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图解瑜伽经(现在开始讲瑜伽)/图解经典
字数: 170
出版社: 陕西师大
作者: (印度)帕谭佳里|译者:(美)霍华德·J.
商品条码: 9787561340127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出版年份: 2007
印次: 1
定价:
¥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说起瑜伽,今天的人们并不陌生,便要谈到瑜伽的本质,人们却存在 着一些误解。不少人仅把瑜伽当做健身运动,却忽视了瑜伽更深刻的内涵 ——身、心、灵共修,使心灵回归真正的自我,达到完美境界。而这才是 印度人眼中真正的瑜伽。 瑜伽是印度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典型代表,也是古印度文化及世界 灵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瑜伽经》由古印度的帕谭佳里编撰,是第一 部系统阐释瑜伽理论的经典,也是瑜伽的根本经典。它问世约2000年来, 指引无数瑜伽修习者踏上探索灵性世界的旅程,同时也影响和衍生了众多 的哲学宗教流派。 《瑜伽经》分为目标、练习、神秘力量和解脱四个部分,内容涵盖神 圣、人、身体、精神、心念等诸多方面,也充分体现了瑜伽重视亲证,讲 求和谐与平衡的特点。 本书以《瑜伽经》经文讲解为核心,权威人士的评注翻译和编者的解 析,助您领会瑜伽的精髓;此外,还辅以古印度灵性文化和瑜伽的历史神 话的背景知识和现瑜伽实际练习的内容。而通过手绘插图、流程图和图表 等现代图解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您能更轻松地阅读《瑜伽经》 这部灵性文化的经典。
精彩导读
美术:为神而画 印度美术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其美术 风格具有浓厚的印度宗教哲学色彩。 对外士纳瓦传统来说,美术和瑜伽密不可分。在《博伽梵往世书》和 佳亚戴瓦写的((哥文达之歌》中记载的有关奎师那的故事,极为生动详尽 ,为印度历史上众多有关奎师那的雕塑和绘画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在公元4 —6世纪(古普塔时代),印度创作了一些有宗教意义的美术作品。 印度绘画迎来复兴时代是在莫卧儿王朝统治时期。此一时期,穆斯林 统治者给予外士纳瓦艺术以巨大的支持,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绘画。印度的 微型图画绘画术也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18世纪时,康歌尔的画家们创作了表达如痴如醉的情感,揭示奎师那 是神性恋人的绘画。20世纪的艺术家贾米尼·罗伊和乔治·基特,是发展 现代奎师那绘画艺术的先行者。 颂神的诗歌与传递宗教体验的戏剧 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无疑当首推诗歌。《韦达》是印度最 古的诗歌总集,也是印度文学的最初源头。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 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 在外士纳瓦诗歌中,歌颂至尊神奎师那是永恒的主题。经典诗作比喻 奎师那的皮肤像黑色的雨云,眼睛仿佛莲花,闪亮的脚指甲好似怡人的秋 月。在大量的外士纳瓦诗歌中,无论用的是什么语言或写作风格,所要指 明的都是一位古代诗人所说:“奎师那啊!没有您,一切都是黑暗的!” 一首诗或一场戏剧表演,会比长篇大论的哲学说教更能引起人的宗教 情感。为此,外士纳瓦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的戏剧。最早的一部戏剧(公元1 世纪左右)是描写奎师那儿童时期活动的五幕戏,戏名叫“儿时的奎师那” ,作者是巴萨。巴茹阿特·牟尼编写的梵文著作《戏剧论》,被认为是世 上最早阐述剧本写作和戏剧表演理论的专著之一。 舞蹈:跳舞要跳出“味道”来 印度的音乐,舞蹈与人们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舞蹈在印度被认为是神的创造物,既是娱乐又是劝善的艺术形式,因 此,几乎每个印度人都能跳几下舞。 印度舞蹈有极为复杂的艺术形式,由手势、眼神、复杂的舞步,以及 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组成。其特点是身体语言异常丰富,尤其是手 语更是变幻莫测。舞蹈家总结出这样的理论来:手之所至,目光随之;目 光所至,心灵随之;心灵所在,表情伴之;表情所在,茹阿萨伴之。 “茹阿萨”的意思是“味道”,“茹阿萨伴之”就是跳舞要跳出“味 道”来。一个好的舞蹈演员要能跳出9种“茹阿萨”来,分别是:爱情、英 雄、诙谐、怜悯、怒、恐怖、轻蔑、惊愕和安详。要想完美地体现各种茹 阿萨,舞蹈演员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 音乐:冥想的性灵音乐 关于印度音乐的起源,印度神话认为是由希瓦所创造的。在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提到的乐器有20余种。也在两大史诗 时期,印度就有了七声音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转调体系。这种音阶 体系在当时是属于世界一流的创造。 印度音乐要素中,拍子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印度人对拍子的重视源 于他们自古以来的做诗法和诗的韵律观念。印度音乐的另一特点是极富宗 教性,民族音乐复杂、神秘而多样化,且具有冥想的性灵音乐特色。 印度音乐大致可分为南印度音乐与北印度音乐两派,虽然演奏乐器及 歌曲风格不同,但音乐用语及理论却是相通的。北印度音乐受伊斯兰教文 化及波斯音乐的影响,属宫廷音乐一类。西塔琴是北印度的代表乐器。南 印度的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印度教色彩。 印度人的衣着 在印度,穿着打扮被视为是社会阶层和信仰的重要标志。通常,男士 和女士的传统服装是用各种各样的衣料很优雅地裹住身体。男人穿的是传 统的兜提——呈褶状松松垂下的围腰布,以及库尔塔——较长且宽松适度 的衬衫。莎丽——披在身上的一块长布料,至今仍是女士最喜爱的服装。 一个人服装的颜色清楚地显示他(她)的社会身份。出家人和贞守生穿 的是代表独身、禁欲的橙黄色服装。相反,居士(结了婚的男士)穿的是白 色服装。寡居的女士穿的也是白色莎丽,结婚的女士穿颜色鲜艳的莎丽。 外士纳瓦们还佩戴各种珠子穿成的项链,不仅仅是为了装饰,也是表 明信奉的宗教。例如:用图拉西珠子穿成的三圈项链,表明一个人已经接 受了灵性导师。除此之外,发型和在身体上画的标记也用来表明自己的宗 教背景。 崇尚素食,敬拜圣牛 只要对印度的宗教稍有了解,就能清楚印度人对素食的崇尚。在《摩 诃婆罗多》中,伟大的战士彼士玛对潘达瓦五王子中的长兄解释道:动物 的肉就像自己儿子的肉一样,吃肉被认为是罪大恶极的行为。《摩诃婆罗 多》还特别警告说:吃“不干净”的食物都没有吃肉可怕(应该注意:古印 度的婆罗门把清洁尊为神圣的原则)。 韦达经典中大量谈论有关非暴力食物和吃素的美德。信奉《博伽梵歌 》的人不吃肉、鱼、家禽或蛋,因为无论是经典还是韦达先知,都没有允 许人吃这些。 印度宗教传统虽然视牛为神,但印度神庙中却没有对“牛女神”的正 式崇拜。相反,乳牛凭它自身的条件成为人类的七位母亲中的一位,因为 它像人类的母亲一样,为人提供牛乳。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说:“乳牛 的名字阿格妮亚是指,它们永远不该被宰杀。那么,谁还能去杀它们呢?无 疑,杀死母牛或公牛的人罪大恶极!” 神像崇拜与偶像崇拜的区别 在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期间,来自基督教传统文化背景的英国人对神 像崇拜非常反感,认为“偶像”崇拜者是些喜欢对着“棍子和石头”卑躬 屈膝的人。其实,西方对印度人真正的神像崇拜并不了解,韦达文献谈了 神像崇拜与偶像崇拜之间的巨大差别。神像是神无所不在的一个体现,神 不仅通过化身,也通过肖像和塑像展现自己。神像崇拜是对神的实质的崇 拜,而偶像崇拜仅是对一种相像的外表的崇拜。 外士纳瓦传统中也不赞成崇拜偶像。但神像崇拜——崇拜奎师那的各 种形象及他的直接化身,是外士纳瓦传统中不可动摇的一部分。 梵文典籍《艺术经典》对如何制作神像做了明确的规定,对神像的站 立姿势、手势和身体比例等也做了详细的描述。因此,神像并不只是艺术 家“想象”出来的,而是制作神像的人进入深深的瑜伽冥想状态中,根据 经典的指示制作的。 看待神像的两种方式 外士纳瓦们基本上是以两种方式看待神像。一种看法认为,神的肖像 和雕像是神的具体化展现。神降临并充满他的画像和塑像。这使神像不仅 仅是雕像、塑像或画像,而是至尊主的“居所”,与神的本体没有区别。 第二种看法是:神的画像、雕像或塑像,是人集中注意力的焦点。正 如美国学者埃克所说:“肖像是一种央陀(坛城的一种),字面意思是控制 眼睛和心念的‘画像’,以使人能达到集中思想进行冥想的重要结果。” 总之,至尊主的肖像或雕像化身,是神“降临”世间,把自己托付给 人类来照顾。神像是神圣的贵宾,必须受到贵宾的待遇。正因为如此,人 们向他供奉香、鲜花、灯火、赞美诗、食物;这一切不光满足神像的感官 ,也满足奉献者的感官。而且,奉献者和神之间的这种互动也可以建立彼 此的爱心交流。 P50-56
目录
瑜伽完美境界的体现——至尊主奎师那的十个化身/ 10 编者序言:《瑜伽经》:一种生活哲学的完美阐释 / 12 经文英译者序言:帕谭佳里的《瑜伽经》/ 14 本书内容导航/ 22 第1章 瑜伽渊源:神秘的印度文化 1 瑜伽故乡:灵性的印度/ 26 2 “宗教博物馆”:印度的宗教/ 28 3 “正统派哲学”:古印度六派哲学/ 32 4 印度教价值观:四种人生价值和人生四阶段/ 34 5 古印度的时间观:四个年代的循环/ 36 6 瑜伽的哲学思想:梵我相连/ 38 7 印度人的独特哲学:业报轮回与解脱之道/ 40 8 灵性主义者:圣人、灵性导师和奉献者/ 42 9 来自天堂星系的圣水:恒河/ 44 10 走近神庙:神圣的建筑学/ 46 11 圣地之旅:与神灵的无限接近/ 48 12 瑜伽艺术:用感官寻求神/ 50 13 字字是歌,步步皆舞:舞蹈音乐/ 52 14 神融于生活:穿着饮食中的虔敬/ 54 15 崇拜者与神像的对视:彼此爱心的交流/ 56 16 天天都过节:印度的节日/ 58 第2章 源远流长:瑜伽发展史 1 瑜伽的定义:与宇宙和至尊联系在一起/ 62 2 瑜伽的悠久历史:瑜伽史的分期/ 64 3 最早的瑜伽:古老的苦行实践/ 66 4 从韦达经到《奥义书》:瑜伽记载的开始/ 68 5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时期的瑜伽/ 70 6 瑜伽由修持术演变为哲学:《博伽梵歌》/ 74 7 古典瑜伽的巅峰:《瑜伽经》/ 76 8 后经典瑜伽:不求解脱,只问此刻/ 78 9 相辅相成:瑜伽和婆罗门教/ 80 10 水乳交融:瑜伽与印度教/ 82 11 技术的阐释:瑜伽与佛教/ 84 12 咒语和冥想的结合:瑜伽与密教/ 86 13 对长生不死的灵性追求:瑜伽和炼金术/ 88 14 枝繁叶茂的瑜伽流派:五大瑜伽/ 90 第3章 瑜伽的故事:神,无处不在 1 觉悟真理的三个阶段:梵觉、超灵与至尊主/ 96 2 瑜伽最高境界的人格化身:奎师那/ 98 3 半神人:奎师那的仆人/ 100 4 奎师那的扩展:一个神的诸多展示 / 102 5 拯救世界:维施努的十个重要化身/ 104 6 维施努杀死暴君的故事:半人半狮化身/ 108 7 存在中的首位女神:茹阿妲/ 110 8 茹阿妲的扩展:牧牛姑娘/ 112 9 外士纳瓦的植物:图拉西女神/ 114 10 瑜伽师的王子:希瓦/ 116 11 第一个生物体:布茹阿玛/ 118 12 物质创造女神:雪山神女杜尔嘎/ 120 13 象头神:甘内什/ 122 14 辩才天女:萨拉斯瓦蒂/ 124 15 罗摩的猴子仆人:英雄哈奴曼/ 126 第4章《瑜伽经》讲解:走进瑜伽的灵性世界 一 全神贯注(萨玛迪)篇: 瑜伽目标/ 130 1 瑜伽:个体与神完美相连的方法/ 134 2 瑜伽:控制心念的变动/ 136 3 心念的五种变动:判断、错判、想象、睡眠和记忆/ 142 4 练习和超脱:约束心念的多变/ 148 5 “物质自然三种属性”:宇宙的三种因子/ 150 6 修炼瑜伽:解脱的唯一途径/ 152 7 部分人实现三摩地:信、力、忆、定、慧/ 160 8 宇宙的最高统治者:至尊神/ 162 9 瑜伽圣音:念诵“OM”并冥想/ 164 10 冥想一个真理:精神涣散的解药/ 168 11 培养德行:寻找他人身上的优点/ 170 12 达到内心平静:条条大路通罗马/ 180 13 三摩地:与冥想对象的同一/ 182 14 小我与至尊梵相连:瑜伽的最高境界/ 184 二 练习篇:瑜伽及其修行/ 186 1 瑜伽开始三部曲:苦行、研读、对神的奉爱/ 194 2 需要消除的障碍:愚昧、自我意识、激情、憎恨、任性和固执/ 196 3 修习瑜伽:结束轮回,告别痛苦/ 200 4 人成为经验的奴隶:天帝因铎变猪的故事/ 206 5 去除愚昧:获得解脱的前提/ 208 6 修行之法:八部瑜伽 / 216 7 自律:培养对所有人的爱/ 218 8 奉行:保持洁净,寻找生命的意义/ 220 9 自律的积极成效:走向瑜伽/ 222 10 奉行修行的好处:快乐、纯净和与神交流/ 230 11 坐姿:身体笔直有利冥想/ 232 12 三脉七轮:人体的能量通道和中心/ 234 13 调息:呼吸的停顿/ 238 14 收回感知力:就像关注音乐的鼓点 / 240 三 神秘力量篇:清除真理路上的绊脚石/ 242 1 从集中注意力到冥想:意识的集中和连续流动/ 248 2 三摩地:深入冥想的极致状态 / 250 3 三摩地之后:灵性生活的开始/ 252 4 神秘力量:真理路上的绊脚石/ 264 5 全神贯注地冥想:突破身体局限,控制自然/ 272 6 灵性生活:灵魂的完全自由/ 276 四 解脱篇:与神完美的连接/ 278 1 神通力的获得:生得、药草、诵咒、苦行及冥想/ 282 2 超然思维:超越黑白,不留痕迹/ 284 3 灵性提升:从当下开始/ 288 4 万物一统: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94 5 心如明月:借太阳之光来感知/ 296 6 解脱:回到本性/ 304 第5章 瑜伽实修:全面健康的生活艺术 1 做好前期准备:身心、工具、场所和时间 / 308 2 注意事项:正确修习的保证 / 310 3 冥想之初:获得一个稳定的坐姿/ 312 4 手印:产生意念的力量/ 314 5 呼吸和调息:吸取宇宙中的生命之气/ 316 6 冥想:身、心、灵统一的需要/ 320 7 热身:为了更好地完成瑜伽动作/ 322 8 拜日式:唤醒身体,精力充沛/ 324 9 瑜伽放松式:让身体恢复活力/ 328 10 瑜伽姿势:通往灵魂的大门/ 330 11 瑜伽的益处: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全面健康/ 344 12 瑜伽饮食:提倡素食/ 346 附录: 梵文词汇发音及解释/ 348 参考书目/ 350 体例和人名译法说明/ 351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