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指尖上的中国——滋味乾坤

指尖上的中国——滋味乾坤

  • 字数: 110
  • 出版社: 中国少儿
  • 作者: 董铁柱
  • 商品条码: 9787514892420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页数: 17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是中国传统 的烹饪方式、日常食物、饮 品及调味品的研发、发展、 改进及提高过程。作者用通 俗、有趣、直白的语言,引 经据典,为读者娓娓道来地 讲述了我们中国的传统饮食 文化,给读者打开了一扇了 解饮食文化的窗口,让我们 中国的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和 发扬光大。民以食为天,日 常的吃食牵动着每个人的味 蕾,各地的特色美食更是层 出不穷、五花八门,可以算 得上是我们中国的一张名片 。
作者简介
董铁柱,1976年出生于杭州。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思想。曾执教于美国沃福德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一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副教授。 在《孔子研究》《文史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与中国历史相关的论文数十篇,在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哲学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书评多篇;也长期在《侨报》《星岛日报》《新周刊》《珠海》等报刊发表散文与随笔;在《西湖》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多篇。
精彩导读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蒸 有人说蒸是中国的第五 大发明——中国在商周时就 渐渐开始了“无菜不蒸”的历 史,无论是鱼还是肉,是米 饭还是馒头,都可以蒸着吃 。在今天的八大菜系中,有 很多以“蒸”闻名的菜式,可 在西餐中,却很少把肉类或 是鱼类蒸着吃。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西 游记》,都知道只要唐僧一 被妖怪抓住,妖怪们就打算 把唐僧放到蒸笼里面蒸熟了 吃,因为大家都传说吃了唐 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可见, 即使是妖怪做吃的,都认为 蒸食最好,无论是细皮嫩肉 的唐僧,肥头大耳的猪八戒 ,还是看起来皮糙肉厚的孙 悟空和沙和尚,只要放进蒸 笼里蒸一蒸,都可以变成美 味。 早在商朝的时候,中国 人就发明了蒸器——甗(yǎ n)。甗一般是用陶或青铜 制作,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上面是一个大口的盆子, 叫作甑(zèng),下面是 一个有着三条空心腿的鬲( lì),甑和鬲之间有一层薄 薄的穿了好多孔的箅(bì) 。甑和鬲有的可以分开,有 的则连在一起,这就是最早 的蒸笼。人们把食材放在甑 里,在鬲的三条空心腿中加 满水,然后在它的下面点火 加热,鬲中的热气通过箅的 小孔传到了上面的甑,里面 的食物就这样被蒸熟了。 如果你去中国国家博物 馆,就会看见在河南安阳殷 墟出土的三联甗——顾名思 义,三联甗就是三个连在一 起的甗。它是商朝的王后妇 好生前做饭时使用的蒸器。 身为王后的妇好既是能征善 战的女将军,也是一位厨艺 高超的厨师。三个连着的甗 能同时蒸熟三份食物,可以
目录
蒸 锁住营养和美味 煎 厨房里的慢工细活儿 卤 在翻滚中释放香气 涮 众口也可调 烤 肉在火中跳舞 煲 不可饭无汤 炸 又香又酥的秘诀 面条与米线 细细长长的美味 包子和年糕 热气腾腾暖人心 豆腐 豆子的万千变化 泡菜和酱菜 蔬菜的千变万化 酱油 豆豉和豆瓣酱 不可或缺的中国调味 酒 粮食的美妙发酵 茶 神奇的东方树叶 陈醋、白醋 古老的酸味来源 糖 从舌尖升起幸福感 奶酪和酸奶 历史悠久的甜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