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路翎全集.第七卷,话剧:1947-1951

路翎全集.第七卷,话剧:1947-1951

  • 字数: 366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路翎|编者:张业松|
  • 商品条码: 978730917729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剧作六种,是路翎剧作最完整的结集 。《云雀》创作于1947年,是路翎在话剧创作上最 初的尝试,曾由南京戏剧专科学校附属剧团首演。 作品展现了抗战胜利后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困惑、 价值冲突和对未来的迷茫。《反动派一团糟》是 1949年9月28日“为庆祝开国及保卫世界和平”而 作的宣传剧,由南京文工团首演,作品讽刺了国民 党统治集团内部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张皇失措的丑态 。《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都是 作者在北京青年艺术剧院任编剧时创作的工业题材 作品,反应了随时局变化而变化的工厂里的保卫、 生产、改造和斗争等状况,体现了鲜明的爱国护厂 、奉献牺牲的时代精神。这几部作品完成后都未能 搬上舞台,出版了单行本。《祖国儿女》1951年7— 9月创作于大连,是一部反映中国青年电务队在抗美 援朝前线经受严峻考验并完成通信保障任务的时事 剧,完成后既未上演也未出版,原稿现存中国现代 文学馆,此次收集是首次发表。
作者简介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笔名冰菱、烽嵩、未明等。中国作家协会第二、第四届理事。祖籍安徽无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莲花桥小学和江苏省立江宁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经湖北汉川流亡入川,途中发表《一片血痕与泪迹》等散文。后就读于合川的国立四川中学,参与组织哨兵文艺社,并任合川县《大声日报》文艺副刊《哨兵》编辑,开始发表小说。1940年起在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央政治学校图书馆等处任职。1946年回南京。194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在此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炼中》,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话剧《云雀》等。1949年后曾先后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后调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室任专业作家。其间出版短篇小说集《平原》《朱桂花的故事》,话剧《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1952年赴朝鲜战场采访,发表小说《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出版散文特写集《板门店前线散记》。发表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等多篇,去世后经家人和研究者整理,结集为《路翎晚年作品集》(1998)。另有《路翎小说选》等多种选集行世。
精彩导读
第一幕 在李立人夫妇底家里。 舞台正面是由乡下的房子布 置起来的,他们底书房和客 室。左边有门通里面的卧室 ,右边正面有门通外面。这 门,像一切和所处的社会不 调和的家庭的门一样,是常 常关着的,打开的时候,可 以瞥见邻家底破旧的瓦屋的 一角,以及平坦的田野和远 处的树林。正面开着窗子, 显然是经过居住者底改装的 ,装饰颇为精致。近处的树 木,在窗子里可以看得见, 但主要的,这窗子给人一种 宽阔的感觉。显然地,在这 家庭的主人们底精神里,这 窗子是占着很大的位置。房 间里面还整齐,靠窗放着书 桌和桌架,但书架上并不完 全是书籍,也有零碎的物件 ,总是一整理起来就又弄乱 了的样子。壁上挂着为主人 们所热爱的欧洲底伟大的知 识者们底画片,也挂着一张 陈芝庆底画像,这一切显示 着,这个家庭是十年以来在 时代意识底尖端上所发生的 结合之一,它是充满着内心 的痛苦,忽视着环境和世俗 底力量,在阴暗之处作着猛 烈的斗争的。 开幕时陈芝庆坐在房内 看着书,有时带着幻想的神 情随便地哼着歌。是春天的 黄昏的时候,从不远的广场 和大路上不时传来乡野的孩 子们底叫嚣的声音,和兵士 们齐声地唱着的粗暴而又疲 劳的歌声。陈芝庆听着歌声 ,厌恶地摇了一下头。稍停 ,有敲门声。 陈:哪一位? 周望海上,善良地,腼 腆地笑着。 周:立人回来了罢? 陈:(平淡地,不愿意 地)他吗?还没有呢。 周:(犹豫着)那我等
目录
云雀 反动派一团糟 迎着明天 英雄母亲 祖国在前进 祖国儿女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