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过与不及--理解我们的矛盾本质/存在心理治疗译丛

过与不及--理解我们的矛盾本质/存在心理治疗译丛

  • 字数: 150
  • 出版社: 安徽人民
  • 作者: (美)科克·施奈德|主编:王学富|译者:
  • 商品条码: 97872120583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15
  • 印次: 1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当中有这么多人都变得极端?为什么 一些人将自己与社会 隔离,或是在第一次遇到他人时就退缩,或是在很小 的细节上吹毛求疵? 与之相反的是,为什么另一些人沉迷于关系,或是带 着敌意生闷气,或是 欲望过度? 为什么我们有许多人变得随波逐流?是什么使我 们以极端的方式生 活?这种方式包括一些行为(机构行为、意识形态行为 、英雄行为)和事物 (如时尚、毒品、机器)。是什么让我们以奉献之名做 出最可恨的事情, 比如战争? 最后,为什么一些人能够直面极端,并很好地转 化极端?是什么促使 一些人实现有活力的人际关系,实现对个人和社会都 有意义的事业,并完 成了变革性的创造? 以上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复杂、最紧迫的一些问题 。他们要么将原因归 结于基因却忽视了我们的思维,要么归结于思维问题 却忽视了我们的基 因。抑或他们解决了这两方面的问题,却又否认我们 的内心及其他相关方 面。这些人认为,我们要么是自由的,要么就是被决 定的;要么是完美 的,要么就是完全失去希望的。 这正如我们伟大的孔子所曰:“道之不行也……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 也。道之不明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过 与不及,似乎是我们 人类恒久的问题,如何做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孔子并没有给出 明确的答案。微妙的是,在《过与不及--理解我们的 矛盾本质》中,科克·施奈德从心理学角度向我们阐 述了如何践行失传已久的“中庸之道”。
作者简介
科克施奈德,博士,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合作者和继承人,当代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言人,美国存在一人本主义心理学院(EHI)创建者之一,他还在赛布鲁克大学和加州整合研究院执教,曾担任《人本心主义理学》期刊的主编。 施奈德博士已经发表了超过100篇论文,编著出版了9本著作。主要是:《存在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手册》《存在—人本主义治疗》《过与不及》《敬畏之心》《存在—整合心理治疗》《唤醒敬畏》《畏惧与神圣》《极化思维》等。 2004年,施奈德博士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前沿独立和杰出之追求,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罗洛梅奖”。2009年,他获得加拿大多伦多生命学院颁发的文化创新奖。2010年和2012年,施奈德博士被邀请参加中国首届和第二届存在主义心理学国际大会,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目录
引言 克尔凯郭尔的悖论及其深远影响 第一章 悖论原理:基本假设 第二章 机能失常的极端 关于机能失常的描述 过度收缩 过度扩张 混合型机能失常(收缩/扩张相混合) 第三章 机能失常极端的基础:背景和理论来源 精神分析的局限性 “自体心理学”和“临床精神分析”的局限性 悖论性理解 发展性悖论 关于创伤形式的案例总结 案例1:急性创伤 案例2:慢性创伤 隐性创伤:案例综述 混合型机能失常 总结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对恐惧的常见应对 偶像崇拜 错误的面对 偏见 个体错乱对集体错乱 符号、象征与梦 第五章 直面悖论的理想方式 理想整合的实证研究 理想的人格:对具有控制力的疯狂的研究 理想的身体状况 理想的组织 理想的社会 理想的发展 理想地面对矛盾:实证研究的结论 理想的崇拜:直面宗教的悖论 第六章 以悖论为基础的治疗和治疗关系 案例报告 简:一个极度扩张的案例 萨丽:一个极度收缩的案例 总结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