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媒体艺术工程基础:非固体媒介拓展

多媒体艺术工程基础:非固体媒介拓展

  • 字数: 200
  •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
  • 作者: 编者:郑靖|
  • 商品条码: 978755033473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3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根据自身十多年在该领域的实践撰写本文 ,对公共艺术的媒介拓展进行梳理:上篇对非固体 媒材物质化的“态”与“势”进行分析,探讨对其 艺术化的诸种可能性及不同的表现形式;系统梳理 传统及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非物质性理念,继而探究 在科艺融合的多媒体时代,公共艺术所具有的多种 可能性。此研究旨在以非固体的材料建构公共空间 中的艺术工程。通过本文的研究,作者希望可以为 数字时代公共艺术的媒介拓展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为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公共空间艺术创作探索新 的路径。
目录
一 课程简介 二 液体的流变与情感表达 (一)液体的物质化表象 1.无形与随形 2.流淌的能量 3.可塑造的流体 (二)生理因素与感官 1.原始的关系 2.液体的表情 (三)东西方造园史中“水”的象征性 1.被推动的“极”与“冥想” 2.波斯园林的四条河 3.摩尔人的喷泉 (四)本章思考题 三 可视的光 (一)“于是”有了的光 1.自然之光 2.捕捉光的容器 (二)从功能性到艺术性 1.照明与亮化 2.色谱与光谱 3.被雕琢的空间 (三)光的戏剧性 1.光的时间性 2.光的成像模式 3.透明度影像信息与空间叙事 (四)本章思考题 四 可收放的“声” (一)声音的物质化与符号化 1.声音的物质化表象 2.符号化的声音 (二)声音与空间 1.被感知的声场 2.被声音营造的空间 (三)如何发声 1.自然发声 2.人为发声(拟声) 3.组合发声 (四)声景中的阻隔与收纳 1.“掩蔽”与“安静沟” 2.选择性收纳 (五)本章思考题 五 不可见的“气”与可见的“汽” (一)“气”的空间、形体表达 1.不可见的“气” 2.“借景”的形态表达 (二)“气”的味觉感知 1.“气”“味”与空间 2.符号化的气味 (三)可见的“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