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别夫佐夫探险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别夫佐夫探险记/西域探险考察大系

  • 字数: 330
  • 出版社: 新疆人民
  • 作者: (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别夫佐
  • 商品条码: 978722816589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7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1
定价:¥4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别夫佐夫探险记》是俄国 探险队于1889年5月来新疆探险考察的纪实。探险队 从普尔热瓦尔斯克出发,经叶尔羌进入和田、喀什噶 尔、罗布泊、库尔勒、乌鲁木齐,是考察全程的所见 所闻。俄国探险家,是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助手。与科 兹洛夫、罗布罗夫斯基等一直追随普尔热瓦尔斯基在 中国西部做人文地理调查。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别夫佐夫探险记》由米哈 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别夫佐夫所著。
精彩导读
据我采访的许多吉尔吉斯人说,在这废墟中常常 能拣到陶器残 片、铜锅及钱币,还有保存完好的人的颅骨和骨骼。 在采访中,一个 名叫杰拉曼的十分好学实在的吉尔吉斯人送给我两枚 在废墟中找到的 特别古老的钱币留做纪念。 斯里夫基纳村30年前由俄罗斯欧洲部分来的移民 建造,有140家 住户约500人。这里的土地丰饶肥沃,村民生活过得 很富足,他们给 我们让出了又干净又舒适的房子,每顿饭都吃得很饱 。驮运队在村外 野地宿营。 清晨我们步行到驮运队驻地去时,村外集结了许 多前来送行的 群众。 起程之前,我们与最后一站的俄国人告别,他们 热诚祝福我们平 安回归。有些人送出村外3俄里远,并依依惜别。 我们离开斯里夫基纳村之后,仍沿着原先的草原 谷地行进,路上 不时能看到吉尔吉斯人的卢稼地和膘肥体壮的畜群。 离村约16俄里, 我们在泉水边停下过夜,半夜刮起的大风一直刮到天 亮。离宿营地3 俄里处湖水的波涛狂吼了一夜,到天亮时,平坦的湖 边堆起了高高的 泡沫白墙,直到下午湖面平静下来时才消失。 这条路经过的山间和湖间的草原谷地,到下一站 时开始变狭窄, 并常常通过有着巨大漂石的深山谷。路开始越来越难 走,最后到站时 才出现了到处都是大圆石的平坦湖岸。 第三夜我们是在伊塞克湖边一条小河口附近过的 。伊塞克湖水稍 带咸苦味,不能饮用,但饮畜可以。万不得已需要食 用的话,那也只 能应急而已。 我们离开湖边宿营地沿着谷地又走了12俄里,越 过到处都是乱石 的山沟转向南边,朝从铁列斯克依阿拉套山流人伊塞 克湖的巴尔斯克 翁河上游行进。我们很快到了这条河的峡谷风景区, 前行约10俄里到 达松林下线交界处停下来过夜。这是一块水源充沛的 非常美的草地。 宿营地向南是松树林带,不过只是北坡有树,而 南坡却是秃山 坡。北坡有许多死树,其中部分连根枯死,部分已经 倒在地上。到处 布满大顽石的峡谷底部的松树,长势茂密。在这幽静 的森林中,巴尔 斯克翁河在有着落差的河床中哗哗流着,并且在深山 密林中远远 回荡。 第二天,我们沿着峡谷小道慢慢绕过挡路的大顽 石前进。突然, 前面出现了一条深约2俄尺、宽约4俄尺的横沟。视其 开口痕迹,可 以断定为是几天前由邻近高山拦河坝中的积水大力冲 击所致。这一障 碍迫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用铁锨铲平峭壁,疏通道 路。 就在这里,我们目睹了一处从峡谷的左侧15俄丈 高的悬崖上完全 是垂直倾泻下来的奇妙瀑布。它正以一泻千里的气势 从悬崖上注入 河中。 巴尔斯克翁峡谷在其全程内,直到河口处也没有 一个旁系的峡 谷,所以也没有什么较大的水流与其汇合。 这一昏暗峡谷的两侧为又高又陡的峭壁,茂密的 森林笼罩着谷 地,使峡谷变得黑暗且更为阴森。 巴尔斯克翁峡谷到河流的上游时,便成了没有树 林的长条狭窄谷 地。森林只是覆盖着邻近10000英尺高的山坡。鉴于 我们即将要通过 艰难的铁列斯克依阿拉套山,所以在这个谷地停下来 休整一天。一 早,我派向导和两名哥萨克前去察看巴尔斯克翁山隘 ,与我们随行的 吉尔吉斯人说,那里肯定会有雪。结果证实该山口确 实有雪,足有1 俄尺之厚。于是我当天即派出9个人带着闲散的25峰 骆驼前去修路。 他们好不容易把路修好回到营地时,天已很晚。 5月21日早上,10个人带着88峰骆驼先行去疏通 山隘后面的路, 一个小时以后探险队全体出发。 我们从狭窄的谷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攀登,过 了几里路后,考 察队就开始经过我们的人在雪地开通的山路。上坡, 尽管坡度不大, 但非常难走,驮着装备的骆驼不时陷人雪中并摔倒, 要将其扶起时必 须先把装备卸下,然后将轻装的骆驼赶到地面较硬实 的地方,再把装 备重新驮上。这样折磨人的路程使我们花了5小时才 走了2俄里路。 从山隘高坡下来后,便停下宿营。这里的雪跟前 面的一样厚。根 据我的测量,巴尔斯克翁山口的制高点为海拔12220 俄尺。我们的先 遣部队晚上才回来,这一天他们从山口的高处往前只 修了2俄里的…… P2-3
目录
出版说明 新疆考古发现与西域文明宿白 中国边疆研究60年与西域探险考察马大正 探索天山与昆仑的奥秘(代序)杨镰阿拉腾奥其尔 自序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别夫佐夫 第一章 从普尔热瓦尔斯克到叶尔羌 第二章 从叶尔羌到和阗 第三章 从和阗到民丰 第四章 喀什噶尔的民俗概况 第五章 尼雅绿洲及其周围地区和西藏高原考察概况 第六章 从喀拉萨依到罗布泊湖 第七章 从罗布泊到库尔勒 第八章 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 第九章 从乌鲁木齐到斋桑 附录 原书附注 别夫佐夫与俄罗斯的中亚探险凡玛尔果林 编译说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