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贾公彦《周礼疏》研究

贾公彦《周礼疏》研究

  • 字数: 151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杨学东
  • 商品条码: 97875506434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贾公彦《周礼疏》是《周礼》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是连接汉、清两代《周礼》学的桥梁。然迄今为止,学界对贾疏全面深入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且对其评价也意见不一。有鉴 于此,本书拟从文献学角度,以作者及文本考据为基础,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贾疏与前朝旧疏的继承关系以及对后世《周礼》研究的影响,以彰显是书在《周礼》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 价值。本书六章,分别对贾公彦生平家族与著述、唐前《周礼》学、《周礼疏》的体式与内涵特征、《周礼疏》训诂方法、《周礼疏》因袭旧说考、《周礼疏》对后世《周礼》学的影 响六个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杨学东,男,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教授,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西藏方志等。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结题“西藏方志文献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西 域全书》整理与研究”高校古委会项目1项。
精彩导读
第一章贾公彦生平、家族与著述 作为唐初的经师大儒、《三礼》名家,传世文献中的贾公彦传记材料少得可怜,仅《旧唐书·儒学传》中有寥寥数十言的介绍: (张)士衡既礼学为优,当时受其业擅名于时者,唯贾公彦为最焉。 贾公彦,洺州永年人。永徽中,官至太学博士。撰《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子大隐,官至礼部侍郎。 时有赵州李玄植,又受《三礼》于公彦,撰《三礼音义》行于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9—4950页。 短短几十字,倒也将贾公彦的礼学受授交待得一清二楚,但若想对他进行全面考察、深入了解,则殊为不易。 第一节贾公彦生平与家族 限于材料,目前我们仍然不能确知贾公彦的生卒年。幸运的是,《元和姓纂》中留下了有关贾公彦世系的记载,这多少可以弥补因不能确考其生卒年而带来的遗憾: 贾: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于贾,后为晋所灭,以国为氏。 …… 【广平】状云称贾翊之后。北齐国子助教犹;曾孙元彦,唐太学博士,生元赞、大隐。元赞,太学博士。大隐,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生幼知、日新。(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第1044、1051页。 周武王子孙封地在贾,后以国为姓,是为贾姓之始。按地理分布,贾姓又可分为几支,贾公彦属于广平这一支。岑仲勉《四校记》云: .....................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贾公彦生平、家族与著述 第一节贾公彦生平与家族 第二节《周礼疏》的性质 第三节《周礼疏》版本源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唐前《周礼》学 第一节汉魏《周礼》传注学 第二节南北朝《周礼》义疏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周礼疏》的体式与内涵特征 第一节《周礼疏》之体式 第二节《周礼疏》之内涵特征 第三节《周礼疏》训释之内容 本章小结 第四章《周礼疏》训诂方法 第一节对文 第二节互文 第三节举外以包内 第四节推约之法 第五节以今况古 第六节望文为训 本章小结 第五章《周礼疏》因袭旧说考 第一节因袭熊安生说 第二节因袭崔灵恩说 本章小结 第六章《周礼疏》对后世《周礼》学的影响 第一节《周礼疏》对王与之《周礼订义》的影响 第二节《周礼疏》对王志长《周礼注疏删翼》的影响 第三节《周礼疏》对孙诒让《周礼正义》的影响 本章小结 余论 一、 前人对贾疏的评论 二、 贾疏得失略论 三、 《周礼疏》的经学地位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