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

  • 字数: 279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方维规|总主编:谢天振//陈思和//宋炳
  • 商品条码: 978730910465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学话语与历史意识》所选论文,包括“文学 社会学”、“德国‘接受理论’”、“文学形象学” 、“国际汉学研究”四个部分,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 色。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亦有个案研究,另有观点质 疑。在理论和个案阐释中,作者方维规具有明晰的问 题意识,注重深入的历史考证,将“历史性”视为做 学问的任务和视角。重考据而外,“历史意识”更在 于强调理论及其认识的历史之维,即理论的生成、发 展、变化和创新的历史关联,以及解读理论时的历史 和现实语境。此乃理论的历史性与理解的历史性。
作者简介
方维规,上海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86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在多所德国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回国。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撰有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两部,编著三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坎坷的文学社会学 文学趣味社会学的一个命题:虚悬的时代精神 西尔伯曼与阿多诺的文学社会学之争 豪泽尔“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变体——读本雅明 第二辑 德国“接受理论”汇考 “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 “交往美学”——一个未受重视的理论 第三辑 文学形象学阐微 形象、幻象、想象及其他 关于形象学的若干思考——读书琐记 被神秘化的“中国灵魂”:论他国形象的产生及其特征 荣格、卫礼贤与《太乙金华宗旨》 第四辑 汉学研究杂论 “汉学”和“汉学主义”刍议 谁造就了“史密斯热”?——就《中国人的特性》与诸学者商榷 一个有悖史实的生造“衍指符号”——就《帝国的话语政治》中“夷/barbarian”的解读与刘禾商榷 语言与思辨——西方思想家和汉学家对汉语结构的早期思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