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灵自我和社会(精)/汉译文库

心灵自我和社会(精)/汉译文库

  • 字数: 39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美国)乔治·赫伯特·米德|译者:霍桂
  • 商品条码: 978755022194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3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4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心灵自我和社会(精)/汉译文库》是米德在美 国芝加哥大学讲授社会心理学三十年的记录和总结, 全面展示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米德从 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出发,以进化的观点论述了人的 心灵和自我在社会背景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突出了 有机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米德的社会 心理学开创了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他的理论和思想奠定了社会心理学及相关心理学哲 学流派的研究主题。 《心灵自我和社会(精)/汉译文库》乔治·赤伯 特·米德著。
作者简介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和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毕业于美国奥伯林学院。1887年进哈佛大学深造。1888至1891年留学欧洲,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进修心理学、生理学和哲学。1891至1894年与杜威同时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结成密友。1894年随杜成到芝加哥大学任教授,并一道加入美国实用主义最重要的派别——芝加哥学派。1904年杜成离开该校后接任哲学系主任,直至逝世。其教学声望卓著,但著述不多,其同事和学生在他死后将他的讲稿、速记稿和札记等加以编辑整理出版。主要著作有:《当代哲学》(1932)、《心灵、自我和社会》(1934)、《19世纪思想运动》(1936)、《行动哲学》(1938)。
目录
译者引言:米德的社会哲学思想概要 第一章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主义 第二节 态度的行为主义意味 第三节 姿态的行为主义意味 第四节 平行论在心理学中的兴起 第五节 平行论与“意识”的模糊性 第六节 行为主义的纲领 第二章 心 灵 第七节 冯特与姿态概念 第八节 模仿与语言的起源 第九节 语音姿态与有意味的符号 第十节 思想,沟通和有意味的符号 第十一节 意义 第十二节 普遍性 第十三节 反思性智力的本性 第十四节 行为主义,华生主义和反思 第十五节 行为主义与心理平行论 第十六节 心灵与符号 第十七节 心灵与反应和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 自 我 第十八节 自我和有机体 第十九节 自我的发生背景 第二十节 玩耍,游戏和一般化的他人 第二十一节 自我和主观 第二十二节 “主我”和“客我” 第二十三节 社会态度和物理世界 第二十四节 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第二十五节 作为自我之诸方面的“主我”和“客我” 第二十六节 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第二十七节 “客我”和“主我”的贡献 第二十八节 突现性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第二十九节 个体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 理论的对比 第四章 社 会 第三十节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和昆虫 第三十一节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和脊椎动物 第三十二节 有机体、共同体和环境 第三十三节 思想和沟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 第三十四节 共同体和制度 第三十五节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第三十六节 社会中的民主和普通性 第三十七节 有关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的进一步考虑 第三十八节 同情的本性 第三十九节 冲突和整合 第四十节 人格和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功能 第四十一节 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和前景 第四十二节 概要和结论 补充性论文 作者著述年表 中译者后记 修订版附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