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抗战内迁实录
字数: 417
出版社: 上海人民
作者: 编者:苏智良//毛剑锋//蔡亮//江文君//周小
商品条码: 9787208131651
适读年龄: 12+
版次: 2
开本: 16开
页数: 404
出版年份: 2015
印次: 1
定价:
¥7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 ,实际上是一次包括国民政府、民族工业、高校、苦 难民众和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大转移,这次内迁对保 存有生力量、延续民族血脉乃至最后的抗战胜利都有 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和非凡意义。苏智良、毛剑锋 、蔡亮、江文君、周小燕等编著的《中国抗战内迁实 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而生动地叙述了这次大转 移的过程,其中收录了“去大后方”电视专题片的精 彩解说词。这是一部血泪抗日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 精神文化的颂歌。
精彩导读
八年全面抗战,不但是中日两国军队在战场上的 直接拼杀,更是两国经济力量及精神意志的一场较量 。经济不但是推动战争的动力,亦是维持战争的支点 ,在抗战期间,大后方的经济建设成了中国能坚持到 胜利的必要物资保证。然而,近代中国不但工业发展 落后,布局亦大有问题。全国绝大部分工业均分布于 东部沿海地区,抗战前广大内地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 白,而抗战爆发后大量沿海工厂的内迁,不但填补了 内地工业的大片空白,亦为后来内地工业的发展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一层意义上说,抗战时期民族工 业大迁移之重要性便更加突出。今天,我们庆祝抗战 胜利60周年之际,也不应该忘记当年那些满怀爱国热 情,竭尽全力将工厂迁移至大后方的人们为抗战胜利 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工厂内迁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不但十分落后,政府亦缺乏 周详的推进计划。南京国民政府及其之前的政府均从 未研究过工业发展的布局,因此,从地理布局上来看 是极不合理的。当时,中国的工商业主要集中在沿海 各城市,内陆的一些省份几乎没有现代化工厂。据 1937年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当时全国已登记工厂 共3849家,集中在沿海地区的竞超过了3300家,而作 为最大工业城市的上海,在工业上的地位,无论从数 量上、资源上,还是从技术力量上来看,均是首屈一 指的。据统计,当时上海已登记工厂数为1279家,占 全国已登记工厂的33.51%;资本额超过1.5亿,占 全国总额的39.73%;工人为11万多人,占全国总数 的31.78%。 工业如此地集中于沿海地区,一旦遭遇战争破坏 ,将会给中国的工业带来毁灭l生的打击。早在“一 二八”事变结束后,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工厂应该 内移,而国民政府却没有任何举措。 决议内迁“七七”事变后,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 中国,随即发动全面进攻。7月底北平、天津即告失 守,华北危急。鉴于形势的紧迫,一些有识之士出于 爱国热情及为使工厂免遭日本的掠夺,纷纷向国民政 府呼吁将沿海的工厂迁往内地,却未被国民政府采纳 。随着战局的不断扩大,工厂内迁的呼声日盛一日。 随着战局的恶化及各界进步人士一浪高过一浪的 呼吁,7月22日,国民政府终于成立“国家总动员设 计委员会”,全面筹划战争动员事宜,决定立即将粮 食、资源、交通等统制起来。根据这一设计,资源委 员会副主任钱昌照向蒋介石上了一个有关动员内迁的 条陈,并要求批准两件事:一是资助拆迁上海主要民 营工厂移至后方生产,以利继续抗战;二是紧急拨款 抢购积存于青岛等沿海城市的战略物资如水泥、钢材 、木材等,以供防御之需。以上两事得到批准后,钱 昌照于24日召集实业部、军政部、财政部、经济委员 会、交通部、铁道部筹商如何统制资源时,提出内迁 沿海工业,得到与会者的赞同。当时,共分8个组讨 论,即财务、矿冶、燃料、机器及化学、棉业、建筑 材料、牲畜毛革及专门人才。7月28日,在机器及化 学组会议上,资源委员会专员林继庸也提出了将上海 工厂迁往内地的建议。他认为:中国工业布局极不合 理,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鉴于中国军备 薄弱,缺乏强大的海军、空军,上海势将不守,而内 地各省地广人稀,几无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 资需要。从头建设为时过晚,最佳的办法是将上海的 工厂迁至内地。这样做,一则可以增加抗战的物资力 量,成为国家军需和人才的一支重要力量;二则可以 免得上海沦陷后为日军和利用。 大家对林继庸的建议掀起了一番激烈的争辩,反 对、赞同的意见相持不下。反对者认为:迁移工厂的 事是应该办的,但恐怕来不及了,因为眼看上海方面 的战事就要发生了;上海各家机器厂凑合起来,其设 备也抵不过一家国营兵工厂,实在不值得迁移。赞同 者认为:现在民有的力量,即是国家的力量,能把他 们的生产机器搬进内地最好,即使不能把工厂搬进内 地,动员这些工厂的主干人员同政府一起走,也是有 用处的,我们不妨尝试一下,尽我们的力量去做,国 家因此花些钱也是值得的;民间工厂的规模确实比不 上国营兵工厂,但搬进去也有其用处,况且现在各民 营机器厂也多接受国营工厂的定货。总之,把这些工 厂搬进内地对抗战有利。最后,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 ,决定:“调查上海各华厂现有工具机并接洽有无迁 移内地之可能,估计其迁移及建设费用或询明收买之 价格,由资委会担任调查。”会议结束后,资源委员 会立即派林继庸等3人前往上海与各实业界人士接洽 内迁事宜。 7月30日,工商业界的领袖之一、上海机器厂老 板胡厥文便召集上海机器五金同业公会举行执委会议 ,专门讨论工厂内迁问题。会上大鑫钢铁厂的余名钰 、上海机器厂的颜耀秋、新中工程公司的支秉渊、中 华铁工厂的王佐才等企业家都表明了强烈的迁厂愿望 ,其态度非常坚定,爱国思想溢于言表。当时列席会 议的林继庸记述了这一情景: 上海机器厂家感于国难严重,自愿将各厂机器迁 移内地.以应军事制造之需 各工厂种类为翻砂、打 铁、冲压、电器及各种五金机器之属,其机器数目, 约有2000部,连同工具等项,可值400万元,并表示 各工厂之技术工人亦不难设法随同机器前往工作。 大鑫钢铁厂存有废钢铁原料约2000吨,其所处地 点,适在日人势力范围之内。厂中设备,有炼钢电炉 4只,每日能出各种钢20吨以上现该厂愿将上项原料 2000吨及其设备3/4,先行移至内地,中国炼气公司 愿将制造氧气机械之半数迁移内地,每小时约可产氧 气30立方公尺,另备钢瓶1000只,运往政府指定之地 点,该厂所出氧气,于机械电焊及医院救护,均甚需 要 际此国防紧急时期,诚属亟应办理之事。P46-48
目录
民族史诗历史丰碑 第一章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第一节 迁都“大彩排” 第二节 “衣冠西渡”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重庆 第四节 重庆大轰炸 第二章 民族工业大迁移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工厂内迁 第二节 大鑫厂与大中华的内迁 第三节 “天”字号系统的积极内迁 第四节 刘鸿生企业的内迁经过 第五节 抗战中的“永久黄” 第六节 荣氏企业在抗战中的命运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交通 第一节 抗战烽火中的虞洽卿 第二节 抗战中的卢作孚与民生公司 第三节 滇缅公路一战时的生命线 第四节 长空飞虎与驼峰航线 第四章 高校内迁 第一节 西南联大 第二节 浙大四迁 第三节 华西坝五校 第四节 其他内迁高校 第五章 苦难的民众 第一节 难民救济 第二节 在路上 第三节 内迁的难民 第六章 文化大迁移 第一节 “戏剧轻骑”遍神州 第二节 在昙花林和长沙的日子 第三节 爱国电影和音乐事业 第四节 香港生死劫 第五节 国宝劫难备忘录 第六节 文人国难曲 第七章 大后方生活素描 第一节 苦重庆 第二节 警报声、防空洞中的重庆民众生活 第三节 文人生活众生相 第四节 青年跪求商人将军挥泪作诗 尾声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