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路翎全集.第九卷,书信:1939-1994

路翎全集.第九卷,书信:1939-1994

  • 字数: 363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路翎|编者:张业松|
  • 商品条码: 978730917731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路翎(1923—1994)是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 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社团“七月派”中最重要的 小说家,毕生在小说、诗歌、话剧、文论、散文等 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以1955年为界,其创作生 涯存在分断。前期作品大多史有定评,如长篇《财 主底儿女们》,中篇《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 棘上》《洼地上的“战役”》,中短篇小说集《青 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中》《平原》,话剧 《云雀》,与胡风合著的《胡风路翎文学书简》等 ,均被认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性或代表 性作品。平反复出后,路翎在生命的最后十余年以 高度的热情投入创作,留下了巨量的长篇小说、抒 情诗歌和回忆性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在其生前大多 未能出版,是1980年代中国文学中一笔特殊而宝贵 的遗产。《路翎全集》是作家毕生心血的全面结集 ,不仅精心校勘汇编了前期作品,而且首次系统整 理了晚年手稿,使作家留下的宝贵遗产得以完整呈 现。
作者简介
路翎(1923—1994),原名徐嗣兴,笔名冰菱、烽嵩、未明等。中国作家协会第二、第四届理事。祖籍安徽无为,生于江苏苏州。早年就读于莲花桥小学和江苏省立江宁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经湖北汉川流亡入川,途中发表《一片血痕与泪迹》等散文。后就读于合川的国立四川中学,参与组织哨兵文艺社,并任合川县《大声日报》文艺副刊《哨兵》编辑,开始发表小说。1940年起在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央政治学校图书馆等处任职。1946年回南京。1948年任教于中央大学。在此期间出版有短篇小说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炼中》,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燃烧的荒地》,话剧《云雀》等。1949年后曾先后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组长、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创作组组长,后调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创作室任专业作家。其间出版短篇小说集《平原》《朱桂花的故事》,话剧《迎着明天》《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1952年赴朝鲜战场采访,发表小说《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出版散文特写集《板门店前线散记》。发表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等多篇,去世后经家人和研究者整理,结集为《路翎晚年作品集》(1998)。另有《路翎小说选》等多种选集行世。
精彩导读
(1)1939年4月24日① 自重庆② 胡风先生: 我的名字和东西,对于 您,对于《七月》,还很生 疏吧! 《七月》在抗战以来的 文艺岗位上所建的纪录是可 佩的,当然,我们希望它更 充实地战斗下去,它可以为 我们做更多的事——凭着它 以前的历史和先生们今后的 努力! 用我的东西介绍我自己 吧:——我还是一个稚气的 青年人,迫近文艺不过一年 多,以前所写过的东西很少 ,这篇《妈妈的苦难》是最 近写的——人当然不能批评 他自己的作品,而母亲对于 最坏的孩子也是爱护的! 意思是一贯的;但这题 目却似乎不适当,似乎嫌轻 ,——假如够得发表的资格 ,请不客气地修改它!这只 算做我学习的一个路碑罢了 ,假如对于《七月》有什么 “妨碍”的话,请不发表吧! 那么,请你寄回来! 专此即颂 时绥 流烽草上 四、二十四日 暂时通讯址:重庆化龙 桥李子坝冯家院徐烽收。 (2)1939年7月28日自 重庆 七月社: 前两个月寄上有一篇《 妈妈的苦难》的短篇,后来 作者离开重庆了,地址不定 ,故未能写信奉告,现不知 《妈妈的苦难》是否收到或 退回遗失,盼告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是一篇较长的诗:说它是 叙事诗是不妥当的。朋友们 劝我寄《七月》因为至少可 以得到一点指示,鼓起了相 当的勇气:“寄吧”。
目录
致胡风 1939年自重庆(7封) 1940年自重庆(21封) 1941年自重庆(5封) 1942年自重庆(23封) 1943年自重庆(15封) 1944年自重庆(33封) 1945年自重庆(34封) 1946年自重庆、南京(33封) 1947年自南京(47封) 1948年自南京(24封) 1949年自南京(23封) 1950年自南京、北京、秦皇岛、北京、南京(31封) 1951年自北京、天津、北京、大连(12封) 1952年自北京(33封) 1953年自朝鲜(5封) 致余明英 1944年自重庆(1封) 致友人 致聂绀弩 1942年自重庆(3封) 致彭燕郊 1942年自重庆(4封) 致化铁 1944年自重庆—1984年自北京(4封) 致袁伯康 1944年自重庆—1948年自南京(33封) 致阿垅 1944年自重庆—1955年自北京(13封) 致逯登泰 1944年自重庆—1947年自南京(12封) 致冀汸 1947年自南京—1990年自北京(3封) 致欧阳庄 1947年自南京—1954年自北京(5封) 致绿原 1948年自南京—1989年自北京(20封) 致方然 1949年自南京(1封) 致鲁藜 1949年自南京(1封) 致徐放 1950年自南京(1封) 致芦甸 1951年自北京(1封) 致罗洛 1952年自北京(1封) 致罗飞 1980年自北京—1994年自北京(25封) 致牛汉 1981年自北京—1982年自北京(2封) 致黄济华 1982年自北京(2封) 致曹明 1983年自北京—1992年自北京(11封) 致李辉 1984年自北京—1989年自北京(15封) 致朱珩青 1987年自北京—1994年自北京(17封) 致雷加 1989年自北京(1封) 致梅志 1991年自北京(1封) 致鲁煤 1992年自北京(1封) 致左克诚 1993年自北京(1封) 致机构 致《文教资料简报》编委 1982年自北京—1985年自北京(4封) 致《萌芽》杂志社 1983年自北京(1封) 致鲁迅研究室 1984年自北京(1封) 致中国作家协会 1991年自北京(1封) 致中国现代文学馆 1993年自北京(1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