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

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吴琪//王珊|
  • 商品条码: 978780768447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吴谢宇案是一起备受关注的刑事案件。2015年7月,时年21岁的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在家中杀害母亲谢天琴,制造母亲陪同其出国留学的假象,骗取亲友144万元用于挥霍,购买十余张身份证件隐匿身份逃亡,直到2019年4月在重庆机场被捕。法院审理认定其作案前精心预谋,手段极其残忍,严重违背人伦道德,最终以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于2024年1月被执行死刑。 在2016年、2019年、2022年、2023年这几个与吴谢宇案有关的不同时间节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都进行了追踪、采访和调查。《人性的深渊:吴谢宇案》一书正是在这组封面报道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记者吴琪、王珊围绕家庭、友人、学校、法庭等社会关系网络走访、调查,先后联系了上百位采访对象,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借助吴谢宇的狱中自述、书信、法庭供词等,还原了大量细节,写就了这部以吴谢宇案为切入点的深度纪实作品。 本书不仅是对吴谢宇案翔实、深入的全程报道,还尝试从时间维度梳理一个家庭、两大家族、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家族历史,探究案件背后的复杂动因与症结,挖掘悲剧发生的根源,引发读者对人性、伦理与教育的反思,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非虚构纪实力作。
作者简介
吴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2003年进入三联从事社会调查报道。 王珊,《三联生活周刊》主笔。2015年开始做调查记者。
精彩导读
记者手记 我们都不是社会的“陌生人” 吴琪 一 在采访中被人拒绝,对于做社会新闻的记者来说, 真是家常便饭。我们总是抱着“必须要采访到”的决心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扇扇陌生人 的门。一个极端的、违背人伦的惨案背后,亲人朋友的 情绪非常复杂。回避,是多数人的一种本能。 2023年2月2日,春节假期过完不久,我直接找到了 张力文在福州的办公室。我的同事王珊在头一年的夏天 采访过张力文,他积极配合了采访,还带着王珊一起回 了趟吴谢宇父母的老家——福建仙游。王珊的采访非常 深入,我是在后来和她一起工作的过程中才发现并惊诧 于她那一趟得到了多少“材料”。2022年夏天的那次采 访,使我们对吴谢宇的三口之家,吴谢宇的大姑、舅舅 、小姨等人多了不少了解,但这些信息是零散破碎的, 要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形成对这个家庭的深入认知,年 轻的王珊还不太容易做到。 如果不能从全局做判断,局部信息就不能得到合适 的安放,我们对这个惨案牵涉到的各个人的讲述,很容 易发生偏离,所以此时距离我们能够再次推出这个案件 的报道还为时过早。 吴谢宇弑母案2016年2月暴露出来,全社会震惊。 他身上“北大高才生”的标签,使这件事情的反差比一 般弑母案件的冲击力更大。这也是我开始采访后接触到 的吴谢宇父母辈朋友们的疑问——为什么?他不是一直 很优秀吗?他不是以全福州市第二名的中考成绩考上了 当地最好的高中吗?他不是在高考前就被北大“抢”到 手了吗?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还有比这些更能证明一 个年轻人优秀的证据吗? 一个看似突发的极端案件里,母亲和儿子成了剧烈 冲突的两方。人们自然而然的疑问是:这到底是妈妈的 问题还是儿子的问题?事情为什么到了这一步?如果按 照简单归因的思路,记者的采访很容易局限于“在妈妈 和儿子之间找问题”的想法里,到底是这个妈妈让儿子 无法忍受,还是儿子的人格出了极大偏差? 但是,有经验的调查记者会对这样的思路非常警惕 ,我们能猜测到的原因,都可能是这个真实事件的一部 分,但不要仅仅因为这些浮在面上的原因,遮蔽了底下 的多重“地层”。真实的生活中,多个元素在同时跃动 ,有的按照必然性在它的惯性轨道上奔驰,有的并没有 明确的方向,还有一些纯粹是外来的一瞬间的偶然力量 ,也有可能改变一件事情的面貌。所以,在试图看到“ 多因致果”的过程中,记者的思路要保持相当的开放性 。 采访方法也很重要。从采访能获得的材料来看,关 于吴谢宇一家三口的相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的文字材 料:吴谢宇在看守所的自述材料、谢天琴的日记和吴志 坚给妻子的几封信。 吴谢宇作为这个小家庭当时唯一在世的人,不被允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妈妈的消失 第二章 两个家族 第三章 疾病和封闭 第四章 父亲去世与成为“宇神” 第五章 初到北大 第六章 大学的小社会 第七章 踩空 第八章 弑母 第九章 秘密 第十章 后来 记者手记 我们都不是社会的“陌生人”/吴琪 活成孤岛的“我们”/王珊 附录 时间线 困在二手时间里的“宇神”/刘云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吴谢宇案与当代中国家庭的纠结/肖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在关系中,理解时代与人性/李鸿谷(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