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蜜月旅行(精)

蜜月旅行(精)

  • 字数: 45
  • 出版社: 上海译文
  • 作者: (日)吉本芭娜娜|译者:张唯诚|绘画:格
  • 商品条码: 978753275532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25
  • 出版年份: 2011
  • 印次: 1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蜜月旅行》由吉本芭娜娜编著。 《蜜月旅行》讲述了: 真加和裕志青梅竹马,在18岁时入籍结婚。 爷爷和爱犬奥利弗的相继离世,让一对恋人带着唯有彼此才能治愈的孤 独,走向壮阔质朴的别样世界。
作者简介
吉本芭娜娜,1964年在日本东京出生,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文艺学科。1987年凭借《厨房》获得海燕新人文学奖。主要作品还有((哀愁的预感》、《甘露》、《N·P》、《虹》等。2000年凭借《不伦与南美》荣获意大利多玛格文学奖。曾与日本著名艺术家奈良美智合作推出《无情·厄运》、《阿根廷婆婆》、《雏菊人生》三部作品。在欧美和亚洲各国享有盛誉。 吉本芭娜娜作品目录:《厨房》、《哀愁的预感》、《甘露》、《N·P》、《虹》、《不伦与南美》、《无情厄运》、《阿根廷婆婆》、《雏菊人生》、《蜜月旅行》、《白河夜船》、《鸫》、《尽头的回忆》、《喂喂下北泽》、《橡果姐妹》。
精彩导读
锅起面 仿佛是命运强行的安排,在巷子深处,我们两家的房 子原本就紧紧相挨。一座是日式老宅,没有庭院,小小 的,住着裕志和他的爷爷;另外一幢则是新式商品房,我 父亲和继母买下的,有一个大院子。隔开这样的我们两家 的、说得更简单些就是裕志的房间和我的房间的,只有一 个院子和一道矮矮的竹篱笆墙。 从户籍本上看,我和裕志是五年前结的婚,在我们十 八岁的时候。 当我们提出“想姑且先结个婚”时,没有一个谁 反对。 我们也没有举行仪式,只是将裕志的户籍转到了我 家。也因为,假若不结婚,裕志那位住在美国、没见过面 的父亲就有可能来要求带他走;假设没有这可能性,我们 大约不会在那个时候特意结什么婚。所以其实生活并未发 生任何变化。没有特别的热烈场面,乐趣也没有增加,虽 然曾打算过阵子就在附近找处房子搬进去,但最终也没有 实行,我还是和父母同住,整日游手好闲,裕志也仍旧和 他爷爷住着,一面打零工。 裕志的爷爷是在初春的日子里去世的。 裕志希望他一个人整理遗物,我尊重了他的意思,葬 礼结束后就不再烦他。他家里的灯每天都亮到很晚。 裕志的爸爸没来参加葬礼,这令我感觉蹊跷,但我没 有问裕志,只是想,裕志的爷爷不就是他爸爸的爸爸吗, 怎么他的葬礼他儿子不来参加呢,难道他们真的断绝关系 了吗?裕志的妈妈好像是在加利福尼亚和裕志爸爸分手后 就去向不明了。听说她给裕志爷爷来过一封信托他照顾裕 志,以后再没联系。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裕志的父母都在 裕志幼小的时候就抛下他去追求信仰,移居到国外去了。 在裕志整理遗物的下午,我总是独自一人待在院子里 的山茶树下。翻译烹调书是母亲的工作,我偶尔帮着草译 一些,或者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帮忙做一点家务,此外无 事可干,时间多得是。山茶花正开着,晴朗的日子里,我 晾晒完衣物,就铺上报纸和山茶树相依为伴:时而闭目养 神,时而睁眼四望;一会儿脱光了脚丫,一会儿又套回凉 鞋。在山茶树下坐着,透过浓密的绿叶,我能看到碧蓝的 天。山茶树把它那拥有塑料般色泽的粉红花朵和玩具样设 计的花蕊毫不吝惜地纷纷抖落地面,给黝黑的泥土披上了 浓艳的色彩。那色彩的组合反差鲜明,视觉冲击力十分强 烈。从幼时起,我每年都看着这棵山茶树热热闹闹地绽放 花朵,然后又痛痛快快地抖落它们。明明一切不曾改变分 毫,却只有人,有时就这样从风景中消失不见。裕志的爷 爷皮肤白皙,看上去就很虚弱的样子。他总穿一条黑裤衩 在早上五点拿一把大扫帚打扫门前卫生,如今,这样的景 象再也看不到了。 裕志打小便极怕他爷爷死去。当爷爷感冒了,或者骨 折、胆囊有结石——尽管这类疾病并不危及生命——需要 短期住院时,裕志便会担心得什么似的。看到他那恐惧的 样子,幼时的我常常想:“没准想象父亲、母亲以及小狗 奥利弗的死,不断地想象,要比这种事真的发生了还可 怕呢。” 然而,无论我怎样在不眠之夜苦思冥想,第二天早上 一醒来,那些人、那只狗便会以充满生命活力的姿态真实 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叫我将晚上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相 比之下,裕志则始终没有机会从他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日 复一日在那陈旧的房间里和沉默寡言的爷爷静悄悄地生活 着。我常想,透过他的心灵之窗看到的景色一定远比我寂 寞。无论我多少次牵他的手,怎样抱紧他,还是唯独无法 改变那扇窗外的景色。 我们家似乎也决不能说是平静无事。父亲和继母正式 结婚并买下房子,是在我七岁的时候。但那之前,在我记 事以前,他们就已经生活在一起,所以一直到我长到很 大,都以为继母就是我的亲生母亲。之前因为住的是公 寓,不能养狗,所以搬进现在这幢房子时,父亲和继母养 起了梗犬奥利弗,长期以来,奥利弗就被当作我妹妹。 做学生时,父亲曾和他的朋友在海边租了房子,过着 自给自足的生活。在学生中间,这是常有的事。大家画画 儿,向父母要生活费,带恋人同住,种植蔬菜,栽培大 麻,制作家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类人也决不会消 失,他们是一群纯真而诚实的人。在那里,父亲和我的生 母相识了,他们很快结婚并生下了我。后来,其中有人要 去东京继承家业,那家业是一家餐馆,于是父亲决定随他 同去,共同经营,因为开店是父亲梦寐以求的事。然而我 的母亲热爱大海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她很快厌倦了东京的 环境,据说在我几乎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她便离家而 去了。 后来,母亲和一个澳大利亚人结了婚,去了布里斯 班。我长大后,母亲又和我取得了联系,我也去布里斯 班玩过。 母亲出走的时候,父亲已经认识我的继母了,她是父 亲店里的常客。她的工作从那时候起就是翻译海外难得的 烹调书、外出采购、拟定餐厅菜谱等。她是一个随和可亲 的人,由衷地疼我爱我,她说,有我就足够了,不需要别 的孩子。 搬入新家后,起初我极其讨厌裕志,他沉默寡言、皮 肤白皙、身材瘦小、柔弱得像个女孩,引得附近的孩子们 都讨厌他,背地里叫他“人妖”。我呢,心想,光凭住我 家隔壁,就想我跟他要好,想得美!不过,我喜欢一个人 待着,嘴巴又不饶人,所以过不多久,小伙伴也没人睬我 了,我只好和裕志玩。 看到与爷爷相依为命并时常帮家里干活的裕志,母亲 油然而生志愿者精神,有事没事就招呼爷孙俩来吃点心或 共进晚餐。裕志的爷爷是那种只要喝点酒吃点小菜就可以 对付一餐的人,因此也乐得省去为裕志一个人做晚饭的 麻烦。 接着背叛阵营的是奥利弗,它甚至热烈地喜欢上了裕 志。它一副深深迷恋裕志的样子,裕志一来就欣喜若狂, 竟弄得我吃起醋来。但是不多久,我开始想,他能够得到 奥利弗如此喜爱或许有他的道理,于是开始不声不响观察 他的一举一动。经过一番观察,我发现,和我自说自话的 疼爱方式有所不同的是,裕志对待奥利弗非常有耐心,不 厌其烦地尝试与它交流沟通。在给奥利弗梳洗身体、涂抹 皮肤病药膏和清洗耳朵这类事情上,我通常草草了事,但 裕志却做得周到仔细,表现出惊人的耐心。我得出结论: 裕志喜欢狗超过了人,所以奥利弗也喜欢他。观察结束的 时候,我也彻底地迷恋上了裕志。这样心地美好、活得细 致的男孩恐怕再也没有了吧——虽然那时我还很小,却也 得出了自己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至今未变,我想那是因 为裕志至今心地美好,虽然多少有些乖僻和内向,但仍旧 细致地活着。 我知道裕志没有爸爸和妈妈的原因,似乎是在彼此认 识很久之后。 在那个阳光火辣辣的夏日午后,我做了一件平时少有 的事:去裕志家找他,见门没上锁就擅自闯了进去。 爷爷和裕志似乎都不在。外面阳光刺眼,走廊却是一 片阴暗,弥漫着一股好像混合了霉味和线香味的怪味。这 幢带有一点西洋建筑感觉的日式老宅,顶棚非常之高,光 线全部要从缝隙照射进来。因此,令人感觉夏天、生命的 力量竟是如此遥远。我不想一个人待在这种地方等,站起 身正想回到门口,却看到右边西式房间内有什么怪东西。 好奇心一下子变得无法抑制,于是我轻手轻脚地进了屋。 那西式房间的门稍稍开着,里面有一个祭坛,阴森可怕到 了极点。我只知道那是西洋货,因为风格既不属于日本的 也不属于西藏的。祭坛上装饰着形形色色的东西:蜡烛、 骸骨、奇怪的画、丑陋的圣像、可怕的照片、色彩各异的 绳带、剑以及叫不出名字的一些干瘪的东西。感觉它们整 体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种腥臊而潮湿的气味。那气味钻 进我肺里,我觉得自己仿佛要从肺开始腐烂。对我而言, 那些是存在于早晨的阳光、洁净的水、小狗圆圆的眼睛之 类的对立面的东西。 P4-11
目录
真加的院子 锅起面 解放 无事的日子 花束 第二次蜜月旅行 梦、树袋熊、夜晚的海 岛、海豚、嬉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