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从哪里来/生命之科学/名著名译丛书

人类从哪里来/生命之科学/名著名译丛书

  • 出版社: 长江少儿
  • 作者: (英)H.G.韦尔斯//P.G.韦尔斯//鸠良·
  • 商品条码: 9787535352286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6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圣经》上说,人类是由上帝造的。而在中国远古传说中,人类是由 女娲娘娘抟土造成的。这些说法是真的吗?本书从地球的诞生、气候的变 迁、原始生命的出现谈起,娓娓讲述物种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和进化的 过程,直至人类原始文明曙光的出现。
作者简介
H.G.韦尔斯(1888—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和历史学家,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鼻祖,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他一生创作了百余部作品,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生命之科学》、《世界史纲》、《星际战争》、《时间机器》、《隐形人》等,现代影视作品中外星人的形象便来源于他的科幻作品。他甚至很早就预言了火箭和原子弹这些高科技武器和其他科技成就,也因此获得“预言家”的头衔。
精彩导读
雨不断地从那云顶上落下,但在未达到下方的地面之前又化为了蒸汽 。然而最后地壳充分地冷到可以容许仍然是液状的雨洒到它的上面来,冲 流向那较低的洼陷处,于是乎海洋便在地上形成了。大气中的水蒸气愈见 愈见地液化,云衣渐薄,终至扯破了,容许着最初的太阳光线照到下面的 地壳。 这舞台的照明并不是生命登台的记号;进化的戏剧并没演得这样的紧 凑。但从那时起,最初的水能在灼热的地面上流动,沉淀性的岩开始形成 了,由水流从地壳溶解出的盐分能够储积在海洋中,海洋在初实际上必定 是淡水。在生命之最轻微的影子出现之前,大约必然是有很厚的岩层已经 是淀积下了的,因为一切的证据都证明着最初的生命自始是适应于已经变 成了的海水的。但是,不管怎样,待条件一有利时,太阳光线和生命之起 源当然是大有关系的。 3.生命之起源 生命之真实的起源仍然是一个秘密,即使人能用人工制造出生命来, 他也永不能断定自然便不会用别的方法。有些思索家以为生命是藏在陨石 中送到地球上来的。但这是推诿的想法,只把生命起源的问题更推远了一 步。那种想法并没有解决得我们所问的生命是如何与何时起源的问题,却 只是更拉进了一层的困难来。 在地球冷却下去时,有一个期间,温暖的海洋提供过一种环境来,为 后来所不曾重现过,那一种环境在温度上、压力上、水中的盐分上、大气 中的气体上都是空前绝后的,那样倒是很近情理。地球在那时候充满了炼 丹家们在自己的炉灶中所要想再现出的一切的条件。那是一个宇宙的试验 管,其特殊的酝酿浆汁造出了活的物质,和早期的不同的一套条件不可避 免地形成了岩石、海洋、云雾一样。 让我们记着,凡是活的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没有一种在无生命的环 境中是没有的,而生命所由造生的力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活力”,而是最 简单的物理的与化学的变化所由以产生的那种同一的力(为读者参核之便我 们把那种力的精算表是揭出了的),还有在活的物体中所有的化学的化合物 还未为人工所合成者和在试验管中所已合成的一切及在非生物中所存在着 的一切化合物之差异,只是在其复杂而已。活的物体之一显著的特征是有 自己生殖的力量,但是化学家能够告诉我们,只要所与的条件不变,多数 化学上的反应是在同一状态中自行持续着的,唯一的差异是生命之化学的 变化比较起任何无生命的反应来,能够在更宽广的外部条件的范围之下自 行再生产。 让我们也记着,我们在地壳上所遇着的无生物之状况通是例外的。第 一层,物理学家发觉到物质与放射是一个单独的物理的现实之两面观,是 可以相互交替的。这个现实之大部分不全是存在于物质之形式,而是存在 于在空中四面放射着的难以把握的辐射形态。就讲到物质上来,物质之大 部分是存在于星球们之不能相信的极热的内部,而这儿,据叶丁东在其著 书《星球与原子》(Stars and Atoms)中告诉我们,大部分不是存在于我们 所知道的原子形态,而是存在于他所说的脱去了电子环列的“裸体原子” 的形体。就在大多数的星球表面上,物质的热度是高到原子永不能固定的 程度。亨德松(L.J.Henderson)在他的著书《环境之适应》(The Fitness of the Environment)中指示过,地球上的为我们所熟悉的物质之大多数在 它们的化合上,要有水来做媒液时才能形成,而水在全宇宙中只是在极少 而孤索的地方存在着。 裸体的原子核与自由飞跃着的阴电子形态中的物质(极普通的状态)、 原子形态中的物质、简单的化合物形态中的物质,需要以水为媒介形成的 特殊的化合物体形态中的物质(罕有的状态),自己生殖而很复杂的我们称 为活着的那种单位形态中的物质——这些物质像是绵延着的一个系列,在 这系列中的每一个成果都是随着在宇宙试验管中所有的条件之支配而必然 地出现的。 总之,生物学家之大多数是一致着的,以为地球上存在着的一切的生 命大约是起源于在地球历史中某一个时期上的地上的物质。意见分歧的地 方是这最初的生命所于以出现的形态。有些生物学家,像如朗恰斯达(Sir Ray Lankester),以为当时的状态是把原形质样的物质之薄膜和细粒创生 了出来,其中有些是刚好没成功出自己生殖,没成功出生命,而是供诸一 种或少数可以称为是有生命者之食。别的生物学家又以为最初的生命在其 营养上是植物式的,如非出马便具有叶绿素,便是像多数近代的细菌一样 ,能够靠着空气、盐类、水分而生活,无须乎有叶绿素。P6-8
目录
第一章 序曲 1.宇宙之规模 2.舞台之装置 3.生命之起源 4.地上背景之转变 第二章 化石以前的生命 1.最初的生命 2.团结是力量:植物体之构成 3.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之分化:高等动物的起源 4.最初的脑髓 5.进化上的一个阶段——血液:体腔动物之出现 第三章 爬行与游泳的时代:水中的进化 1.开幕期:始生代与原生代 2.泰古的生命之时期:古生代 3.寒武纪(ⅢA):三叶虫的时代 4.海蝎的时代 5.棘皮动物:永不曾产出地上形态的一门 6.软体动物之古代史 7.最早的鱼类 第四章 生命克服了翰地 1.初期的世界之不毛的陆地 2.陆上植物与其种子之珍奇的历史 3.古代世界的植物 4.煤炭 5.脊椎动物之出水 6.夹炭期的森林 7.死的时代 第五章 陆地之完全的征服 1.爬虫类的冒险者 2.关于适应的放射之检点 3.“退回水去”的运动 4.空气之征服 5.恐龙类 6.昆虫之增殖随伴着植物之发展 7.巨怪与侏儒之斗争 第六章 现代纪(VF) 1.现代的生命 2.新生代之受难的地球 3.哺乳类之发生与繁荣 4.错综的进化之葛藤 5.进化中有进步之意义乎 第七章 地球上的人类之破晓 1.我们为什么说“人类破晓” 2.人类之远祖 3.洪积纪(VE)与最近代的气候之略史 4.在洪积纪(VE)中及其前的人类遗迹 5.近代人之出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