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国制造再出发(产业政策行业发展与国际经验)

大国制造再出发(产业政策行业发展与国际经验)

  • 字数: 22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任继球|
  • 商品条码: 978752274396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进 入新的发展阶段,内外部环 境发生深刻变化,制造业发 展目标和重心也相应发生变 化,大国制造再出发任重道 阻。本书产业政策篇主要探 索寻求适宜的产业政策,以 适应新发展阶段制造业发展 需要。行业发展篇主要讨论 不同行业在新发展阶段遇到 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及战 略举措。国际经验篇主要探 寻世界主要大国在不同时期 遇到类似问题采取的战略、 路径和举措,为中国制造业 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
任继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劳动经济等。曾参与国家发改委重大规划和重大文件前期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二等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发改委多项课题研究,在《世界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等经济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
目录
第一篇 产业政策篇 第一章 从外循环到双循环: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逻辑与方向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外循环下中国产业政策主要特征及反思 第三节 双循环对产业政策提出新要求 第四节 双循环下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思路及建议 第二章 澄清认识,加快构建“卡脖子”技术攻关长效机制 第一节 澄清对“卡脖子”技术的三个认识误区 第二节 中国支持“卡脖子”技术政策措施的现状及不足:以集成电路为例 第三节 构建七大长效机制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关 第三章 探寻政府主导产业发展模式的边界条件——基于高铁和通信设备的行业比较研究启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府作用不同:政府主导推动 vs 政府辅助市场 第三节 技术创新范式不同:渐进式创新 vs 激进式创新 第四节 行业进入壁垒不同:技术复杂性、技术差距和边缘市场 第五节 政府主导模式的适用条件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四章 提升产业政策对国际新兴产业的适配性——基于光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研究启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产业发展历程与发展成效:兼论产业政策的作用 第三节 产业政策何以有效:光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主要特征及有效性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推动产业政策从“选赢家”向“选赛道”转型 第二篇 行业发展篇 第五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内涵、面临问题与推进策略 第一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内涵特征与作用机理 第二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初步成效 第三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六章 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征、困境与建议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装备制造大而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缩影 第三节 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三大困境 第四节 外部政策支持、内部组织重构,助力中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第七章 “双碳”目标下的钢铁产业:压力挑战、发展要求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严峻减碳压力和挑战 第三节 “双碳”目标下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的新要求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八章 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业:“增长之谜”、隐忧问题与启示建议 第一节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业“增长之谜”及其背后的经验规律 第二节 电子信息制造业就业的隐忧问题 第三节 总结、启示与对策建议 第九章 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发展模式研究 第一节 未来产业创新创业的内涵特征与发展模式 第二节 当前推进未来产业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与制约 第三节 推进中国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四节 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建议 第三篇 国际经验篇 第十章 世界工厂的挑战与应对——基于英美制造业的比较研究与启示 第一节 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工厂:英美制造业在全球地位的演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