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研究

  • 字数: 22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孔涛//陈少波|
  • 商品条码: 978752285143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实现“中等收入群 体比重明显提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 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 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 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制度体系”。扩大 中等收入群体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任务,深 入研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对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主要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家庭追 踪调查”微观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系统刻画中等收 入群体的多维度特征,探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底 层影响因素。本书深入阐述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 三重意义,提出了生活质量法这一新的测算方法, 将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观认同与针对扩大中等收入重 点群体的分析纳入研究框架,并探究了数字金融对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等前沿问题,最终提出了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一揽子政策建议。 通过大量基于微观追踪数据的实证分析,本书 所取得的重要发现为学术界拓展了有关我国收入分 配、平衡发展的研究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扩大中 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决策的 基础和依据。
目录
第一章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论意义 第三节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与测度 第一节 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收入测度法 第三节 支出或财富测度法 第四节 社会特征测度法 第五节 生活质量测度法 第六节 数据选择与测度标准使用 第三章 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及规模的变化 第一节 我国发展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目标 第二节 宏观数据下的收入分布 第三节 基于微观数据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及规模的变化 第四节 从生活质量法视角看中等收入群体变化 第五节 生活质量法与收入标准法的对比 第四章 中等收入群体画像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社会特征 第三节 人力资本特征 第四节 就业特征 第五节 经济特征 第六节 数字金融服务使用特征 第五章 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观感受特征与阶层认同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主观特征 第三节 主观认同分析 第六章 收入阶层的流动性分析:“稳中”与“提低” 第一节 收入阶层流动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收入阶层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收入阶层流动的主观预期分析 第四节 收入增长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七章 扩大中等收入的重点群体 第一节 重点群体的划分 第二节 进城农民工 第三节 技术工人 第四节 高校毕业生 第五节 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 第六节 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人员 第八章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强化财政支出效力 第二节 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 第三节 充分运用普惠金融政策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节 分群施策与精准施策 第九章 地方经验 第一节 浙江 第二节 山东威海 第三节 河南许昌 第四节 四川攀枝花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附录 一 中等收入群体相关政策梳理 二 中等收入群体主观阶层认同调查问卷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