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做最好的家长——李镇西教养女儿手记
出版社: 漓江
作者: 李镇西
商品条码: 9787540776756
适读年龄: 12+
版次: 3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15
印次: 16
定价:
¥42.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普通,很一般,怎么教?”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认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才! 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家庭教育专著。作者以教育自己的女儿为例,以爱心、民主和尊重为核心家教理念,阐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小学阶段好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挫折的超越、善良人格的塑造、坚强意志的磨炼、青春期教育、“代沟”的化解、读书习惯的养成、传统文化的熏陶、宽广胸襟的拓展、高三冲刺阶段的关照……为各阶段孩子的家教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模式。 作者的女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苦恼、挫折都有普遍性,而作者和女儿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做法,形成一套良好的家教模式。作者女儿的优秀成才,对于千千万万孩子和家长是极好的参照和提醒:也许你的孩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有良好的家教方法,与孩子共同努力,你的孩子就会脱颖而出,铸成大器! 儿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本书是家庭教育的好教材,是中小学生成长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李镇西,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先后任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任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作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全国产生轰动效应的理念。他在语文素质教育、青春期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后进生转化方面成绩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模式在广大教师中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他的教育事迹震动了教育界。 他先后在全国各地作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语文教学示范公开课100多堂,出版了30多部作品。他的书成为近十多年来教育类的畅销书。很多学校、教育局把他的作品作为培训教材,教师人手一册。其赛课、论文、著作曾获各种大奖,本人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待遇。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精彩导读
家长也是教育者 往往有这样的家长,第一天领着孩子入学,便对老师说:“我这孩子交给您就放心了!孩子犯了错误要打要骂随您,我决不袒护!”家长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绝对是真诚的。还有的家长,常常到学校向老师告孩子的状,“控诉”孩子在家里的种种“罪行”,末了往往说一句:“您帮帮我吧,我的孩子就听老师的话!” 每当我遇到这样的家长时,我会为自己能被他们真诚信任而感动,但同时也会感到不安:如果家长仅仅用“托付”与“告状”与我“配合”,我的教育能够成功吗?我毫不怀疑这些家长对老师对学校教育的厚望,但这种“厚望”背后隐藏着一种令人忧虑的东西,这就是——同样作为教育者的家长的失职。 是的,家长也是教育者! 每一届新生入学,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也正是在这第一次家长会上,我总要朗读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给家长们的一段话:“你们自身的行为在教育上具有决定意义。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你们态度神色上的一切转变,无形中都会影响儿童,不过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你们在家庭里粗野暴躁,夸张傲慢或酩酊大醉,再坏一些,甚至侮辱母亲,那么你们已经大大地害了你们的儿童,你们已经对儿童教育得很坏了,而你们的不良行为将会产生最不幸的后果。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作为从教20多年的教师,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出类拔萃者——不仅仅是考上名牌大学,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事业有成。但我从来不在任何场合说自己如何如何“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不是因为我谦虚,而是我清醒地知道:对于学生来讲,他的真正成才,教师或者说学校教育的功劳最多占三分之一,还有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其家长的教育培养和孩子自身的天资以及勤奋。因此,我对一些教师爱把自己班上考上大学的学生仅仅作为自己的教育成果不以为然。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就了一番事业,这首先要归功于其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伴随终生的老师。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家长的教育者身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学校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没有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曾有一位年轻教师对我说:“现在教育上种种弊端是明摆着的,我很想进行一些改革,但我怕呀!”我说:“怕什么呢?校长不是很支持你的工作吗?”他说:“我怕家长呀!我想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少给学生布置点作业,家长有意见;我想取消星期六的半天补课把时间还给学生,家长有意见;我想让学生每晚看《 新闻联播 》,家长有意见;我想叫学生每天吃完晚饭后洗一顿碗,家长反对……”他的话让我沉思:是呀,教师是为孩子好,家长也为孩子好,可为什么这两个“为孩子好”竟然“打架”了呢?问题就出在这些家长不是教育者——他们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他们对教育却一窍不通。 而我是幸运的。我的历届学生进校,我都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校访接待日、家校联系本等形式与我的“同事”——学生家长们探讨教育,不仅仅是探讨某一个孩子的具体教育,也探讨比较宏观的教育话题。尽管我绝大多数学生的家长的本职工作并非教师,但经过一学期或更长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懂得教育了,面对孩子的成长能够自觉从教育科学教育规律的角度进行审视。我们有家长委员会,这个家长委员会绝不仅仅是帮班主任做一些琐碎的事儿,更多的时候是和我一起开会研究班上的工作。我的学生家长还常常出席我的班会,有时也来听我班上的课( 不仅仅是我的课也包括其他老师的课 ),我的确常常情不自禁地把他们真当成我的同事了。这使得我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改革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来自学生家长的反对。因此,每当我的学生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功或者我自己教育上获得了新的成果,我总是发自内心地感谢我的学生家长。 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随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可能从人格上成为孩子的榜样,以无声的形象去感染孩子的心灵;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将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产”,而将孩子看成是祖国的未来,这样,他对孩子的期待就不仅仅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用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要求来设计孩子的成长和孩子的明天;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一定会全力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和老师的工作,或者说,他将把学校教育工作也当做自己应该关心甚至有时还可以直接参与的分内事;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以教育者的眼光( 而不仅仅是父母的眼光 )去打量关注孩子,细心研究孩子每一天的细小变化,并和孩子一道成长;作为教育者的家长,他会尊重孩子的精神世界,按照孩子的个性引导其成长使之最终成为最好的而又独一无二的“我”…… 我的身份很特殊,因为我既是许多学生的老师,又是一个女儿的父亲。但我无论是教师还是父亲,我都是教育者。 正因为我这双重身份,让我比起非职业教师的家长来说,可能多了一些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所谓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我在做父亲之前就完全具备了,更多的是来自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子女的过程也是家长自身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功的家庭教育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有一次,我到书店去买书,看到一位中年女士在找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当时书架上正有关于天才儿童培养的书,也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杰出人才的书,可她抽出这些书翻了翻便放下了。她叹息道:“我的孩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残疾儿,谁来给我出主意,如何教育普通孩子呢?” 那一刻,我心里一动:我的女儿也是很普通的孩子,我和她的故事也许更能代表绝大多数普通孩子( 既非天才又非残疾儿童 )的成长规律和教育特点。 我女儿的确很普通。2002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在网上给女儿搞了一个她的《 成长画传 》。在序言中,我这样写道—— 许多朋友都认为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畅销书《 爱心与教育 》,其实,他们不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杰出的作品是我的女儿——晴雁。 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女儿是神童,不,她智力平平,从未参加过“奥赛班”什么的;而且,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她喜欢跳舞,但老师说她骨骼比较硬;她也喜欢画画,但老师说她没有什么培养前途,她更不会钢琴之类。总之,她的确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孩子中的一个。 但她当然不是弱智,她也有着和千千万万普通孩子一样的“中等智力”,更重要的,她和所有孩子一样,纯真、善良。 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而什么是快乐呢?我告诉女儿—— 快乐,源于善良: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知识:畅游在浩瀚知识的无边海洋,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童心:永远保持赤子般的纯净无瑕,就是最大的快乐! 快乐,源于超越:战胜自己并争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乐! “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和女儿一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家庭教育理念。十八年来,围绕这个理念,我和女儿之间有许多酸甜苦辣的故事,这些故事,既体现了女儿的成长,也折射出我的成长。 我女儿的确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所以,她的许多苦恼、挫折可能比较有代表性,而我和她共同克服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故事,可能会对和她一样普通的孩子及其家长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感慨万千。因为我回首女儿成长足迹的时候,也看到我由一个不会做父亲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还算受女儿认可的好父亲的经历。女儿在学习我,我也在学习女儿;我在教育女儿,女儿也在教育我;我在培养女儿,女儿也在培养我;我在成就女儿,女儿也在成就我;我让女儿成了好女儿,女儿让我成了好父亲。我们都在共同地完成着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我们还将继续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互相培养,互相成就。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对一个孩子来说,合格的爸爸妈妈很重要;对一个民族来说,合格的父亲母亲更为重要,正如德国伟大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 我女儿晴雁是一个“中等智力”的普通孩子,和许多年轻的父母一样,我非常爱我的女儿,但我不把我曾有过的“科学家梦”、“艺术家梦”强加给她。我抱定一个信念:我要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 我打开晴雁平生第一张试卷,红色的分数赫然醒目:77分。 那一刻,我心里有多难过。要知道,这是小学一年级啊! 但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在心里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把自己的难过无意中传染给女儿。所以,我很轻松地说:“哟,第一次考试就得了77分,下次争取上78!”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试成绩好,但是,面对已经很糟糕的考试成绩,如果家长一味地责怪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受到挫伤,这比糟糕的考试成绩更糟糕!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及时鼓励孩子,并认真帮孩子一起分析问题、总结教训,那么这正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开始。 对于刚刚进小学的晴雁,我从来不对她提出过分的要求,更没有给她提过什么成绩上必须达到什么“名次”的要求——不只是在小学,直到她后来读高三,我也从来没有给她提过一次关于“名次”的要求。 我要做的,就是鼓励和表扬。晴雁的学习能力不是太强,但只要有一点进步,包括作业本上的“红钩钩”,我都及时夸张地表扬:“晴雁真不错!”我用一切办法,让她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她比较胆小,上课不敢发言,我就鼓励她上课发言,只要发了一次言,我就给她奖励。慢慢的,她开始有进步了。 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多几分少几分又怎样呢?在我看来,就学习而言,最关键的是—— 第一,要精心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学好; 第二,要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这比分数更重要; 第三,要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的习惯,保存收藏有关学习资料的习惯,等等。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注意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生活和学习都要利索,不要拖泥带水。 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 面对越来越浓烈的应试硝烟,许多家长沉不住气。特别是看到亲戚、邻居或同事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自己的孩子好,或者上名牌大学,心里就很不平衡,于是反过来给自己的孩子加码,在学习成绩上逼孩子。于是,孩子也更加厌学。 一切都源于“攀比”,不光与邻居或同事的孩子比,还与书上的神童孩子比,越比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这样一来,家长丧气,孩子也灰心。 为什么不换一种比法呢?这就是发现自己孩子所独一无二的优势,觉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我始终认为,每一个家长都要欣赏自己的孩子,这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前提。 在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中学生、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饭桌上,爸爸妈妈又多了许多唠叨:“比比人家刘亦婷,再瞧瞧你……”我们的教育就这样在造就出个别“天才”的同时又培养出了许多自暴自弃的“笨蛋”。对多数家长来说,越“比”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进而失望;对多数孩子来说,越“比”越觉得自己“太笨”进而自卑! 当许多家长纷纷用刘亦婷作为标杆去苛求孩子的时候,我还算清醒,一直保持着对女儿的欣赏。我从不以刘亦婷为尺度去衡量女儿,相反,我总不放过女儿的点滴闪光点,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表扬的机会对女儿说:“你是最优秀的!” 不把孩子当天才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会满意,这是因为在内心深处,这些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看成是天才而不是普通人。既然是天才,那么每次考试都应该是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示失望。而这种失望,对孩子的自信心来说,无疑是最具杀伤力的。” 从女儿刚进小学一直到她高中毕业,我从来没有对女儿提出过任何分数和名次的要求。我一直有个“秘密”——这个秘密直到写到这里我才公开,我女儿才知道的——这个秘密就是,我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把女儿当作天才,相反,我总是觉得她智商平平,夸张地说,我甚至把她假想为“弱智”——当然,这种假想只能深藏于心。因此这样一来,她每次考试如果考得不好,都在我意想之中:本来我女儿就不是特别聪明嘛!能考这样的分数已经不错了。而如果她考得不错,我会格外惊喜:“哟!我女儿居然还考了七八十分!”所以,我一直对女儿都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态看她的学习和考试成绩。 另一方面,虽然我在心里从没把女儿当作天才,但平时我在评价女儿时,总说她是“高智商”,她是“天才”。她背诵课文,我很平静地说:“嗯,你记忆力很好,这是天才的特征。”整个中小学阶段,她就是在我关于“天才”的“吹捧”中成长起来的。当然,我在夸她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她学习态度的要求。只是用这种方式让她充满自信。 有的家长也许会说:“孩子每次都考得不好,我怎么安慰孩子?每次都‘下次考好一些’,但‘下次’到何时?”作为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教育者,我完全理解家长们急切的心情,因为我的女儿也并不就是“下次”一定就考得好,很多时候还“屡战屡败”。在这种情况下,女儿的心情比我还难过:“爸爸,我又没考好!”我是这样对她说的:“如果把中考(或高考)当作山顶的话,那么你现在每次的考试都是登一级台阶。只要你每次考试后能够真正找到失败的原因,这一级台阶你就登上去了。正是最后一次考试前的无数次考试,奠定了最后考试的胜利!如果从现在到中考(或高考)有100次考试,那么,前面99次考试的失败都是通向最后一次胜利的必经之路!” 教子关键点 1.孩子考出了好成绩,要热情地祝贺,同时要允许孩子下次考试失败。 2.在孩子最沮丧的时候,给他一句温暖的鼓励。 3.别老想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 4.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5.别把孩子的好成绩寄托在拳头上。
目录
【序一】父女之间该有这样一本书/吴非 【序二】我爱的,就是你本来的样子/窦桂梅 【自序】家长也是教育者 【引言】让每一个家庭成为民主教育的摇篮 【家教手记一】 家庭教育从孩子出生开始 一 父母怎样进行启蒙教育/ 002 情商培养比智商开发更重要/ 002 给孩子写成长日记/ 004 给孩子爱的启蒙教育/ 006 让孩子勤劳而不娇惯/ 009 在娱乐中激活孩子想象力/ 010 珍藏趣事稚语中的童心/ 016 二 祖辈怎样伴孩子成长/ 019 孩子需要善良豁达的老人/ 019 “保姆、朋友、老师”——祖辈的三重角色/ 022 用爱与尊重感染孩子/ 025 教子关键点/ 027 【家教手记二】 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养成 一 让孩子永远快乐地学习/ 030 宽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女儿只考了77分/ 030 学习信心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032 不要在攀比中视孩子为“笨蛋”/ 034 把周末的欢乐还给孩子/ 036 熏陶孩子的书卷气/ 039 日常生活中的“磨难教育”/ 041 把规则变成习惯和性格/ 043 二 孩子应该有怎样的学习习惯/ 045 不要用“粗心”来原谅自己/ 045 学习计划要切实并严格执行/ 046 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047 树立紧迫的时间观念/ 048 善于归纳整理学习资料/ 049 乐于与他人交流学习/ 050 教子关键点/ 051 【家教手记三】 帮助孩子战胜学习挫折 一 自信心是怎样找回来的?/ 054 如何面对孩子升学考试的惨败?/ 054 寻找增强孩子自信心的切入点/ 056 珍视和放大孩子的光荣和自豪/ 057 和孩子一起回眸纯真岁月/ 058 用善意的“谎言”鼓励孩子/ 060 二 孩子,爸爸允许你下次考试失败/ 062 抚慰孩子考砸后受伤的心灵/ 062 不把孩子当天才/ 064 做最好的自己/ 065 好成绩不是打骂出来的/ 067 三 激励孩子战胜“中考恐惧症”/ 068 不要与孩子一起唉声叹气/ 068 不要渲染升学考试的恐怖/ 071 为孩子寻找精神力量/ 072 把升学考试当做一笔财富/ 074 “感谢中考!”/ 076 初中生应该为将来做好哪些准备 ——答《初中生世界》编辑部梅香老师问/ 078 教子关键点/ 083 【家教手记四】 让孩子拥有美好品格 一 孩子,善良最美!/ 086 以帮助别人为快乐/ 086 “首先做一个善良的人!”/ 087 《 爱的教育 》:不朽的“教育圣经”/ 088 聆听苏霍姆林斯基讲《 做人的故事 》/ 090 非功利地爱身边的人/ 091 把爱心献给无愧于享受爱的人/ 093 为远方的失学同龄人捐一份爱心/ 094 二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 097 从生活细节中学会尊重/ 097 请尊重孩子应有的自由权利/ 099 怎样才是真正的尊重老师/ 102 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 105 尊重普通的劳动者/ 109 三 鼓励孩子关心班集体/ 110 为集体服务并不是“吃亏”/ 110 奖励热心奉献中失意的孩子/ 112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114 给当班干部的孩子做顾问/ 116 四 意志是这样炼成的/ 117 孩子的坚强意志是可以培养的/ 117 榜样的力量——感受桑兰,感受张穆然/ 120 别太心疼孩子/ 123 为孩子的坚强而自豪/ 125 教子关键点/ 127 【家教手记五】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沟通 一 请和孩子一起上网/ 130 家长也应该熟悉网络/ 130 大胆地鼓励孩子上网/ 132 别让孩子被网络淹没/ 134 二 坦然地对孩子“谈情说爱”/ 135 不必回避爱情的话题/ 135 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 137 把握爱情和友情的界限/ 139 让孩子成为自己心灵的监护人/ 140 三 如何面对和孩子的“战争”/ 142 懂一点儿童心理学/ 142 如何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 144 勇于向孩子认错/ 146 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孩子/ 147 教子关键点/ 149 【家教手记六】 培养孩子的世界胸襟和中国情怀 一 爱国教育,仍然重要吗?/ 152 如此“爱国”令人忧虑/ 152 不当狭隘而盲目排外的“爱国者”/ 153 让孩子成为地球村的合格“村民”/ 155 做一个面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156 二 让孩子尽可能“中国”一些/ 158 让孩子因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158 书法绘画中的文化滋养/ 159 走进唐诗宋词/ 160 在古迹中触摸中国历史/ 16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