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泰坦尼克(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

泰坦尼克(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

  • 字数: 26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英)斯蒂芬尼·巴尔切夫斯基|译者:马
  • 商品条码: 978751411727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2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12年4月14日晚,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它首 航时撞上了北大西洋的冰山,并于次日凌晨沉没。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悲剧 之夜,超过1500人罹难。这场灾难需要被铭记,因为它折射出人类在生死攸 关之时,所闪现的灵魂之光;它也让人类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而自诩为宇 宙主宰时,蓦然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局限,生命的不可预知。 斯蒂芬尼·巴尔切夫斯基所著的《泰坦尼克(百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 将船上几个主要人物的生平娓娓道来,让读者重返历史,目睹命运如何将他 们带至这一夜,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壮烈情境。其中包括船长爱德华·史密 斯、船的建造者托马斯·安德鲁斯、发出求救信号的无线操作员杰克·菲力 普斯、发出避开冰山指令的大幅威廉·默克多以及为了安抚人群而一直指挥 乐队奏乐的华莱士·哈特利。但本书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分析当时英、 美等国人们是如何评价和看待这些人及他们的行为,诠释诸如男子气概、英 雄主义、骑士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当代的人文价值。此外,《泰坦尼克(百 年情殇下的历史真相)》还记录了与泰坦尼克号相关的两个港口的翔实资料 。
作者简介
斯蒂芬妮·巴尔切夫斯基(Stephanie Barczewski),英国现代文化历史专家,1996年起任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大学历史学教授,2005年起任艺术人文学院建筑学院的研究生院副院长。出版过《19世纪的神话与民族认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民族身份和旅行》、《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购物》、《南极的命运:史葛,沙克尔顿,和变化中的英雄主义》等多部著作。
精彩导读
我们撞上了什么 1912年4月10日正午,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白星航运公司皇家邮轮泰 坦尼克号驶离港口,开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程。众所周知,泰坦 尼克号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只,从船头到船尾长约269米,从龙骨到4根烟囱的 顶部有10层楼高,吨位更是超过了45000吨。有关它的一切都是规模巨大的 :能让每根烟囱排气的发动机,还有可以供给29个锅炉的双层矿车。它的船 舵比一个板球场还长,每个船锚都重达15吨。 然而,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个庞然大物。同白星航运的德国对手汉堡一 美洲公司和北德意志一劳埃德公司正在建造的那些笨重的大船不同,泰坦尼 克号是一艘优雅的船——线条干净,比例恰当。当然,一旦它那每个都有4 层楼高的巨型引擎开始发动,3个巨型推进器开始搅动时,这艘船的55000匹 马力是怎么也藏不住的。但当泰坦尼克号停泊在南安普敦码头,最后几名乘 客和船员匆忙穿过喧嚷的舷梯上船时,它给人们的印象是一种平静的力量, 而不是一个大块头。 “她的比例多么完美,”海洋工程期刊《造船专家》 称赞道,“要是没有另一艘船在旁边作比照,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几乎不可能 感受到她的宏伟。” 在泰坦尼克号的外壳之下,有一套使其强大的外表成为现实的安全设备 系统,用来消除远洋航行带来的种种风险。考虑到这些风险,泰坦尼克号的 建造者——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沃尔夫造船厂认定可能会导致沉船的原因 有如下三个:第一,船体搁浅;第二,撞上另一艘船或是遭遇自然灾害;第 三,被另一艘船撞上。他们推论出,只要提供可以处理这三种情况的安全措 施,就能避免大多数风险。为了应对第一个威胁,哈兰德·沃尔夫为泰坦尼 克号加了双层底,这就是说,在龙骨上距离第一层钢板2.1米左右的地方又 加了一层钢板。这样一来,就算龙骨刮到了海床,整艘船也不会暴露在海水 之中。解决后两个威胁的方法则是用15层舱壁把船体分成16个防水隔间。如 果泰坦尼克号撞上别的物体,撞坏了船头,可以让船头和淹了水的前4节隔 间一起漂走。而若是被别的物体撞上,则可以让中间任意两节淹了水的隔间 漂走,这样,就算是另一艘船正撞上两个隔间的连接处,把它们都撞坏了, 整艘船也还能继续航行。舱壁上还需要一些开口,好让乘客和船员自由穿梭 ,但这些开口也都装上了防水门。船体底层是发动机室和煤舱所在地,要想 关闭那里的12扇门,只需拨动驾驶室里的一个开关。另外20扇门则是由内底 板上的手柄装置进行手动操作。所有防水门都和一个浮阀装置相联系,如果 一个隔间里的积水超过15厘米,防水门就会自动关闭。 也难怪建造者会对他们的作品感到如此骄傲。毕竟,大多数轮船只在船 首有1~2个“防撞舱壁”,而不是整艘船配备16个防水隔间。当然,整个海 事工程界也都为之惊叹:“几乎不可能沉没的船。”《造船专家》称道它看 上去简直是个万全的系统。白星航运的对手冠达航运在建造他们的两艘旗舰 路西塔尼亚号和毛里塔尼亚号时,使用了双层船体的设计,而哈兰德·沃尔 夫过于自信,并没有将其采用在泰坦尼克号的设计中。对此,白星航运自然 乐不可支,因为这大大节约了建造成本。而且,在白星航运提议把原计划中 的48艘救生船减少到20艘时,哈兰德·沃尔夫也几乎没怎么反对。这样一来 ,成本进一步降低了,同时还可以减少泰坦尼克号甲板上的杂物。也就是说 ,这艘大船可以容纳3300人,但它携带的救生船却只有这个数量的大约1/3 。但这又会有什么危害呢?泰坦尼克号那处处可见的安全性能已经让它成了 自己的救生船。再说,20艘救生船比法律规定的还多出4艘呢。这艘船的所 有者和建造者都觉得,白星航运的钱应该花在确保“泰坦尼克号是海洋中最 豪华的轮船”这一美名上。关于敲定泰坦尼克号和它的姐妹船奥林匹克号设 计图纸的那场讨论会,哈兰德·沃尔夫的常务董事亚历山大·卡莱尔回忆道 :“我们花了2个小时讨论头等舱的地毯,而救生船只用了15分钟。” 然而,泰坦尼克号的设计中有一个缺陷,或者说,至少它是建立在一个 已被证伪的假设上。防水舱壁加强了安全性,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由于舱 壁之间的通道数量十分有限,乘客和船员在船上的移动就不那么方便。而且 ,它们还增加了成本。考虑到这些原因,白星航运希望尽可能地压缩舱壁的 高度,只要达到最低要求即可。于是,哈兰德·沃尔夫的设计师们经过计算 ,认为从船头到船尾的舱壁只要达到D层甲板的高度,中间的一些再加上半 个E层甲板的高度。这就是说,舱壁所到之处的顶部只比水线高不到5米。但 哈兰德·沃尔夫觉得这已经足够了。即使前四节隔间在迎面的撞击中损坏了 ,船头也不会沉得那么深,深到整个没进水面,把整艘船都带下去。那么, 假如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前6节隔间都破裂了,船头下沉得非常深,水漫过 了分隔第6和第7节隔间的舱壁,然后漫过第7和第8节隔间之间的舱壁,一直 向后漫延直到整艘船沉没……但什么样的事故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呢?这样 的事故在航海历史上还前所未见。 泰坦尼克号的建造者和所有者凝视着他们那停泊在南安普敦码头的新作 时,不由得感到一阵骄傲。即便是在这个技术奇迹辈出的时代,这艘船仍是 个无与伦比的存在,代表了人类聪明才智所能实现的一切。P1-3
目录
导言 1 我们撞上了什么 2 大海上的优良传统 3 英雄和恶人 4 杰克·菲力普斯 5 华莱士·哈特利 6 托马斯·安德鲁斯 7 爱德华·史密斯 8 威廉·默多克 9 贝尔法斯特 10 南安普顿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