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路翎全集.第六卷,长篇小说.1954

路翎全集.第六卷,长篇小说.1954

  • 字数: 389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路翎|编者:张业松|
  • 商品条码: 978730917728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原题 《朝鲜的战争与和平》,1954年8月30日完稿于北 京,是作者朝鲜战地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作品以志 愿军一个师的作战经历为中心,写了临津江之战、 汉城北的第五次战役、开城谈判期间的三八线之战 ,表现了中朝军队和人民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壮 丽景象;也通过对战俘、战地百姓、前线慰问团和 指战员的养伤经历的描写,将笔触拓展到与战场关 联的国际国内各场域、各阶层的人民和生活面,既 体现了作者以战争为中心构造总体性世界想象的追 求,也表征了这一总体性想象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 性。作品原稿曾被收缴,平反发还缺失了前两章, 经作者修订,重新调整结构后曾在多家期刊发表部 分章节,所发表的内容与后出的单行本颇有出入。 本卷在单行本基础上校补了刊落的部分,提供了迄 今为止本书最完整的版本。
作者简介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笔名冰菱、烽嵩、未明等。中国作家协会第二、第四届理事。祖籍安徽无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莲花桥小学和江苏省立江宁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经湖北汉川流亡入川,途中发表《一片血痕与泪迹》等散文。后就读于合川的国立四川中学,参与组织哨兵文艺社,并任合川县《大声日报》文艺副刊《哨兵》编辑,开始发表小说。1940年起在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央政治学校图书馆等处任职。1946年回南京。194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在此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炼中》,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话剧《云雀》等。1949年后曾先后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后调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室任专业作家。其间出版短篇小说集《平原》《朱桂花的故事》,话剧《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1952年赴朝鲜战场采访,发表小说《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出版散文特写集《板门店前线散记》。发表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等多篇,去世后经家人和研究者整理,结集为《路翎晚年作品集》(1998)。另有《路翎小说选》等多种选集行世。
精彩导读
第一章 经过了第二次战役, 渡过了清川江……严寒的 冬天降临朝鲜了。 美国军队向中国边境 侵犯的时候,麦克阿瑟预 定要在十一月二十三日“ 感恩节”以前全部占领朝 鲜。但他们现在退到了清 川江以南。 十一月二十四日,麦 克阿瑟发动了他的著名的 “圣诞节攻势”。这个著名 的攻势进行了一天。第二 天,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 民志愿军发起反击:在西 线击溃了美二师、二十五 师,随即收复了平壤;在 东线击溃了美陆战一师和 第七师。麦克阿瑟的圣诞 节就这样过去了。十二月 三十一日,我军发起了新 年攻势,强渡临津江,突 破了三八线。严寒的冬季 降临朝鲜了。 战士们渐渐地对朝鲜 ,对它的土地和人民熟悉 起来。在几个战役之间的 短促的休整时间里,战士 们开始学朝鲜话,开始帮 老百姓做活,开始学会了 脱下粗笨的大头鞋走进屋 子,盘腿坐在炕上,开始 和老大娘们用谁也听不懂 的夹着几个刚学来的朝鲜 字的奇特的语言谈话,面 孔涨得通红,做着手势, 哈哈大笑——但是居然被 听懂了。 每天黄昏,部队沿着 公路和小路,穿过山沟, 翻越高山,渡过河流前进 着。战士们在沉重的背包 和武器的重压下喘息。那 些饱经风霜的、严肃的脸 ,和那些年轻的,即使在 这样的疲劳里也不时地闪 耀着好奇的光辉的脸,迎 着冬天的尖利的寒风前进 着。一张疲劳而紧张的、
目录
《路翎全集(第6卷)(精)》无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