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联系客服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
字数: 260
出版社: 中信
作者: (美)拉古拉迈·拉詹|译者:刘念//蒋宗
商品条码: 978750862888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出版年份: 2011
印次: 1
定价:
¥4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收藏
上架到店铺
×
Close
上架到店铺
{{shop.name}}
点此去绑定店铺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如果你想登临世界上最聪明人的“思想海拔”,首先应该从阅读《断层 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开始! 在《断层线: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这本书中,“厄运预言博士”拉古 拉迈·拉詹挑明了一点——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不是贪婪的银行家、沉睡的 监管者、不负责任的借款人,而是“全球收入的不平衡”!“金融崩溃的始 作俑者是停滞的收入和不断攀升的物价之间的不平衡。” 拉詹还警告世人:我们的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果这些缺陷不能 得到修补,那么一场潜在的更具毁灭性的危机正在等着我们! 拉古拉迈·拉詹给中国经济开出的药方虽然简单,却直击“要害”:中 国的总体储蓄率近几年来之所以上升,是因为中国公司的收益和储蓄在增加 。中国家庭消费之所以低,是因为中国家庭的收入在GDP中占据的比例远低 于其他国家。如果中国要重新平衡增长,政府就必须开始善待家庭!
作者简介
拉古拉迈·拉詹,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2003年9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并在2003年获得了美国金融协会颁发的费雪·布莱克奖,该奖只颁予40岁以下最优秀的金融经济学家。 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首席经济学家,拉詹在2007年就对全球顶级银行家发出严正警告:金融市场即将步入厄运。可惜的是,这个警告导致的唯一结果是,拉詹被命名为“厄运预言博士”。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2010年5月,拉詹把自己的预言写成了一本书,名叫《断层线》,顿时风靡全球。
精彩导读
简在一家非营利性的研究组织担任助理,她在这家机构工作已经32年了 。她在学校的时候曾是一名出色的打字员,而且还修了一些商务方面的课程 。上完大学第一学期的课程之后,她觉得对她来说大学教育的成本要高于收 益。市场对打字员的需求很大,而且薪水也比较有吸引力。她的第一份工作 就是在这家非营利组织,一开始她要为两位上司工作。她的主要职责是打印 报告和研究论文,整理堆积如山的文件并接听电话。 很多年之后,许多最初和简做同样工作的人都失去了工作。计算机的出 现—先是大型机,然后是个人计算机—缩减了助理们的日常工作量。中层主 管和经理们都学会了自己打印文件,报告和基础分析都外包给了其他公司, 那些公司的工作人员能够很快地完成任务。大多数过去存放在柜子里的文件 现在都以电子的形式存储在硬盘里。而且,简的老板越来越习惯通过电子邮 件交流,电话也就不常用了:他们的业务并不需要时刻同客户保持口头交流 。结果,简的秘书工作也受到了威胁,最后,她失业了。 然而,简通过重新给自己定位,顶住了来自机器的侵袭。她很快又在这 个组织中找到了另一份工作。她成了新上司们的“维修工”,协助处理他们 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的事务,比如,挑选餐厅、为办公室订餐、邀请演讲人 并负责安排日程、安抚愤怒的客户并确保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或是跟一个 固执的会计打交道,处理她的上司提交的账单。因为简现在所处理的事务都 是非常规的,是无法通过机器解决的,所以她需要向更多的上司汇报工作— 最多的一次是9位上司。由于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工作是很辛苦的,但 是她很庆幸自己至少还有一份工作。现在,这份工作变得越来越有趣了。 简的上司们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革命的极大受益者。他们发表的研究报 告和文章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过去,他们要把这些文章影印出来通过邮 递的方式寄送给一小部分真正感兴趣的人,但是现在,他们把文章上传到一 个网站上,很快就会被广泛地阅读。他们的报告更加丰富,论坛也办得更加 有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经常会回答一些来自陌生人的提问,这 些人在网站上读到了他们的文章,希望同他们交流或征求专家的意见。 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秘书和文职人员的日常工 作已经逐步被自动化所替代,他们像简一样,大多数人拥有高中教育甚至大 学教育的背景。那些高学历人员需要处理的非常规性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则得到了技术的辅助。由于运用了先进的技术,首席执行官们在键盘上敲打 几下就能看到公司的库存状况,分析师和咨询师的报告在世界各个地方都可 以读到,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尽管技术的发展抢了一些人的饭 碗,但是它确实提高了人们的生产力。 然而,一般来说,技术的进步从长远来看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它能 够缩减单调乏味的工作,让劳动者有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掘自己的才能。现在 我们可以把文章直接发到网站上供人浏览,不再需要让秘书贴上数千张邮票 ,再把这些最终都会被丢进垃圾箱的信件邮寄出去,这样一来,还可以保护 大量的树木。但是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也可能极具破坏性,而且如果人们 缺乏应对措施的话,这种破坏性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美国在历史上曾经针对技术的变革作出了适应性的调整。19世纪中期, 随着农业的主导地位被制造业取代,美国掀起了一场普及小学教育的热潮, 使美国人成为当时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工 厂的劳动日益复杂化,一些新兴的大公司也划分出多个部门,对能够处理大 量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需求不断提升,拥有高中学历的工人也越来越受 到欢迎。20世纪初,高中教育开始发展起来,为美国的工厂和办公室培养了 一批灵活且训练有素的工人。在1910年,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美国工人拥有 高中学历,到了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简开始工作的时候,四分之三以上的 美国人都接受过高中教育。 尽管美国早期对技术变革的适应是成功的,但是正如哈佛大学经济学家 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Goldin)和劳伦斯·卡茨(LawrenceKatz)所言, 在下一个阶段中,美国在教育方面的进展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近来的技术进 步要求工作人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才能够胜任。但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 无法满足需求—确实,各个年龄段人口中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都停止了增长, 甚至和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相比还略有下降。随着就业市场出现大学毕业生 供不应求的状况,那些有学士学位或者更高学历的幸运儿们发现自己的收入 直线上升。但是那些没这么幸运的人—据2008年的统计,占美国人口的70% —收入水平则没有变动,甚至还有所下降。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堪一击,下一波技术革命和外包热潮很可能吞噬 掉大量的工作岗位,令人愈加担忧。面对这一切,许多美国人很难对未来保 持乐观。虽然大部分美国人在寻找工作方面比较灵活,他们愿意背井离乡, 漂洋过海到另一个国度去开始一份新的工作—但是时代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很多人不得不回到高中去“充电”,然后才能获得继续教育所带来的 好处,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遥远的、不确定的工作机会。有些人缺少接受 继续教育的毅力和动力,而另一些人则压根儿就没有资源。例如,一个有两 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她每月要做两份报酬很低的工作,总是入不敷出,对她 来说,继续教育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由于美国的教育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存在不足,因此在对技术人员的需求 和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只是不平等状况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或许 是最重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 的问题。左派和右派各执一词。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 ,近几十年大范围的放松管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资源(如人才)日益激烈的竞 争,税率的变革,工会力量的削弱,合法移民和非法移民数量的增加,这些 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管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它已经让很多人深 感不安。 美国曾被誉为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这种说法曾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也让美国成为自由经济的大本营,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对这一说法失去了信心 。政客们总是对选民的声音非常敏感,他们试图寻找一剂灵丹妙药来应对这 一发展难题:为那些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落在后面的人提供宽松的 信贷资金。于是,美国在教育事业上的失败以及公民因缺乏机会而产生的焦 虑情绪被间接地转化成沉重的家庭债务,并最终成为这次金融海啸的震源。 大部分观察家都忽视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而这恰恰说明了这些断层线隐 藏之深,危险之大。 P27-30
目录
推荐序一/XVII 推荐序二/XXIII 推荐序三/XXIX 序言/1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30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33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35 如何对待不平等/36 政治应对措施/38 住房信贷的始末/40 房利美和房地美/42 经济适用房计划/43 “居者有其屋”战略/45 所有权社会/46 信贷也疯狂/48 有趣的美国特征/51 沉重的反思/53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 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61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62 组织资本/63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64 后发国家的战略/67 制高点/67 特权政策/70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72 错过转型/74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75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77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79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81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86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88 1994年墨西哥危机/89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92 1998年东亚危机/93 断层线正在加深/98 危机之后的改革/99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101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106 薄弱的社保体系/109 失业型复苏/110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112 经济层面的答案/112 救济金的政治学/116 自主刺激的弊端/121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131 利率及其作用/133 网络泡沫的破裂/134 美联储有错吗?/136 上涨的资产价格/137 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139 格林斯潘的对策/141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143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145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147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157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161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165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167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176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177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179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182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187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190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194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202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204 我们应该限制竞争吗?/204 政府不应该成为危机的救命稻草/206 终结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补贴和特权/206 制定适应经济周期的监管规则/207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208 改变由薪酬带来的风险动机/210 让高级经理承担投资风险/211 让债券持有者明白,风险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214 政府对市场的介入/215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217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219 缓冲机制:让风险有一个缓冲区/222 让金融机构更容易清盘/223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225 掌控资源的获得/225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226 逐步淘汰存款保险制度/228 恺撒的妻子/230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231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238 早期的劣势/238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240 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241 教学质量影响重大/241 大学入学及大学阶段的教育/244 工作学徒制和培训/245 让差距变小/245 保险和安全网/246 区别对待失业保险/246 全民医疗保险/248 社会救济与劳动者的流动性/251 储蓄/254 政府能力/255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256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65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268 获得全球影响力/271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274 中国和世界/276 币值低估的代价/278 说服中国/280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282 后记/285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