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要略

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要略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于漪
  • 商品条码: 978757203464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中汲取精华,旨在从教育史、教育思想上阐明来路,给当代教育提供镜鉴。首先阐述教育之于国家、人民的重要意义,其次勾勒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和教育名家的精神风范,最后品读中国古代名师如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等教育思想经典。由点到面,力求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从而提振教育自信,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未向现代化,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作者简介
于漪,中共党员,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事业,致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全中国语文课程教学综合性改革,著有《于漪全集》等。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建设,于2020年9月5日正式揭牌。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聚焦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展示、研究、培训、辐射的功能,进一步传播人民教育家于漪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作为重点教育资源,向社会和广大教师开放,是传播新时代教育教学思想的渠道和教师教育、培养的平台。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的沃土与渊泉 一、 遥远的年代走来 ………………………………………………………………………… 3 (一) 史前时期: 教育的起源与特点 ……………………………………………………… 3 (二) 夏商周三代: 教育发展与制度化 …………………………………………………… 7 (三) “字纸笔书”: 教育与文化传播的载体 …………………………………………… 9 (四) 《学记》: 教育列为古代典章制度 ……………………………………………… 12 二、 教育, 始终和思想相互融通………………………………………………………… 18 (一)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老子的教育思想 ……………………………………………… 19 (二) 孔子的哲学思想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 26 (三) 墨子的哲学思想和墨子的教育思想 ……………………………………………… 35 (四) 黄老之学和墨子的杰出贡献 ……………………………………………………… 39 三、 教育, 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 48 (一) 子夏创办西河学校和西河学派的贡献 …………………………………………… 48 (二) 战国时教育圣地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 …………………………………………… 52 四、 教育, 正在走向世界未来 …………………………………………………………… 55 (一) 中华民族优秀教育精神 …………………………………………………………… 55 (二) 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传承发展与凝练升华 ………………………………… 55 第二篇 中国古代优秀教育传统和教育名家的精神风范 一、 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 …………………………………………………………… 61 (一) 传统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过程 ……………………………………………………… 61 (二) 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 ………………………………………………………… 62 (三) 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优秀传统 …………………………………………………… 63 二、 品读教育经典, 是走近中国古代教育名家的必经之路 …………………………… 65 (一) 了解写作背景 ……………………………………………………………………… 66 (二) 把握篇章结构 ……………………………………………………………………… 66 (三) 体味思想价值 ……………………………………………………………………… 67 (四) 感悟辞章魅力 ……………………………………………………………………… 67 三、 中国古代教育名家卓越的精神风范,是取之不尽的宝贵 财富 ………………………………………………………………………………………… 68 (一) 勇于担当的人格魅力 ……………………………………………………………… 68 (二) 领异标新的教育思想 ……………………………………………………………… 73 (三) 超越时空的教学原理 ……………………………………………………………… 77 (四) 贵在自得的为学之道 ……………………………………………………………… 86 (五) 严于律己的内外修炼 ……………………………………………………………… 91 第三篇 中国历代名师教育思想经典品读 第一章 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101 一、 孔子生平 …………………………………………………………………………… 101 二、 经典品读: 《论语》 (十则) ………………………………………………… 102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113 四、 社会影响 …………………………………………………………………………… 119 第二章 教以为道: 老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122 一、 老子生平 …………………………………………………………………………… 122 二、 经典品读: 《道德经》 (节选) ……………………………………………… 123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136 四、 社会影响 …………………………………………………………………………… 142 第三章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145 一、 孟子生平 …………………………………………………………………………… 145 二、 经典品读: 《孟子》 (二章) ………………………………………………… 147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157 四、 社会影响 …………………………………………………………………………… 163 第四章 贵师而重傅: 荀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166 一、 荀子生平 …………………………………………………………………………… 166 二、 经典品读: 《天论》 ……………………………………………………………… 167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182 四、 社会影响 …………………………………………………………………………… 188 第五章 兼爱: 墨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190 一、 墨子生平 …………………………………………………………………………… 190 二、 经典品读: 《墨子·兼爱》 (节选) ………………………………………… 191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200 四、 社会影响 …………………………………………………………………………… 205 第六章 故须早教, 勿失机也: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08 一、 颜之推生平 ………………………………………………………………………… 208 二、 经典品读: 《颜氏家训》 (节选) …………………………………………… 209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224 四、 社会影响 …………………………………………………………………………… 229 第七章 传道受业解惑: 韩愈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232 一、 韩愈生平 …………………………………………………………………………… 232 二、 经典品读: 《师说》 ……………………………………………………………… 234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244 四、 社会影响 …………………………………………………………………………… 248 第八章 学事明理: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250 一、 朱熹生平 …………………………………………………………………………… 250 二、 经典品读: 《朱子语类》 (节选) …………………………………………… 252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260 四、 社会影响 …………………………………………………………………………… 268 第九章 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72 一、 王守仁生平 ………………………………………………………………………… 272 二、 经典品读: 《教条示龙场诸生》 ………………………………………………… 273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283 四、 社会影响 …………………………………………………………………………… 288 第十章 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 291 一、 梁启超生平 ………………………………………………………………………… 291 二、 经典品读: 《少年中国说》 (节选) ………………………………………… 292 三、 教育思想与实践 …………………………………………………………………… 304 四、 社会影响 …………………………………………………………………………… 309 后记………………………………………………………………………………………… 3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