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通信原理(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

通信原理(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

  • 字数: 380
  • 出版社: 电子工业
  • 作者: 郭黎利//孙志国//张晓林//齐琳//宁晓
  • 商品条码: 978712120645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郭黎利、孙志国、张晓林、齐琳、宁晓燕等编著 的《通信原理》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通信原理”的 配套教材,是一本根据普通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系统 专业的教学 大纲编著的教材。 《通信原理》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 发展趋势的通信新技术为背景,着重介绍经典的通信 技术,并给出 经典通信技术的演进技术。本书主要介绍现代模拟通 信与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但以数字通信为主,全书 内容 共分为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信道、模拟调制系 统、信道编/译码技术、数字基带传输技术、数字带 通调制 解调系统、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传输、同步。 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或其他相关 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 科研 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1 1.1.1 通信和电通信/1 1.1.2 信息、消息和信号/1 1.1.3 通信系统/1 1.1.4 通信链路的通信模式/2 1.2 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架及单元模块/3 1.2.1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3 1.2.2 通信系统的分类/3 1.2.3 模拟带通通信系统/3 1.2.4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和数字带通通信系统/4 1.3 通信性能的评价指标体系/5 1.3.1 通信信号的表征/5 1.3.2 模拟通信的性能评价指标/6 1.3.3 数字通信的性能评价指标/6 1.4 信息及信息量的度量/7 习题/9 第2章 信道/10 2.1 信道的定义及分类/10 2.2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11 2.2.1 调制信道模型/11 2.2.2 编码信道模型/11 2.3 恒参信道特征及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12 2.3.1 恒参信道特征/12 2.3.2 恒参信道举例/13 2.3.3 恒参信道传输特性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16 2.4 随参信道特征及其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18 2.4.1 随参信道举例/18 2.4.2 随参信道传输特性对通信性能的影响/20 2.5 分集接收技术/24 2.5.1 概述/24 2.5.2 分集方式/24 2.5.3 信号的合并/25 2.6 信道中的加性噪声/27 2.6.1 加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27 2.6.2 起伏噪声及其性质/27 2.7 信道容量/29 本章小结/30 习题/31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32 3.1 模拟调制技术概述/32 3.2 幅度调制解调原理及抗噪声性能/32 3.2.1 幅度调制解调的原理/32 3.2.2 幅度调制的抗噪性能分析/38 3.3 频率和相位调制解调原理及其抗噪性能分析/45 3.3.1 频率调制解调原理/45 3.3.2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46 3.4 采用预加重/去加重技术改善信噪比/51 本章小结/53 习题/53 第4章 信道编/译码技术/56 4.1 信道编/译码技术概述/56 4.1.1 信道编码的定义和分类/56 4.1.2 信道编译码技术的性能评价体系/57 4.2 线性分组码/59 4.2.1 线性分组码编码原理/59 4.2.2 线性分组码译码原理/63 4.2.3 线性分组码的性质/63 4.3 循环码/64 4.3.1 码多项式的概念/64 4.3.2 循环码的生成矩阵G/66 4.3.3 循环码的编解码方法/67 4.3.4 截短循环码/69 4.3.5 CRC码/69 4.3.6 BCH码/69 4.3.7 RS码/72 4.4 卷积码/72 4.4.1 卷积码编码的基本原理/72 4.4.2 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76 4.5 不同信道编码方法性能比较/79 本章小结/81 习题/82 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技术/84 5.1 数字基带传输技术概述/84 5.2 数字码型和波形设计/84 5.2.1 数字码型的设计/84 5.2.2 矩形脉冲序列的设计/86 5.2.3 脉冲序列的功率谱/92 5.2.4 典型波形及其功率谱举例/96 5.3 无码间干扰抗噪声性能分析/99 5.3.1 噪声中信号的接收方法/99 5.3.2 多元信号的接收与误码分析/103 5.4 码间干扰及波形成型技术/107 5.4.1 码间干扰的生成机理/107 5.4.2 无码间干扰的脉冲波形设计/111 5.5 均衡技术/115 5.5.1 均衡原理/116 5.5.2 时域均衡器/116 5.5.3 均衡算法/117 本章小结/120 习题/120 第6章 数字带通调制解调系统/124 6.1 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概述/124 6.2 二进制数字调制技术/124 6.2.1 二进制数字调制解调原理/124 6.2.2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34 6.3 多进制数字调制技术/147 6.3.1 多进制幅度键控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147 6.3.2 多进制频移键控的原理及抗噪声性能/150 6.3.3 多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原理及抗噪声性能/152 6.4 联合调制解调技术/157 6.4.1 正交振幅调制(QAM)原理/157 6.4.2 QAM调制抗噪声性能分析/158 6.5 最小频移键控调制解调技术/159 6.5.1 最小频移键控(MSK)调制解调原理/159 6.5.2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解调原理/163 本章小结/163 习题/164 第7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66 7.1 最佳接收的一般概念/166 7.2 数字信号的统计表述及最佳接收准则/166 7.2.1 数字信号的统计表述/166 7.2.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68 7.3 匹配滤波器/169 7.4 数字通信系统最佳接收机/171 7.4.1 二进制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172 7.4.2 二进制随相信号的最佳接收机/177 7.5 实际接收机与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178 本章小结/180 习题/180 第8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183 8.1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技术概述/183 8.2 采样及编码技术/184 8.2.1 模拟信号的抽样/184 8.2.2 信号的量化/190 8.2.3 编码/196 8.3 脉冲编码调制技术(PCM)/198 8.3.1 PCM的基本原理/198 8.3.2 编码规则/199 8.3.3 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00 8.4 改进的脉冲编码调制技术/202 8.4.1 增量调制/202 8.4.2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205 本章小结/206 习题/206 第9章 同步/209 9.1 同步技术概述/209 9.2 载波同步技术及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209 9.2.1 载波同步的方法/210 9.2.2 载波同步的性能及同步误差对性能的影响/216 9.3 位同步技术及同步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219 9.3.1 位同步的方法/220 9.3.2 位同步的性能及同步误差对性能的影响/226 9.4 帧同步技术/226 9.4.1 集中插入法/227 9.4.2 分散插入法/228 9.4.3 帧同步的性能/230 本章小结/231 习题/231 参考文献/2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