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黄曼君文集(第2卷鲁迅郭沫若研究)

黄曼君文集(第2卷鲁迅郭沫若研究)

  • 字数: 557
  • 出版社: 华中师大
  • 作者: 黄曼君|总主编:黄海晴//陈菊先//黄念
  • 商品条码: 97875622706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黄曼君文集》收录了黄曼君教授自上世纪50年 代到21世纪头10年50余年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他对 鲁迅、郭沫若、沙汀、闻一多、余光中等海内外作家 作品的研究,他聚焦于学术前沿、学科建设发展及其 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系所作的理论性探讨,他自始至终 不离教学一线的创新性教学研究,他的序跋、评论、 演讲访谈录、诗文等,再现了黄曼君先生鲜活的学术 风貌、人格精神,对文学研究者及爱好者都具有启示 作用。
作者简介
黄曼君(1935—2010),湖南湘潭人。知名学者,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国评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首届国家级教学优秀奖获得者。曾任华中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主持完成“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国家、 社科项目多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十多项社科奖、教学奖。
目录
鲁迅研究相关论文 中西文化交汇中的鲁迅早期浪漫诗学 深切表现·“遵命文学”·悲剧风格 ——鲁迅前期的现实主义文艺观 美学的历史的批评与鲁迅后期的文学意识形态观 鲁迅论创作思维的特征 发展鲁迅研究三题 对马列主义真理的“坚韧不拔”的探寻 ——兼论鲁迅思想质的飞跃中的一些问题 应该实事求是地科学地评价鲁迅 ——评曹聚仁先生的《鲁迅评传》和《鲁迅年谱》 郭沫若研究相关论文 新诗的开拓者——郭沫若 人·泛神论·浪漫主义艺术 ——郭沫若前期诗歌思想与艺术综论 论《女神》中象征性形象的创造 《女神》创作灵感试论 表现·创造·变形 ——郭沫若诗歌艺术新论 郭沫若前期“寄托小说”新探 历史剧《屈原》的思想艺术特色 郭沫若的个性主义思想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论郭沫若前期浪漫诗学主体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论郭沫若前期强调精神主体的文化观和泛神论思想 自然科学的时代精神与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 论郭沫若前期浪漫主义艺术表现的特征 郭沫若前期浪漫诗学的现代性观照 郭沫若:浪漫主义文心与诗论 壮心不已涌诗情 ——读《沫若诗词选》 悼念郭老重读《女神》 丰富的辩证哲理不朽的艺术形象 ——读《凤凰涅柴》 雄浑而幽婉的“层深”意境 ——读《湘累》 奇峭的风格磅礴的“大我” ——读《天狗》 “黎明期”火炽的爱国诗 ——读《炉中煤》 以“全部生命”表现崇高美的诗篇 ——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太阳礼赞》- 赤诚真率、丰富华严的颂诗 ——读《地球,我的母亲!》 “赤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读《光海》 别具一格的“冲淡”诗 ——读《夜步十里松原》、《天上的市街》 “锦心绣口”谱情歌 ——读诗集《瓶》中的三首诗 悲壮沉宏、昂扬激越的悼亡诗 ——读《太阳没了》 山回水转破夔门 ——读《巫峡的回忆》 投笔请缨肝胆照人 一——读《归国杂吟》二首 闪光的、隽永的“象征” ——读《骆驼》 飞瀑起浪花重峦耸峰尖 ——读《屈原》第五幕第二场 性格的冲突心灵的交往 ——读《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 自叙传式的抒情体小说 ——读《歧路》 注重理性的心态描写 ——读《叶罗提之墓》 一个深刻的“性格悲剧” ——读《楚霸王自杀》 在对照中捕捉生活的诗意 ——读《梦与现实》 以理趣、象征创意境 ——读《杜鹃》、《银杏》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读《丁东草》(三章) 汩汩滔滔姿态横生 ——读《入幽谷》 简朴凝重情真意深 ——读《(鲁迅诗稿)序》 文集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