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追本溯源集——从矿产资源法论法治系统思维

追本溯源集——从矿产资源法论法治系统思维

  • 字数: 459
  • 出版社: 应急管理
  • 作者: 编者:李显冬|
  • 商品条码: 978752370838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追本溯源集》一书, 是李显冬教授于《溯本求源 集》之后,对于自然资源法 特别是矿产资源法治理论的 梳理及总结,对矿产资源法 理论发展历程的回顾,尤以 对《矿产资源法》修改和完 善的理论探讨。主要内容包 括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的 构建、领域法研究中的法治 系统思维、以权利为其客体 的准物权、“典权入典”与“ 三权分置”、招投标法中预 约与本约、《民法总则》对 法律行为的概念正本清源、 民法渊源之释明、行政协议 的法律属性之辩、我国矿业 领域法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新中国矿业立法模式的发 展与不断完善、矿产资源收 益体系之综合法律调整、从 归属到利用、法无非是行之 有效的临时应急措施规范的 定型化的综合思考。
作者简介
李显冬,祖籍辽宁省辽中县,1951年10月生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经济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非常任委员、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妇女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物权法、民商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中国民法史、矿业法、土地法、农业法、婚姻继承法等。著述有四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目前科研项目情况:亚洲开发银行资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的《中国土地立法研究》;国土资源部委托的《探矿权市场配置课题研究》和《矿业权行政审批登记管理与物权登记管理衔接》。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的《矿业资源法》和《土地法管理法》修改研究。
目录
第一章 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法治思维即系统思维 第二节 领域法研究中的法治系统思维 第二章 矿产资源法论及系统法律思维 第一节 自然遗产保护法律规范系统的解构 第二节 地质资料法律规范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地质资料法律法规的完善必须构建好其法律规范系统 第四节 关于《矿产资源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第五节 市场资源配置视阈下《矿产资源法》的修改意见 第六节 对《〈矿产资源法〉修改稿》的几点意见 第七节《矿产资源法》系临时应急措施的规范定型化 第八节 空白区探矿权准入的法律规制 第三章 以权利为其客体的准物权 第一节 从“重归属”到“重利用” 第二节 矿业权应为准物权 第三节 论探矿权与采矿权统称矿业权的合理性 第四章“典权入典”与“三权分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瓶颈及其制度需求 第二节《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典权存废之争 第三节 传统典制再次入民法典的意义 第四节 典权于土地流转中对“绝卖”的扬弃 第五章 招投标法中预约与本约的内在属性和外在抽象表达 第一节 中标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第二节 预约与本约合同成立的效力及其法理依据 第三节 从框架协议看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第四节 中标通知行为的准民事法律行为属性 第六章《民法总则》对法律行为的概念正本清源 第一节《民法总则》协调民商关系以消除法律冲突 第二节 法律行为制度在中国的历史沿革及启迪 第三节 我国最高法院对法律行为区分原则的肯认 第四节 预约释明对缔约责任违约化的批判 第五节 论预约理论在土地征收补偿协议中的适用 第七章 民法渊源之释明 第一节 民法总则编纂中民法渊源释明之重要意义 第二节 案例分析于民法教学之意义 第八章 行政协议的法律属性之辩 第一节 行政协议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 第二节 行政协议内在形式的外部表达 第九章 我国矿业领域法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第一节 矿业立法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 第二节 我国现行矿业权制度法律体系的解构 第三节 矿业权制度的目的功能在于吸引社会投资 第四节 完善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必须推进矿产资源法治建设的不断创新 第十章 新中国矿业立法模式的发展与不断完善 第一节 江平先生对《矿产资源法》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试论开放性和独立性的矿业立法模式的构建 第三节 矿业权出让制度的本质旨在吸引社会投资参与矿业开发 第十一章 矿产资源收益体系之综合法律调整 第一节 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我国矿产资源收益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