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富论(上下)(精)/汉译文库

国富论(上下)(精)/汉译文库

  • 字数: 650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英国)亚当·斯密|译者:郭大力//王亚
  • 商品条码: 978755021751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39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7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亚当·斯密编著的《国富论》经过五年写作、三 年修改,于1776年正式与读者见面。当时正值资本主 义发展初期,《国富论》及时地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 理论,提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经济学说。从作为国富 基础的劳动,到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分工,再到分工带 来的交换,交换带来的媒介——货币,再到商品的价 格,以及构成价格的基本要素——工资、地租和利润 ,文中都有详细精辟的论述。《国富论》反对政府干 涉商业和自由市场,提倡降低关税和自由贸易,奠定 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至今在世界上仍有 着广泛的影响。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 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37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 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0-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这一时期,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而后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时认为《国富论》己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1778-1790年间亚当·斯密与母亲和阿姨在爱丁堡定居,1787年被选为格拉斯哥大学荣誉校长,也被任命为苏格兰的海关和盐税专员。1784年斯密出席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任命仪式,因亚当·斯密之母于1785年5月去世所以迟未上任。1787年他才担任校长职位至1789年。亚当斯密在去世前将自己的手稿全数销毁,于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享年67岁。
目录
上卷 序论及全书设计/1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各种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依照来分配给人民各阶级的自然秩序 第一章 论分工/1 第二章 论分工原理/9 第三章 论分工受限制于市场的范围/13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及其使用/17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与货币价格/24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构成部分/40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47 第八章 劳动工资论/56 第九章 资本利润论/77 第十章 论劳动与资本因用途不同工资与利润亦不均等/87 第一节 基因于职业本身性质的不均等/88 第二节 基因于欧洲政策的不均等/106 第十一章 土地地租论/130 第一节 论时常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132 第二节 论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地租的土地生产物/146 第三节 论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与不常生地租的生产物二者价值比例之变动/159 旁论最近四世纪银价之变动/161 第一期/161 第二期/174 第三期/175 金银价值比例的变动/191 怀疑银价今犹继续跌落的根据/195 社会治化改进及于三种原生产物之影响各异/196 第一类/197 第二类/198 第三类/206 关于银价变动的结论/215 改良的进步对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影响/219 本章的结论/223 第二篇 论盗财之性质,蓄积与使用 序论/239 第一章 论资财的划分/241 第二章 视货币为社会总资财之一支而论述之,并论国民资本之维持费/248 第三章 论资本蓄积,并论生产的和不生产的劳动/286 第四章 论借放利息的资财/303 第五章 论各种资本用途/3ll 第三篇 诸国民之富的进步 第一章 论富之自然的进步/325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的衰微/330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勃兴与进步/341 第四章 都市商业对于农村改良之贡献/351 下卷 序 论/1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上之诸体系 第一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1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21 第三章 论与某神国家通商,其贸易差额被假设为不利于我国,遂异常限制其各种货物输入/40 第一节 即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亦不合理/40 旁论储金银行,尤其是阿姆斯特丹的储金银行/46 第二节 根据其他诸原则,这种异常的限制亦不合理/56 第四章 论支还/66 第五章 论奖励金/72 旁论谷物贸易及谷物条例/89 第六章 论通商条约/110 第七章 论殖民地/121 第一节 论建设新殖民地的动机/121 第二节 论新殖民地繁荣之原因/129 第三节 美洲曲发现,及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究于欧洲有如何的利益/153 第八章 结论重商主义/200 第九章 重农主义,即政治经济学上视土地生产物为各国收入及财富之唯一资源或主要资源之学说/218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之收入 第一章 君主或国家之费用/241 第一节 论国防费/241 第二节 论司法费/257 第三节 论公共设施及土木工事之费用/269 第一项 便利社会商业之上木工事及公共设施/289 第二项 论青年教育之设施费/300 第三项 论各种年龄人民之教育设施费/525 第四节 论国君养尊之费/351 结论/351 第二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家收入之源泉/353 第一节 特别属于君主或国家之收入源泉/353 第二节 论赋税/360 第—项 地租税/565 第二项 利润税,即加在资本收入上乏赋税/381 第—项 及第二项之附录加在士地旁屋资财上之资本价值税/592 第三项 劳动工资税/597 第四项 原要混加在各种收入上的诸税/400 第三章 论公债/4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