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时仍闻弦歌声:国立中学大后方办学研究:1937—1945

战时仍闻弦歌声:国立中学大后方办学研究:1937—1945

  • 字数: 476
  • 出版社: 光明日报
  • 作者: 李力|
  • 商品条码: 978751948311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全面抗战时期国立中学大后方办学理念与育人实践,提炼与弘扬其教育精神与抗战精神,解读与阐释其当代价值,既可深化近代中学教育史研究,亦可拓展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既有助于加深对国立中学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规律以及学校文化品格的认识,亦有助于完整认识中学教育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学校文化与精神在办学育人中所发挥的独特影响,对于当今中学办学回归符合教育规律的育人之道,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传承与弘扬抗战精神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作者简介
引子 第一篇发现国立中学 第一章抗战时期国立中学大后方办学研究:历史、问题与维度 第二篇前传 第二章“中国前所未有的一个特殊教育机关”:全面抗战前 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办学考论 第三篇弦诵 第三章难起:“战事起,一开战,学校尤先毁” 第四章流亡:“在风沙中挺进” 第五章制度:“改造中等教育制度,以应战时之需要” 第六章文化:“教育贵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第四篇撷英 第七章“苦干中的国立四中”:抗战时期国立第四中学在 川办学研究 第八章“记玉泉卓绝苦辛年,抗日战酣时”:抗战时期国立 第五中学在甘办学研究 第九章“犹期以精神济物质之穷”:抗战时期国立第六中学 在川办学研究 第十章“钻研于秦岭汉水之间,阔怀于陕甘川楚之边”: 抗战时期国立第七中学在陕办学研究 第十一章“充实我学识,淬励我精神”:抗战时期国立第九中学 在川办学研究 第十二章“融三育以并进,合文武而兼长”:抗战时期国立 第十中学在甘办学研究 第十三章“在炮火下过活,在炸弹下长成”:抗战时期国立 第十三中学在赣办学研究 第十四章“在抗战里,附中,成长了起来”:抗战时期国立 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办学故事四谈 第五篇评价 第十五章育人:“培之溉之,八载悠长,教之化之,期为才良” 第十六章精神:“国立中学应特别注重精神的陶冶” 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引子 第一篇 发现国立中学 第一章 抗战时期国立中学大后方办学研究:历史、问题与维度 第二篇 前传 第二章 “中国前所未有的一个特殊教育机关”:全面抗战前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办学考论 第三篇 弦诵 第三章 难起:“战事起,一开战,学校尤先毁” 第四章 流亡:“在风沙中挺进” 第五章 制度:“改造中等教育制度,以应战时之需要” 第六章 文化:“教育贵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第四篇 撷英 第七章 “苦干中的国立四中”:抗战时期国立第四中学在川办学研究 第八章 “记玉泉卓绝苦辛年,抗日战酣时”:抗战时期国立第五中学在甘办学研究 第九章 “犹期以精神济物质之穷”:抗战时期国立第六中学在川办学研究 第十章 “钻研于秦岭汉水之间,阔怀于陕甘川楚之边”:抗战时期国立第七中学在陕办学研究 第十一章 “充实我学识,淬励我精神”:抗战时期国立第九中学在川办学研究 第十二章 “融三育以并进,合文武而兼长”:抗战时期国立第十中学在甘办学研究 第十三章 “在炮火下过活,在炸弹下长成”:抗战时期国立第十三中学在赣办学研究 第十四章 “在抗战里,附中,成长了起来”:抗战时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附中办学故事四谈 第五篇 评价 第十五章 育人:“培之溉之,八载悠长,教之化之,期为才良” 第十六章 精神:“国立中学应特别注重精神的陶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