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林徽因全集.戏剧 翻译 日记 中文书信卷

林徽因全集.戏剧 翻译 日记 中文书信卷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商品条码: 978702018977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0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封面、版权页、条形码: 《林徽因全集》出版说明 林徽因,生于一九〇四年六月十日,卒于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在浙江杭州。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建筑学家,中国新诗创作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全集》完整收录了目前所能搜集并可公开发表的林徽因全部作品和文字,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卷,戏剧、翻译、日记、中文书信卷,英文书信卷和建筑、美术卷,其中英文书信卷,建筑、美术卷根据写作时间和内容在卷中又分册。各卷册中篇目排列,循写作(或刊出)时间先后为序。整部全集全方位展现了林徽因先生在文学、建筑、美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全集由陈学勇、于葵、崔勇编注。王一珂整理、誊录了部分文稿。于葵、王烨炜、王骁勇、赵一诺、石媛翻译了部分文稿。全集中的作品,作者已发表的部分,均以最初发表的出版物为底本;未发表部分,均以手稿为底本。文字中错漏之处,更正字用“〔〕”标示,补充字用“〈 〉”标示;漫漶无法识别处以“□”代之。林徽因作品跨越多个专业领域,由于编注者学力不逮,加之专业局限,全集必然存在不足和遗憾,希望各界指正以期再版更趋完善。 在此,特别鸣谢林洙、梁再冰、梁从诫、吴荔明、杨友麒、常沙娜、沈龙珠、沈虎雏、Holly Fairbank、陈钟英、陈宇、曹汛、刘畅、永昕群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现代文学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档案馆、首都图书馆、上海艺术品博物馆、人民美术出版社、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等个人和单位。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 1955年4月1日)原名徽音。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生于浙江杭州。诗人、建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中国建筑史体系研究的先行者与奠基人之一。
精彩导读
“高兴罢,快乐罢;你将要采到你那朵红玫瑰了。我将用月下的歌音制成他,再用我自己的心血染红他。我向你所求的酬报,仅是要你做一个真挚的情人,因为哲理虽智,爱比她更慧;权力虽雄,爱比他更伟。焰光的色彩是爱的双翅,烈火的颜色是爱的躯干。他有如蜜的口唇,若兰的吐气。” ——林徽因译《夜莺与玫瑰》 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林徽因致胡适信(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凡是在横溢奔放的情感中时,我便觉到抓住一种生活的意义,即使这横溢奔放的情感所发生的行为上纠纷是快乐与苦辣对渗的性质,我也不难过不在乎。 ——林徽因致沈从文信(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而实际上却只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不认识一个男朋友,从没有一个浪漫聪明的人走来同我玩—— 实际生活上所认识的人从没有一个像我所想象的浪漫人物,却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纷纠。 ——林徽因致沈从文信(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 我们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那时候你就跟着大姑姑那边,我们就守在北平,等到打胜了仗再说。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林徽因致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
目录
戏剧 002 梅真同他们[四幕剧] 翻译 072 夜莺与玫瑰 —— 奥司克魏尔德神话 日记 080 一九五一年 084 一九五三年 089 附 林长民日记·民国九年(一九二〇年) 116 附 梁再冰日记·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〇年) 中文书信 156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二月六日 157 致胡适·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五日 160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三日 161 致胡适·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162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166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一月一日 169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春 171 致胡适·一九三二年六月十四日 173 致沈从文·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中旬 174 致沈从文·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下旬 175 致沈从文·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179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月 182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185 致沈从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九日 187 致沈从文·一九三八年春 190 致张兆和·一九四八年末 192 附 张兆和致林徽因、梁思成·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 193 致朱光潜·一九三七年 194 致陈岱孙·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四日 199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201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八月五日 204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九月二日 206 致陈岱孙·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日 207 致李济、陈启华·一九四五年九月 208 致陈启华·一九四五年九月 210 致傅斯年·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三日 211 致傅斯年·一九四二年十月五日 213 附 傅斯年致朱家骅·一九四二年四月十八日 215 致金岳霖·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下旬 216 致梁启超·一九二八年九月 217 致梁思庄·一九三六年夏 219 致梁思懿·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221 致周念慈·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 222 致梁再冰·一九三七年七月 226 致梁再冰·一九四一年六月 227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 230 致梁思成·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七日 233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234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235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七月十三日 236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三年 237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八日 238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四月十九日 239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六年五月五日 240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241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八日 242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243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七年八月十五日 244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十六日 245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四月 246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247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年三月三日 248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249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250 附 林长民致林徽因·一九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251 附 徐志摩致林徽因·一九三一年七月七日 259 我们对伦敦艺展的意见·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日 262 平市学术界二次宣言·一九三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266 教授界对时局意见书·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