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众认知途径及其理解模式

中国当代艺术的大众认知途径及其理解模式

  • 字数: 40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丁月华|
  • 商品条码: 978752273255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边界,通过艺术学 、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脑科学与神经美学、 数学等多学科视域,通过对大众审美经验的实验研 究、调查研究以及作品欣赏引导方式的探究,借助 数学泛系方法论,发展了学界对于“艺术阐释”的 理论;借助大数据时代的爬虫技术、脑电波测试仪 、眼动仪、面部表情识别仪、手指运动追踪仪等比 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仪器进行研究,初步构建了关 于“艺术作品图像呈现—审美经验挖掘—阐释方式 引导—引导效应分析—大众认知途径研究—公共文 化服务反思”的理论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丁月华(1972- ),安徽金寨人,博士,现为重庆师范人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心理与视觉文化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_术专著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生产系统要素及特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生产系统要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生产系统特性分析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资源是否纳入公共服务资源调查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和观众的网络形式与媒介研究 第二节 当代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第三节 非艺术类高校中国当代艺术类文献资源服务现状调查 第三章 大众对艺术的审美经验及提示效应研究 第一节 大众对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第二节 提示、国别、作品类别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分析 第三节 大众对中国画的审美经验及作品名称提示效应ERP研究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图像的理解模式及模式的引导效应研究 第一节 图画、图画描述与绘画作品的几种理解模式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图像叙述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第三节 社会语境的理解模式及引导效应研究 第四节 中国当代艺术图像视觉性的理解模式及引导效应研究 第五节 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作品中的时间隐喻及理解的引导效应 第六节 中国当代艺术跨界创作思维及其理解研究 第五章 中国当代艺术发挥引领社会大众精神的积极作用的途径研究 第一节 当代艺术大众认知之新媒体途径——中国当代艺术图像信息类APP用户体验与设计研究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大众认知的手机游戏途径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大众认知的日常生活途径 第六章 提升中国当代艺术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建议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建议 第二节 高校中国当代艺术类文献资源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结 语 附录1 眼动和面部表情测试材料 附录2 被试自我报告题项 附录3 关于时间隐喻的中国当代装置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致 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