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微课版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系列教材)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微课版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系列教材)

  • 字数: 346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和孟佯|
  • 商品条码: 97873026821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核心 技术,章节安排合理有序。 每章均设有学习目标、主要 内容、小结以及思考与练习 ,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软件工 程的关键知识,并初步掌握 基本的软件开发方法。全书 共分为10章,内容包括软件 工程概述、软件过程、需求 分析与软件需求规约、结构 化分析、结构化设计、面向 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 统一建模语言、编码与测试 及软件项目管理。 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 ,采用大量案例分析并配备 教学PPT和教学视频,帮助 读者快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 础知识与项目管理技能,为 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本 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 与信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或 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研究 生及软件工程从业者的参考 资料。
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概述 1.1 软件危机 1.1.1 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1.1.2 软件危机的介绍 1.1.3 软件危机的原因 1.1.4 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2 软件工程 1.2.1 软件工程的出现 1.2.2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3 本章小结 1.4 思考与练习 第2章 软件过程 2.1 软件生命周期 2.1.1 为什么使用软件生命周期 2.1.2 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2.1.3 阶段出入标准 2.2 瀑布模型 2.3 迭代模型 2.4 增量模型 2.5 螺旋模型 2.6 喷泉模型 2.7 敏捷软件开发 2.7.1 敏捷过程概述 2.7.2 极限编程 2.8 本章小结 2.9 思考与练习 第3章 需求分析与软件需求规约 3.1 需求定义 3.1.1 清晰明确 3.1.2 没有歧义 3.1.3 一致 3.1.4 具有优先级 3.1.5 可验证 3.1.6 应避免使用的词 3.2 需求分类 3.2.1 受众导向的需求 3.2.2 FURPS 3.2.3 FURPS+ 3.2.4 通用需求 3.3 需求记录与分析 3.3.1 UML记录 3.3.2 用户故事记录 3.3.3 原型记录 3.3.4 需求说明 3.3.5 需求分析 3.4 软件需求规约 3.4.1 SRS文档内容 3.4.2 功能需求 3.4.3 如何识别功能需求 3.4.4 可追踪性 3.4.5 优质SRS文档的特征 3.5 本章小结 3.6 思考与练习 第4章 结构化分析 4.1 概述 4.2 实体-关系图 4.2.1 E-R图 4.2.2 实体之间的联系 4.2.3 案例分析-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4.3 数据流图 4.3.1 数据流图及符号 4.3.2 同步和异步操作 4.3.3 气泡的编号 4.3.4 范围图 4.3.5 开发一个系统的DFD模型 4.3.6 案例分析-学籍管理系统 4.4 状态转换图 4.4.1 状态转换图概述 4.4.2 状态转换图的符号表示 4.4.3 案例分析-机票预定系统 4.5 数据字典 4.6 本章小结 4.7 思考与练习 第5章 结构化设计 5.1 结构化设计与结构化分析的关系 5.2 结构化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5.2.1 模块化 5.2.2 抽象 5.2.3 逐步求精 5.2.4 信息隐藏 5.3 度量模块独立性的标准 5.3.1 内聚 5.3.2 耦合 5.4 启发规则 5.4.1 什么是启发式? 5.4.2 典型的启发式规则 5.5 体系结构设计 5.5.1 典型的数据流类型和体系结构 5.5.2 基于数据流方法的设计过程 5.5.3 映射方法 5.6 接口设计 5.6.1 接口设计的分类 5.6.2 人机交互界面 5.6.3 设计原则 5.7 数据设计 5.7.1 文件设计 5.7.2 数据库设计 5.8 过程设计 5.8.1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与伪代码 5.8.2 程序流程图 5.8.3 盒图 5.8.4 PAD图 5.8.5 判定表与判定树 5.9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5.9.1 Jackson方法 5.9.2 Jackson图及其优缺点 5.9.3 改进Jackson图 5.10 本章小结 5.11 思考与练习 第6章 面向对象分析 6.1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述 6.2 面向对象方法学的优点 6.3 面向对象分析过程 6.3.1 概述 6.3.2 三个子模型 6.3.3 五个层次 6.4 需求陈述 6.5 建立对象模型 6.5.1 创建对象模型 6.5.2 确定类与对象 6.5.3 确定关联 6.5.4 划分主题 6.5.5 确定属性 6.5.6 识别继承关系 6.6 建立动态模型 6.6.1 编写脚本 6.6.2 设计用户界面 6.6.3 确定时间跟踪图 6.6.4 确定状态图 6.6.5 审查动态模型 6.7 建立功能模型 6.8 定义服务 6.9 本章小结 6.10 思考与练习 第7章 面向对象设计 7.1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7.2 启发规则 7.3 系统分解 7.3.1 分解思想及子系统相关概念 7.3.2 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型 7.3.3 子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 7.3.4 组织系统的方案 7.4 设计问题域子系统 7.5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 7.5.1 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概念 7.5.2 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准则 7.5.3 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的策略 7.6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 7.6.1 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的必要性 7.6.2 设计步骤 7.7 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 7.7.1 选择数据存储管理模式 7.7.2 设计数据库管理子系统 7.8 设计类中的服务 7.8.1 确定类中应有的服务 7.8.2 设计实现服务的方法 7.9 设计关联 7.10 设计优化 7.10.1 确定优先级 7.10.2 提高效率的技术 7.10.3 调整继承关系 7.11 本章小结 7.12 思考与练习 第8章 统一建模语言 8.1 概述 8.1.1 UML产生 8.1.2 UML图 8.1.3 UML的应用领域 8.2 静态建模机制 8.2.1 用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