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们缺什么(尼采的人生哲学)

我们缺什么(尼采的人生哲学)

  • 字数: 229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译者:龙
  • 商品条码: 978756133565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07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结论,我却对这种结论加以抵制,尽管看似司 空见惯,但是我却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大多数的人缺乏理智的良知。思想 家的著作和文章千差万别;有的人在书中集中了光明,这光明是他们从自己 清醒的认识中得来的;而另外一些人的书里则充满了黑暗,那是黎明前在他 心灵中形成的灰与黑的复制品。
作者简介
尼采: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主要代表。1844年10月15日生于普鲁士萨克森的一个传教士家庭,1866年进波恩大学学习神学,不久改学古典语言学。1869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额外教授。1878-1879年患精神分裂症,辞去教职。著有《悲剧的诞生》、《人性的,太人性的》、《曙光》、《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反基督教》和《权力意志》等。
精彩导读
或许,今天我们的哲学家在面对知识时没有一个不是非常尴尬的:科学 在不断地发展,侪辈中学富五车者甚至也发觉自己所知未足多;既然这样, 那么假如是另外一种情形——如果是我们所知过多,又将如何呢?或许是更 要糟糕呢!我们的要务一直是这样:切勿搞错自己的角色,尽管我们也必须 博闻强识,但和学者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成长, 就是连消化也不同。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得更多,有的时候又需要得更少。一 位天才营养的需要,这是没有一定的准则的,假如他的兴趣是独立、改变、 冒险、来去匆匆——这些只有那些动作迅速敏捷者才能胜任——那么,他还 是宁愿生活得自由些,食谱内容单调些为好,以便摒弃羁勒和阻碍。一个优 秀的舞蹈家在营养中索取的不是脂肪,而是最大的柔韧性和力量。我不知道 ,哲学家的思想所亟盼的东西与优秀舞蹈家的有什么不同。对于哲学家来说 ,舞蹈就是他们思想的典范、技艺,也是它惟一的虔敬,“对上帝的膜拜” 。…… 理智的良知 我经常重复着同样的经验,而且还要作出一番努力去抵制它,事实尽管 如此,但我却真的不愿相信:大多数的人均缺乏理智的良知。 我常常能够感觉到,如若用这样的良知来衡量,那么一个人身处人满为 患的大都市就像是在荒漠中一样。每个人都以奇异的眼光看着你,并且用自 己的尺度来衡量一切,他会觉得这个好、那个坏;而当你说这种衡量标准并 不准确时,没有人会觉得羞愧,同时也不会有人表示愤怒,他们只会对你的 怀疑付之一笑。 其实,大多数人事先并不知道赞成这个或反对那个的最有把握的理由是 什么,他们只是一味地相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信念,他们当然也不会 去花费心思去研究这个理由,然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鄙俗和不齿,即 使是最有天赋的男人和最高贵的妇人也常在“大多数人”之列。 但是,对我来说,善良、机智和天才又算得什么呢?!如果一个人在自 己的信仰和评价中坚持马虎的态度,如果“对每件事都应有确切的把握”对 他来说既不是内心最深切的要求和最诚挚的愿望,也不是用以区分人的高低 的尺度,那么,这至少暴露出某些虔诚的人们对理性的憎恶和良知的泯灭! 可是,就是有一些人,他们已经身陷这种重复一致的论调、莫名其妙的不确 定性和多义性的存在里面,而不去追问,更没有追问的欲望和兴趣,甚至他 们还往往通过嘲笑发问者的呆滞来表达自己的憎恶之情。这便是我所认为的 鄙俗和不齿,也是我要在每个人身上首先寻找的一种情境。 某种愚昧的思想一再说服我,让我接受只要是人都有这种情感的观念。 我想这恐怕就是我的不当之处了。 一切高尚、慷慨的情感对卑贱的人来说都显得毫无意义,因而也是不可 信的。当他们听到有关这种情感的讨论时,只会眨眨眼睛,似乎想说:“也 许这些东西是有一些好处的,可无论如何我是看不到的,谁能够透过墙看到 那边的东西呢?”他们对用怀疑的眼光审视着高尚的人,就好像高尚的人正 在隐秘的小道里找寻什么好处似的。一旦他们确信高尚的人并没有捞到任何 好处,就会立刻换上一副得意的表情,蔑视和嘲笑高尚的人的快乐,把他们 当傻瓜来看。“一个人怎么能在处境不利时还高兴得起来呢!怎么会眼睁睁 地甘于身处不利境地呢!那一定是受了所谓的高贵的人的影响,失去了理性 ,出现了一种病态反应。”他们这样想着,随即又投去轻蔑的一瞥。他们是 多么鄙视那些疯癫的人从坚定的思想中滋生的欢乐啊! 大家都知道,卑贱的人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利益,他们一心都只想着怎样 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好处,并且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非常强烈了,甚至已 经超越了本能的限制。他的智慧与情感就是绝不让本能误导自己去做无利可 图的事情。高尚的人和卑贱的人比起来似乎更不理智,由于高尚、慷慨和自 我牺牲的人往往会屈从于本能,当他处于巅峰状态时,便会失去理智。一只 动物,会不顾自己的安危冒死保护自己的幼仔,或者在发情期追随异性而毫 不顾及危险与死亡将至。它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它将所有的喜悦全部贯 注在幼仔和异性身上,同时又担心这种喜悦随时都有被剥夺的可能,于是理 性被暂时中止了,它的身心已经完全被喜悦和担心控制了,这时的它一定会 比平时愚蠢许多,就像那些高尚和慷慨的人一样。 如果高尚的人的这种喜悦或者痛苦的情感趋于强烈,那么理智在它们面 前,往往不是保持缄默,就是屈尊为它们服务。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激情 ”,情感一旦爆发,心就跑到脑子里去了。(当然,有时也会出现所谓的“ 激情倒错”的反面情况。比方说有一次,一个人把手放在丰塔纳的心口上, 丰塔纳问他:“您感觉到什么了吗?我最宝贵的还是我的大脑啊。”)这种 激情是非理性的。在卑贱的人看来,高尚的人所谓的激情是向着客体而发的 ,而客体的价值是虚无飘渺的。他们总是受食欲的支配,因此感到十分恼怒 ,可是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可以理解那促使人变为暴君的饥饿的刺激,但却 不能理解为何有人能够为了追求知识领域的某种激情而置自己的健康与名誉 于不顾呢?(P18-20)
目录
序言:呼唤意味着缺少 快乐的知识 客观存在的先驱者 思想界的起义 知识和逻辑的起源 “认识”的起源 偏见的“科学” 理智的良知 平庸之中藏有真理 哲学与天才 对于“伟大”的诠释 伟大的健康 欢乐的含义 亲历的哲学 哲学的命题 论生命的理性 生命的关照 力量意识 伪善的科学 我们的空气 哲学家的责任 追求真理 超然的道德 道德认识的差异 用来装扮的道德 道德在欧洲大陆的表现 有关爱情与美德 清醒与面具 洁净的本性 保存本性与绝对的责任 美德的价值尺度 谦虚的品格 愚蠢与美德 认清道德的面孔 忧虑和偏见之于道德 无聊的道德哲学 善恶之辩 道德矛盾的价值 人的蜕变 人,面向人 人与人的差别 爱情观之男女有别 女人的独立性 未来的“人性” 道德的培育 远离怨恨 论道德即是偏见 论“弱者”的卫生 心灵上的天才 心灵的隐居 虚荣与高贵 何谓高贵 人的至高境界 价值的重估 重新估算所有的价值 理性的思维认知 生命的价值解释 文明的价值关联 对于人性的阐释 呼唤强者的时代 社会的未来利益 追求真理的原动力 哲学与哲学家 功利性的价值判断 工作与无聊 腐败的特征 哲学家自身的贫困 意志的自由 人类的谬误 对于神圣谎言的批判 “解脱一切罪孽” 人性的虚无 对于世界的解释 洞悉世界的本质 对欲望的信仰 艺术的灵魂 什么是哲学家 古代宗教的余绪 德意志精神的探险 信仰的需要和使命 镜中的反照人生 生活的热忱 历史意义的定位 精神基本意志 致现实主义者 论诗的起源和艺术的功用 善良的审美 艺术家的自负 德国的音乐和语言 对艺术的感激 向艺术家学什么 何谓浪漫主义 教诲的艺术 德意志的深沉 音乐与人生 艺术的意志力 爱的心理学特征 爱与美的升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