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可怕的所有权
字数: 145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意〕斯蒂法诺·罗多达 著, 徐育知 译
商品条码: 978730135023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5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斯蒂法诺·罗多达教授有关现代法律体系之核心的私人所有权制度及其规范方式的思想结晶。对发端自法国大革命的绝对所有权进行适当限制,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法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博学多识的法学大家以及深耕政坛的风云人物,罗多达教授经历了欧洲社会二十世纪的重要发展转型,对如何推进私人所有权的社会化进程,以回应工业革命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作者关于“共有物”的思考。在这一部分,作者在详细阐述包括水资源的争夺、热带雨林的保护、社交网络平台的兴起等一系列现代社会的新问题的基础上,尖锐地指出必须跳出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的二分逻辑,重视“一切人所有的物”这一古老概念的现实意义,如此才能超越主权与私权观念的束缚,为构建全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作者关于私人所有权的社会功能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建立在个人主义思潮之上的《意大利民法典》,如何回应其后颁布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就所有权制度提出的实现社会功能这一要求,是意大利学界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欧美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这一部分,作者从私法史与教义学的角度,详尽分析了所有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及其在现代法中的具体规则,对所有权与功能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多个维度对所有权社会化进程的推进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意〕斯蒂法诺·罗多达(Stefano Rodotà),意大利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法学家,生前为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民法学荣休教授,意大利著名学术期刊《法律的政治》杂志创办人。罗多达教授是《欧洲人权公约》的起草者之一,他曾多次当选意大利众议院、欧洲议会议员,曾担任众议院副议长、意大利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局第一任局长、欧洲隐私保护监督机构负责人等重要职务。 罗多达教授著作等身,在民法、宪法、基本人权以及信息技术相关权利领域颇有建树。其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萄萄牙文等多种语言,对意大利以及西方法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译者简介: 徐育知,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马一大法与经济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罗马法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罗马法、私法史与比较私法。
精彩导读
“中意法学经典译丛”总序 “中意法学经典译丛”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跨越语言的藩篱,将意大利法学诸领域顶尖学者的经典著作呈现给中国的法学家和读者。 所谓“经典”译丛,翻译作品的选择遵循的必定是“经典”这一标准:呈现给各位读者的,是那些来自不同时代,属于不同理论方向,但对当代法学家的培养而言仍然不可或缺的作品。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作品,即使距其首次出版已有几十年之久,但仍然在意大利法学研究与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以即将出版的几部作品为例: 圣罗马诺(Santi Romano)的两部著作《宪法秩序的事实构建》和《宪法与其他法学》,分别出版于1901年与1903年,虽距今已逾一个世纪,但仍被世界各地的公法与法理学家研习,因为二者是法学研究无法回避的出发点。 晚近出版的一些著作也已成为经典。斯蒂法诺·罗多达(Stefano Rodotà)的《可怕的所有权》一书,详细阐述了欧洲社会所有权制度从绝对个人主义到注重社会效用的理念转变,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保罗·格罗西(Paolo Grossi)《法的第一课》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法学的轮廓,成为法科学子的入门“圣经”。 迭戈·夸廖尼(Diego Quaglioni)的《中世纪及近代早期的“正义”》一书,甫一出版便在意大利学界引起巨大轰动,现已成为西方法律思想史领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外,菲利波·加洛(Filippo Gallo)的《习惯与新型合同》、阿尔多·斯基亚沃尼(Aldo Schiavone)的《罗马共和国的法学家和贵族》、弗朗克·莱达(Franco Ledda)的《行政法中的合同问题》等佳作,都是意大利法学发展长河中的闪耀明珠。 虽然这些作品主题不同、年代不同,作者理论构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它们毫无疑问都是经典匠作,并成为了解意大利法学(且不限于此)的必读书目。几个世纪以来,每一代法学家都以不同于上一代法学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思想,以修改、更新、纠正过去的观点,但都从未忽视过去沉淀的知识积累。 中国现已成为以法典为基础的大陆法系大“家族”的一分子,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中国的法律文化与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西方数千年的法律传统之间的关系具有超凡的魅力。事实上,2021年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便是中西传统文化交融的产物,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与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之上的欧洲私法传统在这部法典中相得益彰,共同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完善。这部法典的颁布,对于全世界的法学家——而且不限于法学家——而言,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这部法典是法律条文的系统与有序集合,它源自罗马私法,但在体系与内容上同时具有中华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的特色。 事实上,中国拥有比西方更为古老的千年文明。这种从未间断且延绵至今的古老文明,是一种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的文明,是一种道德准则的文明,这与建立在法律规则之上的西方文明大相径庭。因此,对于法学家而言,古老的中华道德文化传统与西方法律传统的相遇无疑是一场独一无二的知识奇遇。 习近平主席曾于2019年3月20日在意大利最著名的报纸《晚邮报》上发表了题为《东西交往传佳话中意友谊续新篇》的重要署名文章并写道,“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中意两国自古罗马帝国以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后指出,扎根在深厚历史沉淀之中的中意友谊培育了两国“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而这一共通理念也“成为两国传统友谊长续永存、不断巩固的保障”。 让中国的法学家们更好地了解意大利法律传统中最优秀与最历久弥新的成果,进一步促进中意两国在法学领域的合作交流,是对中意两国友好交往传统的赓续,也是组织本套中意法学经典译丛的目的所在。 只有在认识、开发与重塑过去的基础上学会创新,法学才能在世界任一角落发展。一言以蔽之,法学是连续性中的革新。十二世纪的西方哲学家沙特尔的伯尔纳多(Bernardo di Chartres)有句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之所以能看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侏儒。”因此,在本译丛中,我们为中国的法学家们呈现了几位意大利法学领域的思想巨人,而我们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 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Oliviero Diliberto) 译后记 呈现在诸位读者面前的《可怕的所有权》一书,是根据斯蒂法诺·罗多达教授于2013年在穆利诺出版社出版的《可怕的权利:私人所有权与共有物》(以下简称《可怕的权利》)翻译的。 斯蒂法诺·罗多达教授在1933年出生于罗马,生前为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荣休教授。他是一位天才般的法学大家,在所有权社会化、基本人权保障、个人信息保护等诸多热门研究领域均颇有建树,并参与起草了作为“欧盟基石”之一的《欧洲人权公约》。罗多达教授同时也是欧洲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他生前多次当选意大利众议院、欧洲议会议员,并曾任意大利众议院副议长、意大利个人信息保护局首任主席。 《可怕的权利》一书完整收录了罗多达教授于不同时期发表的关于所有权制度的研究成果,是作者的成名作之一。该书成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几经再版,对意大利乃至欧洲的立法与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开篇交代了“可怕的权利”这一标题的由来,即取自切萨雷·贝卡里亚最有名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的一句话:“……所有权(可怕的也许是不必需的权利)。”该书随后引用了边沁对贝氏这一论断的评价:“令人惊讶的是,像贝卡里亚这样睿智的学者,竟然在一部由最明智的哲学指引的作品中,坚持写入一个颠覆社会秩序的质疑。”乍看之下,边沁并不赞同贝卡里亚对所有权的质疑。实际上,边沁的评价尚有后文。恰恰是罗多达教授在此并未援引的后半段话,既展现了边沁本人对于所有权制度的进一步思考,也很好地诠释了《可怕的权利》一书中作者对私人所有权这一法律现象的反思:“这种权利遭到了最可怕的滥用……迅速利用——迅速且无任何接受惩罚地利用——这是人类的普遍愿望;这是一种可怕的愿望,因为它将所有一无所有的人与拥有财富的人联系起来。但是,限制这种欲望的法律,是人类对其自身最辉煌的胜利。” 《可怕的权利》原书共十一章,本译作以《可怕的所有权》为题,收录了原作中最为重要的两章,即“权利与物”和“教义学与历史视角下的所有权”。其中,“权利与物”一章聚焦全球化进程与信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作者主张超越狭隘的公私所有权二分逻辑,重视“一切人所有之物”这一古老的法律概念,如此才能构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教义学与历史视角下的所有权”一章修改自作者对《意大利宪法》第42条与第44条的评注,该章旨在解决一项欧洲私法面临的特殊问题,即颁布在先且贯彻所有权绝对主义的各国民法典应如何回应颁布在后的各国宪法提出的“所有权社会化”这一要求。可以看到,本译作收录的两章内容,既体现了罗多达教授作为一位法学大家对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法学问题的深度思考,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政治家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的关切。 译作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恩师奥利维耶罗·迪利贝托教授、徐涤宇教授与黄美玲教授的支持、鼓励与帮助。圭多·阿尔帕教授作为欧洲法学界泰斗,在百忙之中为译作慷慨赐文,令晚辈感佩。还要感谢多梅尼克·杜尔西教授和布鲁诺·孔卡斯博士不厌其烦地解答译者的诸多困惑。 需要指出的是,译者才疏学浅,译文难免存在错讹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目 录 导 读 ……………………………………………………… 001 权利与物 …………………………………………………… 037 教义学与历史视角下的所有权 …………………………… 087 译后记 ……………………………………………………… 23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