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代书院讲会研究

明代书院讲会研究

  • 字数: 26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邓洪波|
  • 商品条码: 978752284950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院是中国士人围绕着 书,开展包括藏书、读书、 教书、讲书、修书、著书、 刻书等各种活动,进行文化 积累、研究、创造与传播的 文化教育组织。在其千余年 的发展史上,明代有着承前 启后的重要地位。全国各地 皆有书院,且总量在2000 所以上,超过此前唐宋以来 历代书院的总和,可谓前所 未有地繁荣。明代书院因与 王守仁、湛若水之学说的结 合而大盛,王门后学乘学术 与书院一体辉煌之势,结成 诸多学派,不仅涉足地方文 化建设,在民间规范百姓, 移风易俗,使书院具有了平 民化特色,而且以同志相尚 ,品评人物,讽议朝政,使 书院又具有了社团化、政治 性倾向。而书院如此之盛势 与特色,皆与讲会有关。讲 会源于书院教学,经王、湛 及其后学倡导、推广之后, 而又每出于书院之外。当年 的情形是,联友共学,随地 举会,随缘结会,甚至会如 家常茶饭,无地不有,无岁 不举。本书认为,“书院”“ 讲会”并非并行而互不相属 的关系,且从会无定所的无 奈中,揭示出随地举会、归 之书院的讲会发展趋势,并 试图复原“书院讲会”的真实 场景,重构明代书院的历史 谱系。
作者简介
邓洪波,湖南岳阳人,1961年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书院研究会副会长,湖南大学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代表作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学规集成》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沉寂到复兴:王、湛之学与书院讲会 第一节 高压之下:集权统治下的明代前期书院 第二节 王、湛的书院实践活动 第三节 王、湛的书院观与书院讲会的复兴 第二章 随地举会,归之书院:讲会之发展趋势 第一节 随地举会,联友共学 第二节 会无定所,归之书院 第三节 书院何以成为会所 第三章 学术型讲会:学术组织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会讲与讲会:活动与组织之间 第二节 学会、会学及其他 第四章 教学型讲会:书院的日常教学活动 第一节 会文、会课:书院的考试活动 第二节 科举之会与科举之学 第三节 科举之会的取向 第四节 经学、史学、理学、文词、典故之会 第五节 舫课:西子湖的风雅盛会 第五章 教化型讲会:书院与儒学诠释的平民化 第一节 面向平民:书院发展的新动向 第二节 王、湛首开儒学平民化之先机 第三节 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之学” 第四节 其他书院的平民化讲学 第六章 地域讲会:各地书院之会实录 第一节 江右惜阴会 第二节 南直隶的三个会圈 第三节 浙中王门书院讲学会 第四节 其他地区的书院讲会 第七章 由讲会而社团:天下东林讲学书院 第一节 天下东林讲学书院概说 第二节 东林书院的重建及其重构学统的讲学活动 第三节 社团与政治:东林开创的书院新传统 第四节 东林之继:首善书院 第八章 讲会的劫难:明季三毁书院 第一节 嘉靖之毁:矛头直指王、湛讲学 第二节 万历之毁:张居正痛恨讲学 第三节 天启之毁:魏忠贤残害东林 第四节 禁毁笼罩下的明季书院 结语 明代书院讲学的特点 一 以讲为学,以会为学 二 轮会与联属大会 附录 附录表1 明代书院统计 附录表2 明代书院分省统计 附录表3 明代书院分朝统计 附录图1 明代书院发展轨迹参考Ⅰ 附录图2 明代书院发展轨迹参考Ⅱ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