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苹果籽的味道
字数: 190
出版社: 接力
作者: (德)卡塔琳娜·哈格纳|译者:安尼//张
商品条码: 9787544822749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出版年份: 2011
印次: 1
定价:
¥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卡塔琳娜·哈格纳编著的《苹果籽的味道》是目前德语文学区影响最大 的小说之一,被誉为“德国人的国民小说”。 《苹果籽的味道》通过青年女性伊丽斯在老宅苹果树下的童年回忆,道 出一个家族三代女性关于爱、死亡与遗忘的故事,描述二战后德国人民的心 路历程。小说以苹果籽的味道为核心意象,运用隐喻方式,以散文语言呈现 战争对德国普通民众的影响。 贝尔塔外婆是个从未离开过村子的人,常在园子里夜游。外公曾是纳粹 党员,去世多年后,故乡老宅的墙面,还不时会被人涂上“纳粹“二字。外 婆不慎从苹果树上摔落,从此失去了关于“家”和“故乡”的所有记忆。 英格姨妈出生那天电闪雷鸣,从此浑身带电,无数男人爱她却无法靠近 。倔强的哈瑞特姨妈变成单身妈妈,背离故乡;妈妈克里斯塔年轻时是溜冰 女郎,她与爸爸相识在冰封的兰河上,后来患上了思乡病。表姐罗斯玛丽最 终从房顶跳下自杀,没有人知道她死前想要说什么。每个人都记得她的死也 都逃避她的死…… 二战后的德国人过上了富庶的生活,享受着苹果的甘甜,可只有他们自 己知道,除了苹果的甘甜他们还必须咽下苹果籽的苦涩。
作者简介
生于1967年。曾在马堡、伦敦和弗莱堡学习英美文学和德语文学。本书是她的处女作,却令她在德语文学界一举成名,成为欧洲瞩目的作家。文评家盛赞作者卡塔琳娜用清晰沉静的文字带出巧妙的故事情节,同时让阅读小说成为感官之旅。
精彩导读
安娜姨婆十六岁那年罹患肺炎,当时还未发明青霉素,而她又伤心欲绝 ,故不治身亡。她死于六月里的一个黄昏。安娜的妹妹,我的外婆贝尔塔哭 着跑进院子,发现安娜刚一咽气,所有红色的醋栗果子都变白了。那是一个 很大的院子,有许多古老的醋栗丛,盘错在沉甸甸的果实之下。其实早该摘 了,可是安娜一病,便没有人再关心那些果子。外婆总跟我讲起这件事,因 为当时是她发现了醋栗果的悲伤。从那以后,外婆的园子里只能结出黑色和 白色的醋栗果。任你想什么办法去种红果丛都不成。枝上结出来的果实始终 只有白的。但这并不碍谁的事儿,因为白果的味道几乎跟红的一样甜,榨汁 的时候还不会毁掉你的整条围裙。白果做出的啫喱,闪烁着神秘而透明的冷 光,被我外婆称做“封存的眼泪”。地窖里至今还存放着1981年的醋栗啫喱 ,装在大大小小的玻璃罐子里。1981年,那是一个盛产“眼泪”的夏天,也 是罗斯玛丽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夏天。有一次,妈妈在找腌黄瓜的时候发现了 1945年的一个罐子,里面是战后的第一滴眼泪,后来她把这些眼泪给了磨坊 协会②。我问妈妈,到底为什么要把外婆的神奇啫喱交给家乡博物馆,她说 ,因为这些眼泪太苦了。 我的外婆贝尔塔·吕恩申,娘家姓迪尔瓦特,死得比安娜姨婆晚了好几 十年。那时,外婆早已不知她姐姐是谁,不知自己叫什么,更不知天气是寒 是暑。她不知道穿鞋,也不知道毛线和勺子有何用处。在生命的最后十年, 她漫不经心地抖落记忆。她常常怀着同样的漫不经心,去收拢颈后的鬈发和 桌子上看不见的面包渣。她的手皮肤干硬,磨蹭木质餐桌时会发出声音,我 记得这些细节比她的模样还要清楚。我还记得她那戴着戒指的手指总是紧紧 捏着那些看不见的面包渣,就好像要抓住流逝灵魂的影子。不过,贝尔塔也 许只是不想让面包渣洒落一地,或者想拿来喂麻雀——那些麻雀喜欢在初夏 时节,跑到院子里洗沙浴,洗着洗着就把地里的小水萝卜挖了出来。后来她 到了养老院,那儿的桌子是塑料的,她的手就发不出声了。贝尔塔完全失忆 之前,把我们写进了遗嘱:那块地由我妈妈克里斯塔继承,有价证券由英格 姨妈继承,钱留给了哈瑞特姨妈。而我,作为最后一代,得到了那座房子。 首饰和家具,亚麻布和银器,这些东西由我妈妈跟姨妈们平分。贝尔塔的遗 嘱像雨水一样清澈——也像一场大雨让人清醒。有价证券值不了几个钱,北 德低地上的那片牧场,只有牛才会喜欢住,钱也没有多少,而房子很老旧。 贝尔塔外婆肯定是想起来,从前我有多喜欢那座老宅。不过,我们是在 葬礼之后才知道她的遗愿的。我一个人来的。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我倒了 好几次车:从弗莱堡起程,一直北上,穿越整个德国,再从一座阴森森的小 城火车站出来,坐上一辆公交专线车,一路颠簸,穿过好几个小村镇。当我 最后抵达外婆家对面的博茨哈芬村车站时,那辆车空得差不多只剩下我一个 人了。 旅途,悲伤,愧疚,把我折磨得精疲力竭——当某个你所爱的人离开人 世,之前你却没有好好了解他,这总会令你心怀愧疚。 哈瑞特姨妈也来了。只是她已经不叫哈瑞特而改叫穆罕妮了。她既没有 穿橙色的长袍也没有剃发,只有挂着上师照片的念珠提醒我,她已焕然一新 。她留着红色短发,穿一双锐步运动鞋,看上去和那些三三两两聚集在小教 堂前的黑衣人完全不同。见到哈瑞特姨妈我很高兴。尽管想到最后一次相见 的情形,我会忐忑不安。那是十三年前,我们安葬了罗斯玛丽——哈瑞特的 女儿。从那以后,这种不安成了我的家常便饭,谁让我一照镜子就会想起罗 斯玛丽呢。她的葬礼令人难以承受。也许要埋葬一个十五岁的女孩,本身就 是一件令人难以承受之事。 所以当时我倒下了,后来有人告诉我,我陷入了昏迷。 我只记得棺材上白色的百合花涌出温暖而甜甜的湿气,封住了我的鼻子 ,阻塞了我的气管。我喘不过气来,感觉天旋地转。 后来我在医院里醒过来。倒下的时候,我的头正好磕到了马路牙子上, 磕出的窟窿得缝合。鼻根上方还留下了一个疤。那是我第一次陷入昏迷。之 后我还常常晕倒在地。跌倒在我们家有遗传。 就这样,哈瑞特姨妈在女儿死后抛弃了信仰。相熟的人都说,这个可怜 人信奉起薄伽梵,加入了异教组织。人们一说起“异教”都要加重语气,似 乎担心自己被异教盯上并抓去剃了脑袋,变得跟《飞越布谷鸟巢》里的疯子 一样——在这世间的人行道上晃晃悠悠,还欢乐得如孩子般打着镲。 可哈瑞特姨妈看上去并没有要在贝尔塔的葬礼上打镲的意思。她见到我 的时候,紧紧地搂住我,亲吻我的额头。其实她是在亲吻我额头上的那道伤 疤。可是她却什么也没有说,把我推向妈妈。妈妈就站在哈瑞特姨妈身边, 看样子这三天好像一直在哭。一看她的眼神,我的心就缩成了一团。从她身 边走开的时候,我想到,埋葬自己的母亲是多么可怕的事啊!爸爸站在妈妈 身边扶着她。她比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矮了许多,脸上多了些我没见过的纹 路。英格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虽然眼睛红红的,却依然美得令人窒息。她 那张漂亮的嘴朝下弯着,令那张脸上看上去并不是一副哭相,而是骄傲的样 子。尽管她一身素净打扮,衣领很高,看上去不像丧服,反倒像一件黑色的 小礼服。她是一个人来的。她抓起我的双手时,我打了个激灵。她的左手电 了我一下。她的右胳膊上还戴着琥珀手镯。英格姨妈的手摸起来硬硬的,温 暖而干燥。 P3-8
目录
归乡的蹊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尾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