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土木工程材料(第四版)

土木工程材料(第四版)

  • 字数: 537
  • 出版社: 科学
  • 作者: 编者:柳俊哲|
  • 商品条码: 97870307734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2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土 木工程材料”专业基础课而编写的。本书主要介绍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与结构、技术性能、应用 范围和试验方法等。书中涉及的基本材料包括天然 石料、石膏、石灰、镁质胶凝材料、水玻璃、水泥 、混凝土与砂浆、墙体材料、钢材、沥青与沥青混 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装饰材料、保温隔热与吸 声材料等。 本书适合大学本科、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 的土木工程、智能建造、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 造价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土木工程类相 关专业和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对从事土木工程事 业的技术人员也是非常好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与性能 1.1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 1.1.1 材料的组成 1.1.2 材料的结构 1.1.3 材料的构造 1.2 材料的物理性质 1.2.1 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1.2.2 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 1.2.3 散粒材料的填充率与空隙率 1.3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与性能 1.3.1 亲水性与憎水性 1.3.2 材料的含水状态 1.3.3 吸水性与吸湿性 1.3.4 耐水性 1.3.5 抗渗性 1.3.6 抗冻性 1.4 材料的热工性能 1.4.1 导热性 1.4.2 比热容及热容 1.4.3 耐燃性 1.4.4 耐火性 1.5 材料的声学和光学性质 1.5.1 材料的声学性质 1.5.2 材料的光学性质 1.6 材料的力学性能 1.6.1 弹性与塑性 1.6.2 强度 1.6.3 脆性与韧性 1.6.4 疲劳极限 1.6.5 硬度、磨损及磨耗 1.7 材料的耐久性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石料 2.1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2.1.1 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 2.1.2 岩石的分类 2.2 岩石的力学性能及测试方法 2.2.1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2.2.2 岩石的主要技术性能与要求 2.3 常用石料品种 2.3.1 常用天然石料 2.3.2 常用石料制品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无机胶凝材料 3.1 石膏 3.1.1 石膏的制备 3.1.2 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机理 3.1.3 定义、分类与标记 3.1.4 建筑石膏的性能及用途 3.1.5 高强石膏的性能及用途 3.2 石灰 3.2.1 石灰的制备 3.2.2 建筑生石灰 3.2.3 建筑消石灰 3.2.4 石灰胶凝机理 3.2.5 石灰的特性及用途 3.3 镁质胶凝材料 3.3.1 轻烧氧化镁的制备 3.3.2 轻烧氧化镁的胶凝机理 3.3.3 镁质胶凝材料特性及用途 3.4 水玻璃 3.4.1 水玻璃的制备与性质 3.4.2 水玻璃的胶性机理 3.4.3 水玻璃的用途 3.5 通用硅酸盐水泥 3.5.1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一般规定 3.5.2 硅酸盐水泥 3.5.3 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 3.6 铝酸盐水泥 3.6.1 铝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 3.6.2 铝酸盐水泥的组成 3.6.3 铝酸盐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3.6.4 铝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3.6.5 铝酸盐水泥的性能及应用 3.7 硫铝酸盐水泥 3.7.1 定义与分类 3.7.2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3.7.3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 3.7.4 自应力硫铝酸盐水泥 3.8 其他品种水泥 3.8.1 白色硅酸盐水泥与彩色硅酸盐水泥 3.8.2 明矾石膨胀水泥 3.8.3 道路硅酸盐水泥 3.8.4 砌筑水泥 3.9 水泥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3.9.1 水泥的选用原则 3.9.2 水泥验收与仲裁 3.9.3 水泥的运输和储存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混凝土和砂浆 4.1 概述 4.1.1 混凝土的发展史 4.1.2 混凝土的分类 4.1.3 混凝土的组成及其应用 4.1.4 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与基本要求 4.1.5 现代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4.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4.2.1 水泥 4.2.2 粗骨料 4.2.3 细骨料 4.2.4 骨料的含水状态 4.2.5 拌合与养护用水 4.2.6 外加剂 4.2.7 矿物掺合料 4.3 新拌混凝土性能 4.3.1 和易性的概念 4.3.2 和易性测定方法及指标 4.3.3 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4.3.4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措施 4.3.5 拌合物浇筑后的性能 4.3.6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学常识 4.4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4.1 混凝土的受压破坏机理 4.4.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4.3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因素 4.4.4 影响混凝土强度试验测试结果的因素 4.5 混凝土的变形 4.5.1 化学收缩 4.5.2 温度变形 4.5.3 干燥收缩 4.5.4 塑性收缩 4.5.5 自生收缩 4.5.6 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4.6 混凝土耐久性 4.6.1 混凝土的抗渗性 4.6.2 混凝土的抗冻性 4.6.3 碳化与钢筋锈蚀 4.6.4 抗侵蚀性 4.6.5 碱-骨料反应 4.6.6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与要求 4.7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强度评定 4.7.1 混凝土强度的质量控制 4.7.2 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4.8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8.1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4.8.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 4.8.3 相关标准关于水胶比、掺合料和含气量的规定 4.8.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4.8.5 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实例 4.8.6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实例 4.9 高性能混凝土简述 4.9.1 背景 4.9.2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基础和理论要点 4.9.3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4.9.4 高性能混凝土认识中存在的误区 4.9.5 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匀质性 4.9.6 高性能混凝土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