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已知中解脱

从已知中解脱

  • 字数: 250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译者:Sue
  • 商品条码: 978752253499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印度哲学家。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
精彩导读
自由是一种心灵状态,意味着彻底孑然一身。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心灵,究竟能否找到那份全无向导、传统和权威的自由?你内心载满了昨日所有的记忆和局限,当你不再隶属于任何家庭、民族、文化,你才能拥有那身为局外人的感觉。在独处中,你开始懂得需要与真实的自己共处,而非你认为自己应当如何或是已然如何。看看你能否正视自己,没有半点伪装的谦虚,没有任何恐惧、任何辩解,而只是与真实的自己共处。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在开始作画之前——比如说画一棵树——会在树前坐上数天、数月甚至数年,坐多久不重要,直到他成为那棵树,也就是说他与树之间没有距离,没有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区别,不再作为一个体验者体验那棵树的美、动态、叶片的深邃以及色彩的质地。他完完全全就是那棵树,在那样的状态之下他方能作画。如果能够认识到观察者即是被观察者,你的心灵将充满活力,变得格外敏锐。
目录
第一部分:人类的追寻——备受折磨的心——传统的途径—体面的陷阱——人类与个体——生存之战——人的本性——责任——真理——自我转变——能量的耗费——从权威中解脱 第二部分 自我了解——简单与谦卑——制约 第三部分 意识——生命的整体——觉知 第四部分 对快感的追逐 —— 欲望 —— 思想造成的败坏——记忆——喜悦 第五部分 自私自利——渴慕权势——各种恐惧与全然的 恐惧——思想的破碎——恐惧的终结 第六部分 暴力——愤怒——辩解与谴责——理想与事实 第七部分 关系——冲突——社会——贫穷——药物——依赖——比较——欲望——理想——虚伪 第八部分 自由——反叛——独处——纯真——与真实的自己共处 第九部分 时间——悲伤——死亡 第十部分 爱 第十一部分 看和听——艺术—美——简朴——形象——问 题——空间 第十二部分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 第十三部分 何为思想?——观念与行动——挑战——物质——思想的开端 第十四部分 昨日的重负 —— 寂静之心 —— 沟通 —— 成就——戒律——寂静——真理与现实 第十五部分 经验——满足感——二元性—冥想 第十六部分 彻底的革命——宗教之心——能量——激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