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

  • 字数: 425
  • 出版社: 中国商务
  • 作者: 廖文剑|
  • 商品条码: 978751035186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 、科技的发展,政府与市场 之间不断发生交叉,政府经 济行为的方式和结果越来越 多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总 量和结构的运行,原有的经 济理论体系框架不断被突破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反 映出的市场的失效性、政府 行为的主动性与竞争性、关 键职能的多重性、市场与政 府不同边界的产出率等问题 ,都对原有的宏观经济学和 微观经济学原理提出挑战。 同时结合国内外产业链中观 经济学发展实际,对其技术 基础、政策基础、实践基础 、市场基础及法律基础进行 深入分析。这些构成了产业 链中观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 石。其次,对核心要素及其 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界定, 如产业链中观经济学内涵、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市场、产 业链中观经济学产业、产业 链中观等,解决对产业链中 观经济学要素认知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要 研究的五大主要内容:平台 新技术与技术链、平台新产 业与供应链、平台新模式与 价值链、平台新业态与生态 链、平台新资源与金融链。 本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大胆 假设、小心求证”为原则, 结合区域经济特点进行试点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 中实践”,不断提炼和提升 ,使理论框架逐步得到充实 和完善,形成产业链中观经 济学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廖文剑,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研究博士后,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在创业之前具有十年政府部门工作经验。现担任蓝源资本董事局主席、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会长、全球光荣浙商论坛执行主席、环球华商协会常务主席等职,兼任浙商理事会主席、香港中华教育基金执行主席、西湖大学堂名誉校长及多地政府金融顾问等职,近两年来获得“宁波市优秀企业家”“互联网+金融”领军人物、“中国优秀股权和创业投资家”“创投行业十大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
目录
第1章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的内涵与缘起 1.1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形成与发展 1.2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4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案例矩阵 第2章 产业链中观经济学的要素 2.1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2.2 产业平台与链长制 2.3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2.4 政府创新与市场需求 2.5 供应链金融与产业基金 第3章 产业链链长制与关键主体 3.1 产业链数字化与典型产业链 3.2 产业链链长制 3.3 产业链链长 3.4 产业链链师 3.5 产业链链主 3.6 产业链链员 第4章 产业链新技术与技术链 4.1 产业链新技术与技术链发展 4.2 数字化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3 大数据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运用 4.4 云计算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5 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6 大模型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7 物联网技术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8 产业元宇宙在产业链平台中的应用 4.9 新技术链平台:价值发现及其商业机会 第5章 产业链新要素与数据链 5.1 产业链数据要素市场概况 5.2 产业链数据要素的价值实现 5.3 产业链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模式 5.4 产业链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趋势 第6章 产业链新产业与供应链 6.1 产业链新产业的兴起 6.2 新产业平台化 6.3 产业链新产业与供应链融通发展 第7章 产业链新模式与价值链 7.1 产业链新模式 7.2 价值链与价值链创新 7.3 实操案例:产业链平台关注四大价值 第8章 产业链新业态与生态链 8.1 产业链平台新业态 8.2 产业链新业态的产生:产业链三大整合催生新业态 8.3 产业链新业态的发展策略与实操案例剖析 8.4 产业平台生态链 第9章 产业链新资本与金融链 9.1 新资本与传统资本的分野与弥合及新资本带来的商机 9.2 产业链创新金融资本 9.3 产业链创新人才资本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