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红新作:我与蒙面诗人(钦印版)

韩红新作:我与蒙面诗人(钦印版)

  • 字数: 130
  • 出版社: 湖南文艺
  • 作者: 韩红
  • 商品条码: 978757262411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韩红的眼中,世界喧闹,却琳琅满目;世界安静,也充满新奇。 生活从来都是简单而丰富的。 这本散文诗集记录了韩红老师数十年来灵感之思以及颇具个人特色的独特而真实的心路,这一篇篇或长或短的散文及诗,均是作者饱含深情的热烈表达。 从散文到诗歌,从九岁时一个人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趟列车,从成都开往北京的路上,三天三夜的旅程中的心慌与颠簸;深情讲述二十七年无悔的军魂;怀念心爱的宠物;毅然出实体专辑到日常的浪漫与温暖、人生的孤独与遗憾、梦想的旷野与坦途、信仰的炽爱与坚定、爱情的神秘与离奇、青春的晚风与星河。 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真实地思考与写作,真实地倾诉与表达。
作者简介
一个纯粹的人。 歌唱家、作曲家、公益人、电影配乐师。 生于雪域,长于烟火,嗓音如雪山融水般纯净而磅礴,二十余年行走于乐坛,成为华语乐坛备受瞩目的原创歌手,多次揽获华语乐坛“年度最受欢迎女歌手”“最佳女歌手”“年度音乐制作人”等奖项。 身为慈善家,她以“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为炬火,数十年间奔赴灾区前线,将舞台上的光环化为暗夜里的微光,践行内心的善念,深受百姓信赖。 器乐专辑《晨雾》是这位成熟艺术家首次尝试古典乐作品,也是对“声音”本质的重新思考;为电影《满江红》创作的配乐更是她再一次突破自我,让古典精神在现代重生的成功实验;由她作曲,与著名钢琴家陈萨合作,发行钢琴套曲《沉默的光影》令人对她的音乐才华刮目相看。
精彩导读
《球鞋》 许多白色球鞋在我眼前飞。它们踩在这街上,来来回回,反反复复,显得很匆忙。细小而坚硬的碎石铺成的路贯穿了整条街,歪歪斜斜、曲折不直,走在这条路上,你会觉得自己像是一个醉汉,因为你的身体一直在歪歪地摇晃着,倾斜的身体像绵延细软的雨丝,飘飘洒洒地滑入泥土。冬天的时候,这样走着,嘴巴里的热呵气吹到空中可能很快就冻结凝固。街道边卖冰糖葫芦的小贩,缩手缩脚地给顾客找零钱,头顶上的破棉帽子上满是油腻,根本看不清它本身的颜色,帽檐破了一块儿,风一吹就会掀起来,风吹起的破帽檐像是小贩又多了一只耳朵,正在通过它聆听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也许在另一个星球上,此刻有一个相貌、身高跟他酷似的男人,可是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也许那个他穿着体面的西装、锃亮的皮鞋,身旁有一位“鲜艳欲滴”的摩登女人,有着高贵的气质和一双魅力十足的眼睛,他们是另外世界的人,他们不会穿有破洞的鞋,他们的呵气也不会在寒冬中变成蝙蝠,肆意乱撞。 这条街位于北京的北城。江湖中过去有句俗语来形容北京这座“四九城”的生存状态和发达程度:南贫、北贱、东富、西贵。我就生活在“北贱”的中心位置——前门大栅栏鲜鱼口大街长巷三条22 号,也就是防空洞旁边儿的那间小平房里。岁岁年年,一年四季,我们全家人就在这里生活,我家的窗户没有玻璃,是用一层层厚厚的牛皮纸和一沓沓的旧报纸交替糊成的,这户人家的户主是我奶奶,我还有两个叔叔,再就是我。 北京的冬天是难熬的,我和两个叔叔都穿着厚厚的僵硬的棉袄睡觉,三个人横着并排睡,那时候我9 岁。我们家住在鲜鱼口大街,听起来这里似乎有很多售卖新鲜活鱼的市场,但真不是这样,我那些年从来没有吃过鱼肉,也不知道鱼肉的味道会是怎样的,我最熟悉的食物是大白菜、西葫芦、南瓜。我家的房子紧挨着防空洞,冬天的北京刺骨地寒冷,储藏大白菜是我们这样的家庭必须要做的事情。有一年,奶奶在菜市场买来了50 斤大白菜,她求人说好话,好不容易借了个平板三轮车骑着,我坐在白菜的旁边,用小手围住那仅仅能围得过来的几颗大白菜,回到家把它们全部搬进防空洞,于是这一年冬天,我们全靠它们糊口了。仿佛有了这些白菜,冬天也不会太冷了;仿佛吃完这些大白菜,冬天就会过去了。于是我们一边吃大白菜,一边等街上的白雪被暖暖的阳光融化,等树上的鸟儿多起来…… 今天的大栅栏早已变成了北京的一景儿,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它摇身一变,成了北京知名的商业区。看报纸得知有关部门的规划新闻,我就想赶在拆迁之前,重新回那条我最熟悉的街道看看,再去踩一踩当年的石板地,再去闻一闻弥漫整条街的油炸糕和烤白薯的香味儿。街边的前门百货商场、华清池洗浴、宝兴龙炒肝、广和剧场,它们都还好吗,是否改变了模样,是否还记得当年那个怀揣梦想的、灰头土脸的少年,是否还记得那个卖冰棍儿的老人永远紧紧牵着的那只小手儿,那少年回来了…… 趁未动工,我如愿重回了这条街上,它依然拥挤,凌乱不堪,只是做生意的人大多来外地了,他们的方言似乎跟叫卖的北京小吃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冲突。 再也听不到地道的老北京唱着歌卖冰糖葫芦了,再也听不到那些熟悉的爷爷奶奶大声儿的老北京腔儿了,近30 年了,他们都不在了,都去了天堂,去跟他们的亲人团聚了,在那个世界,相信他们和我的奶奶一样,祥和、安宁,没有痛苦与悲伤。 我的相机及时拍下了长巷三条22 号的门牌楼,听说这个小院子很快就要拆掉了,我不敢进去,我怕我会哭出声音来。我家门前的大香椿树还在,那是奶奶亲手种下的,每到夏天,我就会跟奶奶一起坐在树下,摇着大蒲扇子乘凉。奶奶会跟我讲很多很多关于人生哲理的小故事,比如《二十四孝》《弟子规》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尽管那时候,我像听天书一样糊涂,但长大以后回想起这些才知道,其实它们早就住进了我的心里。 那些年,我在每个清晨出门上学时都会手拿一个窝头,窝头上涂满了厚厚的酱豆腐乳,一路上见到小石子就会踢一下,有时候就踢着它一路走到学校。我的学校离家不远,它叫“长巷四条小学”。我从小就不喜欢数学,直到今天我看见数字的第一反应,仍是习惯地称它们为“哆来咪……”。那些年常常会有小同学举着我的数学作业本到我家“报喜”(告状),数学总是不及格的我,尽管语文超常发挥,也无济于事!数学不喜欢我这个笨小孩,我也不喜欢它。 奶奶不常动手打我,也可能因为反正打也一样,我的数学还是常常不及格。记忆中有一次奶奶动手打我,我哭了,奶奶也哭了,后来我们就抱在一起哭。那年春天,学校开春季运动会,老师要求所有同学都要穿白色球鞋一起入场,保持统一和整齐。回到家我迅速翻箱倒柜,我记得姑姑或者小叔叔曾经穿过一双白球鞋,如果找出来,我就不用逼着奶奶再给我买一双新球鞋了。终于,执着的我找到了那双球鞋,但是拿出来一看,我傻眼了,那是一双大脚拇指破了个洞的蓝色球鞋。为了应付运动会,第二天我一大早儿就跑到了学校,闯入教室,趁老师、同学们都没来的时候,我用了将近一盒白粉笔,把我的蓝色球鞋涂染成了白色球鞋,接下来的穿帮是因为我参加了300 米 的短跑比赛,只一圈下来,抖落的白粉笔就消失了,而蓝色球鞋露出了它本来的模样……我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说我出风头,标新立异,不听话,再接下来,就是在我奶奶面前,被告了好大的一个状…… 《皇冠》 卑微的灵魂无处不在 闪烁着他们的光芒 在没有太阳照射的雀舍 或是被人怜惜的某个早上 流浪者用芦苇编成花冠 将自己变成国王 炫耀着活蹦乱跳的想象力 也祭奠着自己干瘪的青春 《甘愿老去的时光》 壁炉闪着火光 摇椅上懒猫打着呼噜 我抬眼望见窗外的落叶 你手上捧着杯咖啡 热烈地冒出雾气 秋天究竟有多好呢 连时光都甘愿老去 你到底有多好呢 连生命都愿意为你 终结于此地 谁说的生活一言难尽 它不就应该是眼前的景 俗气的,婆妈的,你死我活的 《烟火与人间》 我看见了梦里的姑娘, 也看见了姑娘划的小船。 我听见小桥流水水潺潺, 也听见了吴侬软语声声慢。 烟火与雾岚、 繁华与恬淡、 短暂与久远, 都付此刻, 人世间。 《不畏将来》 不受人间俗世俗身而左右 不为现世荒唐无知,厚颜贪婪而悲悯 不言看穿之人,看破之事 不畏将来道路崎岖或平坦 闭目不语,浩然养素 修自我,探开示智慧之果 《提着月亮,牵着故乡》 我的灵魂遗失在南方的烟雨中 我的躯干流放至北方的飘雪里 我的狂野收紧于夏日的山阴道 我的羞涩悬挂在陌生的小镇上 我只是孤独的麦芒 不必有光去照亮 我可以左手提着月亮右手牵着故乡 南迦巴瓦峰的积雪 融化在我冰冷的心上 我可以左手提着希望右手牵着目光 走向幽深的剧场 去写一曲委婉的绝唱
目录
第一章 揽拥秋月啜山泉 致你们 帕邦喀小路上的遇见 若你是月光 泥土中的尘埃 泡影 蛙 做个矮人 画 皇冠 美的孤独 风中摇摆 星星生气走了 揽拥秋月啜山泉 无悲无喜 ··· 第二章 繁花落尽春秋夏 球鞋 青春的盛宴 在河堤上起舞 会再相聚——写给爱犬 坚守 藏进我的芳华里 亦如你 在尘土飞扬的人间相遇 纸短情长 人间清醒 无论贫穷或富有 学你 光与影 计算 纪念日 离奇 鹊桥又一年 薄冰之下 ··· 第三章 烟火人间 烟火与人间 如灰烬,如生活 在路上 写给法比安 被漂白的生活 让爱成茧 藏身 废墟 思念的回响 瞬间与永恒 美的冒险 禅寺风满楼 心上开出一朵花 热闹 人间地狱 天,快亮了 第四章 唱给晚风与星河 不露锋芒 我 迟暮的挽歌 望 树 悲欢多荒唐 驶向云外的列车 守望——为百人援蒙而写 长路漫漫——从百人援蒙的某个夜晚说起 提着月亮,牵着故乡 一路苦难一路歌 孤岛与花香 众矢之的 无边乌云步步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