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名人传(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字数: 170
出版社: 长江文艺
作者: (法国)罗曼·罗兰|主编:黄禄善|译者:
商品条码: 9787535434586
适读年龄: 12+
版次: 4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出版年份: 2007
印次: 4
定价:
¥2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距今近一百年前,罗曼·罗兰在英雄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先后写了贝 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大巨人的传记,通过大量史料和对这些艺术 家的作品以及人生的独到理解,再现了他们无与伦比的精神光彩,使人们品 味到了他们的欢乐与痛苦、伟大与平凡。贝多芬一生备受疾病、贫困和失恋 的折磨,但他始终不懈地抗争,并且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激情;米开朗琪罗 忍受了病弱以及所有的刁难和盘剥、兢兢业业、醉心于雕塑创作;托尔斯泰 总在热心实践自己的理想,又总是怀疑和质问自己的理想,不断的冲撞和求 索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精彩导读
这种愁苦的情绪在他这一时期的几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例如作品第 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尤其是作品第十号之三(1798年)的钢琴 曲的广板。令人惊异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着这种忧愁。喜气洋洋的《 七重奏》(1800年)和清澈明净的《第一交响曲》(C大调,1800年)都反映了 年轻人无忧无虑的情怀。毫无疑问,他已经下定决心使心灵适应痛苦。然而 ,心灵强烈地需要欢乐,所以没有欢乐的时候,它就自己创造。当现实过于 痛苦时,灵魂就沉浸在过去。昔日欢乐的时光不会转瞬即逝。即使它们已不 复存在,它们的光芒依然会久久留存。当贝多芬在维也纳形单影只、郁郁寡 欢之时,他就在对故乡的回忆中寻求慰藉。当时他的思想都印着这样的痕迹 。《七重奏》中带有变奏曲的行板的主题便是一支莱茵歌谣。《第一交响曲 》(C大调)的灵感也是受莱茵河的启发,那是一首满怀青春梦想的诗篇。它 的节奏轻快悠然,人们从中可以体会取悦人心的愿望和渴求。但是在引子和 某些段落中,在低音乐器的明暗对比中,在古怪的谐谑曲中,我们无比激动 地在那张青春的脸上看到了未来天才的目光。那是波提切利的《圣家庭》中 婴儿的眼睛,其中已经可以窥见他未来的悲剧。 在肉体的折磨之外,别的创伤又增加了他的痛苦。韦格勒说,他所见到 的贝多芬从来都是充满异乎寻常的激情去爱。这种爱似乎从来都不掺一丝杂 质。在他那里,激情和欢愉毫无关联。当今人们把这两种情感混为一谈,只 能表明他们全然不懂得何谓爱,以及爱的难能可贵。贝多芬骨子里有些像清 教徒,粗俗的谈吐和思想令他深恶痛绝;他一直坚定地认为爱情是神圣而不 可侵犯的。据说,他不肯原谅莫扎特,是因为后者曾不惜辱没自己的才华去 写《唐璜》。他的挚友辛德勒肯定地说:“他一生都洁身自好,从未有过任 何弱点让他自责。”这样的人注定了要受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而 事实上他也正是如此。他不断激情似火地去恋爱,如痴如狂地梦想着幸福, 然而爱情转瞬即逝,他却陷入痛苦的深渊。贝多芬最丰富的灵感源泉,正是 产生于这种爱情与极度痛苦,以及青年的自信与受伤的自尊的不断交替之中 ;直到年事渐长,与生俱来的激情逐渐消退,他才逐渐在悲凄隐忍中归于平 静。 1801年,他似乎把激情献给了朱利埃塔·居奇亚迪,后者因贝多芬题献 给她的名作《月光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1802年)而出名。他在给韦格 勒的信中说:“我现在看事情乐观多了,并且和别人也多了些来往……这个 变化完全是因为一个可爱而有魅力的姑娘;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我两年 以来第一次拥有的幸福时光。”然而,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首先,这 段爱情使他更深切地感受到长期折磨他的病痛之苦,而生活状况的不稳定, 使得他无法娶自己深爱的人。而且,朱利埃塔本性风骚,稚气且自私;她把 贝多芬折磨得生不如死。1803年11月,她与加伦贝格伯爵结了婚。这样的爱 情对心灵是毁灭性的。疾病早已把贝多芬折磨得不堪一击,对他来说,这样 的变故无异于灭顶之灾。在贝多芬的生命中,唯有这一次使他几乎陷入一蹶 不振的境地。尽管如此,他还是从崩溃的边缘挺过来了。他在写给两个兄弟 卡尔和约翰的《海林根施塔特遗嘱》中,详尽地揭示了事情的细节,上面注 明:“请于我死后拆阅并执行。”那是反抗的呼喊,充满了撕心裂肺的痛苦 ,听见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在那无比黑暗的时刻,他差点儿就要自杀了。只 是他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挽救了他。他康复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甚至 一直以来支撑我的巨大勇气也消失了。哦,上帝啊,再给我一天,哪怕仅仅 一天真正快乐的时光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欢乐而深沉的声音了!哦,主 啊,什么时候我才能再次感受欢乐?……不会再有了?不,这太残酷了!” 这是垂死的悲鸣。然而,贝多芬又活了二十五年。他性格坚强,决不允 许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难以自拔。“随着智力的增长,我的体力也在不断增 强……是的,我感觉自己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每一天都在不断地靠近那个 我能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目标……哦,如果我能摆脱耳聋的困扰,我就会拥抱 世界!……我将不再休息!除了睡眠,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休息;可惜,我不得 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睡觉上。哪怕我的病痛减轻一半儿也好;那时候……不 ,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使我屈服。哦,能千 百次地享受人生该是多么的美妙啊!” 这爱情,这痛苦,这意志,这时而颓丧、时而骄傲的交替,这些内心的 悲剧,都反映在了他1802年所写的伟大作品中。例如附有《葬礼进行曲》的 作品第二十六号的奏鸣曲;《幻想奏鸣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一);《月光 曲》(作品第二十七号);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的奏鸣曲(D小调),其中戏剧 化的宣叙调仿佛是崇高而凄婉的独白;题献给亚历山大皇帝的小提琴奏鸣曲 (作品第三十号,C小调);《克勒策奏鸣曲》(作品第四十七号);根据格莱 尔的词谱写的六支英勇悲壮的宗教曲(作品第四十八号);《第二交响曲》 (1803年)更多地反映了他青春飞扬的爱情,表明他的意志已经占了上风。一 种难以抗拒的力量将他的抑郁思想一扫而光,终曲掀起了沸腾的生命力。贝 多芬无比执著地渴望着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不幸的命运不可逆转,他渴望 健康,渴望爱情,心中充满了希望。 P11-14
目录
卷首语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