,摞一堆,拿红麻绳系紧;一个廖卫国捏体检表,换军装,戴红花,啪,敬礼。街道接着转,成块青石砖咵啦飞来,铺地上,铺匀称了,组成云南,麻栗坡,深圳罗湖。成堆的廖卫国一个挨一个,转灯似的,蹽步其间,有时匆匆聚头,有时四散开来,跟马蜂似的。 那时我年纪小,嗐,学堂没读完就当兵去了。廖工说着,记性又坏了。马蜂扎进不同时间线里,光是人名字,便钓鱼似的牵起一大串。人拥挤着,嗡吵着,七嘴八舌挤在廖葫芦程序里。 人类群体的声音接连弹落,跳在他身上。他感到一种钝痛的紊乱感。 他逐渐发觉人类也是种机器。不只是单一的人类,他们与他们生活的时间,社会,共同组成更庞大的机器。他们各自是整体,同时又是整体的一部分。人类,复杂的结构,他想着,再次感到一阵紊乱。 现在我这脑袋里,全都是后遗症,廖工说,打仗时候给炮弹轰的,脑仁都稀烂了。他接着回忆,于是记忆世界接着展开,从其内部翻转出一场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廖卫国是第三视角,穿迷彩服,脸抹得黢黑,高声唱,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然后归队立正,胶底鞋啪一声合拢,吼着,前进! 坦克履带艰难从时间洼坑里爬出来,线膛炮对准边界线那片野林子。太阳很沉,树杈融成霭霭绿影,林间缀连灰色的瘴气烟雾。訇。炮弹落地,猪笼草成片炸裂,迸出乳白液体。几只绿孔雀从越南黄檀树里飞出,惊嚎着,抖落翠蓝羽毛。廖工遥望1984年,坐在62型坦克里的自己,如欣赏流水线上崭新的零部件。而他,崭新的廖卫国正观察目视镜,遥望老山密林。他知道里头有老虎,一头寂静印支虎,会藏在荆棘窝里遥望人类。 当年老山那一仗惊险,廖工说,21号高地总也攻不上去,那块路险,西贡猴子会玩花招,搞竹签阵,陷阱里扎满削壁,铁钉,地雷,我差点就陷进去了。 廖工开始往回想。訇,乱石堆里炸出截平坦路,石砾停半空中,震荡的空气波悬浮住,如透明的涟漪,一圈圈缠住廖卫国。 不对啊,我怎么没死呢,廖工问葫芦,当时是谁救了我? 葫芦探进记忆,将散漫的记忆符号捋整齐,拼凑出完整的形象。救你的人是二营班长,他说。 时间继续走。班长?进雷区,挡在了廖卫国身前。訇。廖卫国扛枪奔上去。指头扣扳机,嘣,嘣嘣,枪托子震得牙关打颤。 我想起来了,班长也是广西人,叫严宝根。廖工说,他常私底下喊班长老表。 廖卫国回头看了一眼。老表眼还睁着,胸膛一抖一颤,口里没气了。他吼一声,扑上去,又被人拉扯下来,二营的士兵都缄默着。麻栗坡变天,老山开始下雨,暴雨雷鸣。他撇根棕榈叶,掩上宝根的脸。身上一会冰一会热,他咬紧枪帮子,先喊班长,后又喊老表,抽抽噎噎满心怒火地哭了。雨水冰冷,山峦浮起青雾。西贡猴子,他哭着骂。 把这段记忆改了,廖工说。 怎么改?他问。 让宝根活下来,廖工斩钉截铁道。 他于是尝试,让廖工的尖波涟漪漫过来,再漫深些,淹没处理器。晶体管搭连印迹细胞,铁搭肉,肉连铁,彼此枝枝蔓蔓生长一起。他开始修改那段记忆,宝根没蹚雷。 噔,系统停止运行,出现bug反馈:破坏了记忆连贯性。 需要替换目标对象宝根,葫芦说。他想起车厂里那些车,新的旧的,撞损的,没上市的,防泄密贴满斑马纹的。他试着下指令,迁移存储器数据,经由电磁波发射器,图像数据一条条奔来,如整齐的车队,驶进廖工海马体,再由神经网络开往老山。廖工喊叫起来。 哎,有辆越野车。廖工似是突然回忆起来,当时战场上来了好些车,中国造的,方方正正,全驶雷区里了。 车很多,一辆接一辆,鱼群般涌进麻栗坡。越野车,小轿车,油车,新能源车,车漆闪光,车头坚硬,从一簇簇士兵身边经过。车趟雷区,地雷爆响,发出闷实厚重的声响。那时真像幻觉,四面八方都有车来,高屁股的,矮屁股的,都沿山脉攀爬,廖工回忆说。可是咋可能有车呢,那路窄的,丛林深的,野猪都撞不进去。廖工又犯迷糊,记忆涣散着,从生产线上丁零当啷滚落。可能是大象,他自顾自喃喃着。那有大象吗,他问。葫芦说,有。于是记忆被艰难捋顺,仗打赢了,廖卫国随部队下山。雨停了,天像清亮的铁。边境的傈僳族人开始庆祝,燃起噼啪篝火,围着跳刮克舞。他们请战士们喝酒,东倒西歪囔囔说往事,大多是安南佬来闹事,抢牲畜,杀汉子,山路嵌满生锈的子弹壳,血比雨水多。又聊到里根,苏联老大哥,西贡的罗勒滋汽水。廖卫国在水酒的芬芳里沉醉,他跟着碰竹筒,高声喊,仨尼知。一个傈僳族女人说这也叫三江酒,水取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再拿家里种的苞谷,荞子杵碎了酿的。酒很香,一段冰凉的甜。他喝着,想起来那场仗。可是哪来的大象呢,他问。是自然神引来了神迹,让象群为战士们开路,女人说。月亮冷,桫椤树弥漫青涩的香味。她低垂头颅,闭眼合十,嘴里轻快念着祈祷的话语。维拉伊塔拉哟。她喊他一同祈祷。他默念着,遥望老山主峰。深蓝色夜里,宝根浑身潮湿,赤脚顶着棕榈叶,身躯朦胧不明,隐在灰色群象中间。维拉伊塔拉哟。 对,宝根留在那了。廖工恍然大悟,说,他随军驻扎麻栗坡,在那喝了仨尼知酒,当傈僳族女婿去了。廖工不断补缀着,思维飘飘荡荡,像根针,拖连想象里的画面,声音,人的脸,缝进锈迹斑斑的记忆里。机器顺畅转动,运着记忆往前走。八五年,他转业回到龙州,攒笔钱要做买卖,种桉树,橡胶,棕榈,卖给两广的工厂。他结婚早,退伍回来时,妻子患病死了,儿子已初中毕业了,黑瘦黑瘦,竹条一般长,光脚跨门槛上嚼槟榔。他拿傈僳族名喊儿子,喊阿珂拉。阿珂拉说,阿妈得了肝腹水,死的时候肚子比山高,卫生院没法子治,拿板车拖回来,在篾席上挺了三天三夜才阖眼。阿珂拉哭了,说阿妈走得不太平,一直哭着骂着,喊廖卫国你个王八蛋。他说,我知道,都梦见了。 战场的硝烟很快沉进地里,沥青路面生长出来,在一群摩托车的轰鸣中,他带阿珂拉去了深圳。那是九十年代,罗湖是个黄金窝。他开家汽修店,修轮毂,补破胎,有时还腾换旧零件。时间很快,踩着钢镚跨过一九九九。到千禧年,阿珂拉下海,开始倒腾生意。他聪明,想法总比时代快一步。老一辈龙州人都认识他,以前说他投机倒把,后来说他经商有道。他开厂子,借钱买货车,从昆山进电子产品,往北边销,又在义乌拿货,在这边厂里换包装,贴新标,价钱翻两番卖。阿珂拉嘴巴快,会说会骗,说小骗挣钱,大骗成家立业。到奥运那年,厂子被人告了,匆匆倒闭,阿珂拉也死了。记忆机器至此出现故障,皮带轮空转,机器卡滞,发出阻塞的悲鸣。 从那到这,都给我改喽,廖工道。 模型像雨滴,淅沥落进去。于是死去的人接连复活,挨个跳进记忆机器,在生产线上迈着,跑着,编织起新的记忆。都还活着,廖工说,阿珂拉也走上正道了,没被刀扎死,赶上时运开公司,成家立业,给我生了个大孙子,我给大孙攒了个宝贝,那玩意才好呢。可大孙子是谁呢,他又开始犯迷糊,推拉葫芦,说,你帮我找找,大孙是谁? 他给出几个答案:孙武,孙膑,孙权。 不对不对,廖工骂道。他撞开葫芦,嘴唇哆嗦发白,像被雨水浸泡,舌头根发青发紫,喃喃着,我记不得他了,我得打电话问问阿珂拉。他双手挞脑袋,不住晃荡着,脸上沟沟壑壑淌着眼泪,最后彻底失去记忆,眼里打着旋,闪动各种颜色。阿珂拉,他呢喃着,高大身躯倒了下去。砰。 人类倒在了他面前。 他回到碰撞区,坐进车里。脚一下,两下,踩着油门,像往常那样启动了试验车。午休结束,工人们接着上班,蘑菇般从空气里冒出来。他们呼喊,跑着,从碰撞赛道追到厂房外。那里堆满崎岖的汽车残骸,树影扑在地上,一明一暗,像人类的呼吸。廖工在副驾驶歪着,喘息说,送我去医院,葫芦,帮我找回记性,再给我找个人。这是三个指令。工人们急赤白脸,扬起臂膊喊着,哎,哎。这是无效指令。 医院是块青灰色阴影。 夏天庞大,倾轧在他身上。外头热,浮动游离光焰,像条污浊的江水。廖工的声音渐渐淡了,化开了,咕哝不清。他便伸手,摁在廖工太阳穴上。散漫的记忆符号逐渐聚拢:男孩,十五岁边上,刮个寸头。他将那些符号铺陈开来,摊在处理器上。晶体管掀起闪亮波浪。廖百川,这个名字在浮荡。于是他找见了我。
目录
王晋康 序言 · · · 1 万象峰年 挑山 · · · 1 赵雪菲 星疮 · · · 33 刘天一 撑篙向梦寻 · · · 72 房泽宇 梦寐以求 · · · 111 苏莞雯 惊云箭 · · · 154 谈 雀 罗湖三叠 · · · 187 杨 平 纳米海 · · · 228 凌 晨 月轨轶事 · · · 245 苏学军 交河 · · · 274 吕默默 空帆船 · · · 316 齐 然 道,道,道 · · · 34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