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

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

  • 字数: 325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美)约瑟夫·A.马洽列洛//凯伦·E.林
  • 商品条码: 978730229083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1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约瑟夫·A.马洽列洛、凯伦·E.林克莱特所著的《失落的管理艺术(德 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围绕德鲁克的创见——管理是一支道德力量 而不是服务于非道德的市场的工具——为处于道德困境中的现代组织提供 转型蓝图和升华指南,精确地界定了德鲁克没有来得及界定的作为人文学 科的管理概念,在有效管理和人文精神之间建立起清晰的关联。本书认为 管理者必须关注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和许多其他人文学科的根本概念 ,比如社会价值和标准、权力的使用和滥用、个体性格成长、创新和技术 、善与恶的本质、经理人在健康社会里的作用等。《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 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哲学,这一哲学建立在古 今中外的领导者赖以有效地管理自我、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原则。本书呼吁 所有的管理者,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放弃利润高于一切这一狭 隘的商业观念(因为这样的观念将来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得益和得意),倡 导管理者拥抱那些有助于建立好管理、好商业和好社会的不朽真谛,号召 我们对今天的管理实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一切还来得及之前让改变发 生,并为此提供了各种有益的创意、概念和实用建议。
作者简介
管理与营销战略专家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佰草集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上海双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一直倡导“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笃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而不遗余力地在中国传播世界管理与营销的最新理念和最佳实践。曾在美国工作多年,为美国IBM、惠普、康柏和微软等多家公司提供过市场与商业战略方面的咨询服务。出版过《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商业智慧》(台湾)、《营销:美国故事+中国启示》和《美国故事中国启示——新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等著作。出版过译作《销售创造奇迹》,是《向顶尖CEO学创新》、《向顶尖CEO学营销》、《多面希拉里》、《石头剪刀布——日常生活中的博弈论》、《“吃”不消》、《丰田领导者》和《美丽战争——化妆品巨头全球争霸史》等多本译作的审校者。是《IT经理世界》、《销售与市场》、《成功营销》和《新营销》等杂志的专栏作者。 品牌、营销、呼叫中心管理方面的独立咨询师 曾任Nielsen媒介研究(中国)公司战略分析总监、Dumbar Branding公司策略总监、Interbrand公司高级品牌顾问、Kipany公司营销运营经理和上海大学广告学院讲师。曾在美国工作多年,为美国联合利华、NEC、纽约时报、AT&T和Verizon等公司提供过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直复营销和呼叫中心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出版过《广告文案写作技巧》、《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营销:美国故事+中国启示》和《美国故事中国启示——新环境下的企业竞争力》等著作。出版过《销售创造奇迹》、《向顶尖CEO学创新》、《向顶尖CEO学营销》、《多面希拉里》、《石头剪刀布——日常生活中的博弈论》、《“吃”不消》、《丰田领导者》和《美丽战争——化妆品巨头全球争霸史》等多本译作。是《销售与市场》和《新营销》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历史学家 克莱蒙特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 在位于富勒顿的加州州立大学教美国研究课程。她是德鲁克研究院的第一个档案学家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德鲁克学者,还曾经有过金融服务业的经验。 德鲁克研究院研究主任兼学术主任 德鲁克管理学院的霍顿教席管理学教授 与德鲁克共事26年,当德鲁克减少教学任务时接替德鲁克讲课。他与德鲁克合著了《德鲁克日志》和《行动中的有效管理者》两本书。
精彩导读
德鲁克的使命:由各种组织机构所构成的社会得以有效运转 管理这一术语只是更多地与私有企业关联在一起。许多人通常都会认 为彼 得·德鲁克的著述只涉及商业管理领域,其唯一的读者是企业主管。事实 上,德 鲁克的使命远比这些要宏大,其所研究的主题包括了人类本性、善与恶以 及存在 的实际意义等重大问题。人们通常会忽视德鲁克著述中的哲学、神学以及 道德成 分,尽管事实上德鲁克自己经常会提醒大家注意这些内容的存在: 管理的环境和目的都是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由人组成的社区,因 工作的纽带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纽带是家庭纽带以外最强大的纽 带。也恰恰因为管理的对象是基于工作纽带、拥有共同目标而联结在一 起的由人组成的社区,因此管理总是避免不了处理人性问题,也正如所 有有过实践经验的人所认识到的那样,管理还需要处理善与恶的问题。 我在做管理咨询师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神学内容比我讲宗教课时还要多。 因为人是管理学永恒的主题,所以德鲁克主张,管理实践必须致力于 创造和 维系健康的组织,使人能够在其中找到存在的意义。也因为管理是与人打 交道的, 因此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必须不仅能够解决有关效率和利润问题,而且更重 要的是 要能够解决道德、精神、情感健康和尊严之类更宏大、更具哲学意味的问 题。 德鲁克之所以产生管理应该以人为中心这一观点,部分原因是他的个 人背景。 1909年德鲁克出生于一个维也纳的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阿道夫是一名 政府官 员,也是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母亲卡罗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同时 还研习 过医学。德鲁克家中的常客包括作曲家、经济学家、哲学家、诗人以及其 他知识 分子。 18岁时,德鲁克来到汉堡,后来开始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国际法,同 时还兼 做证券分析师。1929年,他成为《法兰克福纪事报》旗下的一名金融记者 ,后来 成为负责政治外交和经济新闻的编辑。1933年纳粹上台后,德鲁克前往伦 敦,担 任一家银行的经济师。后来,他担任过几家英国报纸的驻外记者,1937年 移民美 国,开始了后来获得极大成功的写作生涯。 德鲁克认为,要避免诸如极权主义这种非理性的解决方案,唯一的一 个办法 是创造一个基于自由和平等,但又不完全从经济角度来定义自由和平等的 有效运 转的社会。 在由经济人所组成的社会的残骸中,最终将会崛起一个新的社会,这 一社会 将会再一次努力实现人们的自由和平等。尽管我们尚不知道在未来的秩序 中,哪 一个领域将会成为社会构成的基础,但是我们知道肯定不是经济领域,因 为以该 领域作为基础已经不再有效。这意味着新的秩序最终能够实现经济上的平 等。因 为,如果欧洲每一个团体都在基督教德行基础上追求平等和自由目标的实 现的话, 那么它也会致力于在构成社会基础的领域里实现平等和自由的目标。自由 和平等 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而只能在那个领域被承诺……经济平等同样会变 成可能, 只要这种平等不再具有绝对重要的社会意义,只要一个新领域里的自由和 平等将 在一个新秩序中得到承诺。 尽管德鲁克描述了仅仅从经济角度来定义人的存在所带来的种种局限 ,但是 他尚未识别能够带来自由和平等的新“领域”。逐渐地,德鲁克开始将现 代工业 组织视为个人意义和社会地位的潜在来源。在1942年出版的《工业人的未 来》 一书以及后来的著作《公司的概念》(1946)和《新社会》(1950)中,德鲁 克进一 步发展了他的观点,认为在现代工业公司里就业能够给人提供社会地位和 意义, 这种地位和意义不是简单地基于经济价值。现代公司能够给人们提供社区 感和公 民心态,同时还能给个人提供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敬。他意识到,围绕着 流水线 打转转的密集型生产工作场所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个非人化的环境。正如电 影《摩 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所扮演的工厂工人所表现出的那样,产业工人只 不过是“完 全标准化的、可以彼此交换的、失了社会地位的最低级别的劳动力,既无 职能也 无个性。”这样看待劳动力显然无法使得一个社会有效运转起来: 一个社会,除非它能够赋予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合适职能,除非 其决定性的社会权力是一种合法的权力,否则无法真正有效地运转起来。 前一个条件搭建起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框架,即社会的存在目的和意义。 后一个条件影响着该框架内的空间,使得整个社会能够稳固下来,并且 产生各类组织机构。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赋予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职能, 那么它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社会,而仅仅是一群具有社会性的原子, 漫无目的、毫无目标地在空中乱飞。更进一步,除非权力是合法的,否 则的话就不存在任何社会性组织;所存在的不过是一个真空的社会,只 是靠一种奴性或惰性而勉强维系在一起。 在《工业人的未来》一书中,德鲁克提出了一项根本原则,这一原则 贯穿其 他众多著述:现代公司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对现代公司的管理是一 股“工 业制度中有决定性和代表性的力量”。与此同时,为了发展出一个有效运 作的社 会的典范,他还提出了两个需要加以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在这样一个社会 组织中, 个人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非经济性的地位和职能?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现代工 业组织 的权力得以合法化呢?在德鲁克看来,唯一方法就是建立一个健康的工业 社会, 而在1942年唯一一个有条件建立这样一个社会的国家就是美国。 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德鲁克深入地分析了通用汽车公司作为一 个社会 组织所扮演的角色,并为其早期著述中提出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些答案。 他开始 具体地分析了工业组织如何给个人提供非经济性的意义以及管理权如何在 美国社 会获得合法地位。尽管该书有一整部分聚焦通用汽车的内部运营和架构, 但是其 他两个部分则重点分析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在这里和《新社会》一 书中, 德鲁克认为,所有组织都需要体现出被美国社会接受的同样的价值观,尤 其是对 于平等机会、个人地位和价值实现的承诺。 P21-23
目录
导论 1 人文学科:历史传统 2 让当今的企业管理者将管理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加以实践 4 结论 11 第一章 德鲁克管理学人文观思想的起源 13 德鲁克的使命:由各种组织机构所构成的社会得以有效运转 14 对德鲁克关于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这一概念产生影响的主要根源 18 为一个有效运转的社会提供道德愿景 34 第二章 管理学与人文传统: 35 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架起桥梁 35 人文艺术传统的历史 36 管理教育和专业商学院的历史发展 41 平行的两个历史:将管理和人文学科链接起来 50 第三章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贡献 5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对人文学科做出的贡献 5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对管理学的贡献 55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所引发的主要问题 57 具体情境在对传承和变革进行管理时的重要性 69 学习的作用 73 管理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不可适用之处 74 第四章 联邦主义与权力和权威的分配 75 坎特对德鲁克的批评 76 德鲁克的目标 78 联邦主义的历史沿革 79 联邦主义和德鲁克的目标 85 公司联邦主义的原则 91 通用汽车:公司联邦主义的尝试 92 联邦主义给出的未来教训:一支有效的高管团队 97 结论 100 第五章 人的维度与作为人文学科的管理学 101 德鲁克的世界观:犹太-基督教基础 102 德鲁克的世界观:人的尊严和权利 103 德鲁克的世界观:人的本性和工作 105 践行德鲁克思想的实例:ServiceMaster公司和Dacor公司 115 通过ServiceMaster公司的四个目标推行德鲁克的四个实践 125 DACOR公司 129 结论 131 第六章 从人文视角来看有效领导力 133 领导力:不同的诠释 134 彼得·德鲁克的有效领导力模式 138 亚伯拉罕·林肯:关于领导力的案例研究 144 结论 166 第七章 社会生态学和管理学作为 167 人文学科的实践 167 方法论和社会方面的影响者 168 管理实践者 178 社会生态学 183 德鲁克的社会生态学方法论:“即便生而见之,亦需观而察之” 184 德鲁克方法论的运用 186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知识工作的兴起 187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的运用:超级大教会 193 社会生态学案例:通用汽车公司 195 结论 197 第八章 应用社会生态学:为建立一个尚能容忍的希望社会进行 变革和创新 199 社会生态学方法论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相辅相成的关系 201 机会的七个来源 201 技术:社会中巨大的非稳定性力量 214 技术变革的经验:基于新知识的创新潜流 215 结论 217 结论 219 注释 2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