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字数: 281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温海清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1524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一书,主要涉及蒙古帝国与元王朝政治史方面的内容。全书除绪论外,主要由六章构成,其中第一章《臣服或毁灭:蒙元对外征伐政策的演进》以蒙元使臣被杀或遭囚的视角重新思考蒙元的对外政策问题,从总体上考察其对外政策的逻辑变化过程,为后续各章讨论蒙古与元王朝向外征伐的转变及其演进奠定基调。第二章《成吉思汗征西夏:蒙古灭夏问题再反思》是对蒙古灭西夏问题再予讨论和反思。第三章《窝阔台的武功:成吉思汗灭金“遗言”问题再考察》从文献、文本和历史三个维度对成吉思汗灭金“遗言”问题及其相关史事重新进行讨论。第四章《蒙哥的意志与忽必烈的犹疑:取南宋还是攻大理》主要以所谓“斡腹”之谋为主线反思性地讨论蒙古进征大理国的缘起以及蒙哥与忽必烈兄弟之间的争斗问题。第五章《忽必烈的抉择:敕死文天祥与处置故宋遗留问题》围绕文天祥被杀史事展开分析,是统合过程中具体历史人物在面对时代剧变时的进退出处。第六章《文天祥“死国”:另一种“宋亡”历史观》则就文天祥“死国”事件与元人的另一种“宋亡”历史观之间的关联问题展开讨论。
作者简介
温海清,1979年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受复旦大学光华人文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先后赴哈佛大学东亚系(2012年6月至9月)、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访学。出版专著《画境中州——金元之际华北行政建置考》《元史》,出版译著《逝去的大帝国:蒙古帝国》、《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第一译者),并在《文史》《史林》《学术月刊》《中国史研究》《中国学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书评及读书札记数篇。
目录
绪论 一、 蒙元统一中国的传统叙述及其反思 二、从匈奴到蒙古:北方游牧政权南进历程概观 三、史料与文本检讨 四、篇章及要旨述略 第一章 臣服或毁灭:蒙元对外征伐政策的演进 一、问题缘起 二、西域杀使:花剌子模的故事与“天命观”支配下的蒙古对外交往 三、金杀蒙古使臣:蒙古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政权关系的转变 四、南宋杀使毁书:宋元妥协的可能性问题再检讨 五、讨论:臣服而不毁灭? 第二章 成吉思汗征西夏:蒙古灭夏问题再反思 一、从成吉思汗“五征”西夏说谈起 二、蒙古征夏过程中对西夏政策演变的再梳理与反思 三、成吉思汗与失都儿忽:蒙夏之间最后的较量 四、西夏之于蒙古高原和中原的角色与地位问题再析 第三章 窝阔台的武功:成吉思汗灭金“遗言”问题再考察 一、引言 二、成吉思汗临终“遗言”的不同文献叙述 三、《元史?太祖本纪》所载灭金“遗言”问题析解 四、灭金:合罕皇帝窝阔台的武功 五、小结:“灭金”功业的不同历史叙述 第四章 蒙哥的意志与忽必烈的犹疑:取南宋还是攻大理 一、问题提出:东、西方史料记载的差异 二、“灭南宋”与“征大理”:蒙哥与忽必烈之间争斗问题新解 三、“斡腹”源来:南宋西南边臣将帅对蒙古军队举动之臆说 四、余论 第五章 忽必烈的抉择:敕死文天祥与处置故宋遗留问题 一、天祥被执:“速死”抑或“不死”? 二、敕死文山:文天祥见杀缘由再析 三、“闽僧”谁何:元王朝对故宋遗留政治问题的处置 四、余论 第六章 文天祥“死国”:另一种“宋亡”历史观 一、小引 二、文天祥抗元复宋活动中的角色与地位 三、文天祥死国事件的不同历史叙述 四、文天祥死国事件在元代史著中的呈现 结语:大元一统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