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政治与民间性——文学馆·学术青年2022

文化政治与民间性——文学馆·学术青年2022

  • 字数: 98
  • 出版社: 上海文艺
  • 作者: 编者:中国现代文学馆|
  • 商品条码: 978753219158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学馆?学术青年”系列丛书之二,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选,收录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的五篇获奖论文,集中展现一批兼具现实关切与历史意识的青年学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评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学界推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力量。 其中,《重新理解革命诗歌的“民间性”——以〈阮章竞文存 诗歌卷〉为中心》分析了阮章竞从“歌”到“诗”的创作变化,重构了活力丰沛的民间性文本世界;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对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的确立过程进行了溯源式考证,揭橥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之间不应忽视的互动关系; 《家族文脉:鲁迅与浙东学术的过渡环节》从考辩周氏家族文脉入手,展现了文化积累、思想潮流、人际脉络对个体发生作用的微观过程; 《文学习性、情感政治与两种“读者”的互动——重审〈班主任〉〈伤痕〉的发表过程》从“党群关系”的角度介入《班主任》《伤痕》文本,理解“伤痕文学”的发生,佐证改革政治生成的历史情境; 《梁鸿论——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以梁鸿的创作为切入口,整体性地讨论中国文学中知识分子返乡书写一脉的一般症候。
作者简介
◎ 编者、作者介绍 编者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中国作协主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是国内最早、世界上最大的文学类博物馆,是中国作协和文学界的宝库和窗口。中国现代文学馆创建于1985年。2024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五位作者介绍: (一) 罗雅琳,1992年生,湖南湘乡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专著《上升的大地:中国乡土的现代性想象》,编著《洪子诚研究资料》;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探索与争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获《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获北京大学“学术十杰”等荣誉,曾入围第七届、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得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二) 李浴洋,山东滨州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鲁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华文学史料学会近现代分会理事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与学术史,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与批评》与《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被《新华文摘》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另有学术访谈与书评若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学术与现代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1917—1937)”。参与编译《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思想与人物”丛书与“无限交谈”丛书。获颁“士恒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与“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三) 丁文,女,1978年生,江苏南京人,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国近现代报刊研究。著有《“选报”时期(1904—1908)〈东方杂志〉研究》(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文学空间的重叠与蔓生:“百草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周作人日记研究(1898—1917)”、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朝花夕拾》研究”。 (四) 石岸书,湖南娄底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十届客座研究员,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化与思潮相关研究。曾获第十届、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入围提名,获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五) 邓小燕,1989年生,重庆万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
目录
前言 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奖论文 罗雅琳 个人简介 | 授奖词 重新理解革命诗歌的“民间性”——以《阮章竞文存 诗歌卷》为中心 李浴洋 个人简介 | 授奖词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 丁文 个人简介 | 授奖词 家族文脉:鲁迅与浙东学术的过渡环节 石岸书 个人简介 | 授奖词 文学习性、情感政治与两种“读者”的互动——重审《班主任》《伤痕》的发表过程 邓小燕 个人简介 | 授奖词 梁鸿论——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 附录 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委会名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