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两汉承续与新汉本位(东汉前期政治文化实践研究)

两汉承续与新汉本位(东汉前期政治文化实践研究)

  • 字数: 38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尔|
  • 商品条码: 97875227387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两汉承续”和“新 汉本位”为关键词,以光武 帝(25—57)、明帝(57— 75)、章帝(76—88)三朝 为考察中心,探讨东汉王朝 前期合法性身份建构的相关 问题。“两汉承续”指西汉、 东汉之间的继承和接续。“ 新汉本位”指以“新汉朝”为 逻辑起点和价值本位建构东 汉政治文化的思路。东汉朝 对两汉承续的认知和叙述, 经历了一个协商、选择、厘 定,从歧异到整合的过程。 建武年间存在“创业革命”与 “中兴前汉”两种合法化的思 路。光武晚年形成“受命— 中兴”话语,是折中和整合 二者的结果。明章时期君臣 进一步凸显“创革”论,以新 汉为本位,建构光武“始创 本朝”故事,致力于超越旧 汉、彰显新汉的一系列礼制 仪式建设,汲汲于追寻先王 之道。兰台“作文”成为士人 建构新汉的重要实践方式。 和帝以后,“新汉本位”思想 日渐低落,最终让位于相信 本朝隶属于西汉的中兴论。
作者简介
王尔,广东汕头人,1991年出生于广州市。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哲学博雅博士后,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史、汉代政治与政治文化、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2020年度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两“汉”承续的政治演绎:刘秀集团与“长安系士人” 一 从附庸更始到圣人受命:刘秀集团的形成与合法性体系的初步构造 (一)与信都势力的合分:刘秀集团的起步与转向 (二)刘秀集团的形成与新的合法性构造 (三)刘秀即位仪式的政治义涵 二 两汉之际的东、西格局:以刘秀集团的东方建构东去与“长安系士人”的西方流寓为中心 (一)东、西之际的谣传与光武“东帝”说 (二)寻找继统:“长安系士人”与更始汉朝 (三)流徙西方:“长安系士人”的汉重建 (四)东西合流:“长安系士人”与刘秀集团的结盟 三 “长安系士人”的聚散与建武政治的变迁:从二《赋》说起 (一)二《赋》对峙与“关中耆老”问题 (二)以“太子”为轴心:长安系士人的聚与散 (三)长安系士人的“柔克”之政与建武政治的变迁 第二章 “创革”与“中兴”:建武年间的仪式争议与合法性确立 一 “祀尧”或“祀高帝”?建武七年郊祀礼议的政治意涵及思想渊源 (一)“尧”与“汉”之分野:围绕“周祀后稷”的争论 (二)尧运与创革:光武崇尧心理探微 (三)祖宗故事与元始新制:杜林的策略、立场和思想来源 (四)“祀尧”与“祀黄帝”:光武对始建国新制的效仿及其意义 二 重梳两“汉”关系:“南顿四亲庙”的兴废与建武十九年的宗庙议 (一)“实同创革,名为中兴”:张纯对“南顿四庙”的批评 (二)从“皇考庙”到“九庙”:西汉、新莽庙议与“南顿四庙”之关系 三 建武末年合法性构造与光武身份想象:以封禅礼议和封禅文为中心 (一)“治世之隆”或“受命而帝”?张纯与曹充来对封禅前提的不同侧重 (二)塑造继统:“赤九”身份与“汉九世:飞国出火德之厄” (三)构造创业:“四庶”身份与“无所因阶” 第三章 圣汉想象:后继者的秩序重建与“新汉本位”的合法化计划 一 “文王受命”:永平诸礼的展开与光武纪念仪式的建立 (一)明坐、灵白宗祀礼与光武“受命祖”地位的确立 (二)仪式化的新晃服:光武“反秦易服”的义涵建构 (三)《大武》与大予乐:光武功德的歌舞表达 (四)双祖庙与上陵礼:光武冥界的身份安置 二 君臣·父子·师生:明帝辟雍礼与东汉儒学天子的拟构 (一)大射礼:择贤与君臣之道的缔结 (二)养老礼:尊儒与父子伦常的拟构 (三)天子自讲:明帝“我为孔子”义涵及君臣的师生化拟构 (四)“辟雍始成,欲毁太学”的背后 三 “汉当自制礼”:章帝“制汉礼”的开展及失败 (一)“汉遭秦余,礼坏乐崩”:“汉当自制礼”的逻辑演绎 (二)“创汉礼”与“复周礼”:西汉致礼观念的流变及东汉的调整 (三)“礼乐未具”:《汉书·礼乐志》《刑法志》的书写 (四)中止协商:章帝制礼时机的选择及“汉礼不行”的结局 第四章 东汉前期的“文”实践 一 书写“新汉朝”:兰台文实践的展开 (一)凸显和弱化:《世祖本纪》等史作的东汉开国史书写 (二)“汉历中绝”:都赋笔法与“建武革命”的塑造 (三)“万夷宾服”:《神雀颂》《哀牢传》的太平构造 (四)兰台“汉颂”与东汉颂体盛行的象征性意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