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平线2061:行星探测长期远景预见

地平线2061:行星探测长期远景预见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法国)米歇尔·布兰克//皮埃尔·布斯凯//(比利时)薇娜妮可·德汉特//(荷兰)伯纳德·佛英//(英国)曼努埃尔·格兰德等|译者:果琳丽//黄铁球//阎梅芝
  • 商品条码: 978757634033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由来自16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历经3次国际会议研讨,5年半时间编著而成。本书遵循深空探测任务由科学驱动的理念,创新性地采用了科学可追溯矩阵方法,充分释放参与者的“想象力”,重点介绍了构建地平线2061远景预见的四大支柱:即支柱1――从主要科学问题到探测需求;支柱2――从探测需求到代表性任务;支柱3――从代表性任务到关键技术需求;支柱4――支持未来行星探测任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广大读者洞悉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远景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米歇尔?布兰克,法国天体物理研究所(IRAP)的名誉教授和行星科学家, 也受聘于法国马赛的天体物理实验室(LAM)。他曾是卡西尼? 惠更斯(Cassini-Huygens)土星探测任务的跨学科科学家,欧洲行星任务的首席协调员,木星探测JUICE 任务的倡议者,目前是朱诺(Juno)木星探测任务的联合主席。他领导了“地平线2061 :行星探测长期远景预见”项目。
目录
第1章 概 述 1.1 远景预见的目标和方法 1.2 行星系统简介 1.2.1 行星系统:天体物理学中的一类新型天体 1.2.2 行星系统的定义 1.2.3 行星系统科学研究的总目标 1.2.4 六个关键科学问题 1.2.5 行星系统的观测技术 1.3 构建“地平线2061”远景预见的四大支柱 1.3.1 支柱1:从科学问题到观测需求 1.3.2 支柱2:从观测需求到任务需求 1.3.3 从代表性行星探测任务到关键技术和支持性基础设施与服务 1.3.4 支柱3:未来行星探测任务所需的关键技术 1.3.5 支柱4:未来行星任务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1.4 国际合作的促进力 参考文献 第2章 立足未来数十年,看太阳系/系外行星的科学协同效应 2.1 概述 2.2 当前航天规划中的行星探测任务 2.2.1 太阳系探测任务 2.2.2 系外行星探测任务 2.3 行星系统天体的多样性(Q1) 2.3.1 已知系外行星 2.3.2 对太阳系天体认知的总结 2.3.3 未来几十年内太阳系行星及系外行星的科学协同效应 2.4 行星系统结构的多样性(Q2) 2.4.1 比较太阳系和系外行星系统的结构 2.4.2 未来几十年内太阳系与系外行星的科学协同效应 2.5 行星系统的起源与演化(Q3) 2.5.1 行星形成理论简介 2.5.2 悬而未决的问题和挑战 2.5.3 观测约束 2.5.4 太阳系与系外行星形成理论的协同效应 2.5.5 从行星形成理论中吸取的教训 2.5.6 巨行星的形成与演化 2.5.7 观察行星的形成 2.6 行星系统的运行机制(Q4) 2.6.1 恒星-行星在大气逃逸和演化中的相互作用 2.6.2 通过射电辐射探测磁层的前景 2.6.3 共振、潮汐加热和磁层粒子辐照的作用 2.7 行星系统的潜在宜居地(Q5) 2.7.1 早期地球上的环境条件 2.7.2 有机分子的起源 2.7.3 地表、大气环境与化学组成之间的相互作用 2.7.4 宏观生命出现的大气条件 2.7.5 小结 2.8 寻找系外行星上的生命(Q6) 2.8.1 从地基寻找宜居条件和生物特征 2.8.2 从天基寻找宜居条件和生物特征 2.8.3 对未来的规划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