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汪立三“童趣风格”钢琴作品研究

汪立三“童趣风格”钢琴作品研究

  • 字数: 12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黄晓莘莘|
  • 商品条码: 97875598779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作曲家汪立三为研究对象,从“童趣风格”的独特视角对其晚期四部作品《窗花集》《小弟的画》《动物随想》《童心集》展开研究。全书共七章,前两章从宏观的角度梳理了“童趣风格”在中西方钢琴创作中的发展轨迹,并详述了汪立三的个人经历及其“童趣风格”的形成背景。后五章分别对四首作品的音高、节奏、曲式、音色等音乐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童趣风格”在钢琴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黄晓莘莘,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系主任,德国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钢琴演奏博士,德国耶胡迪·梅纽因基金会奖学金获得者,2022年江苏省舞台艺术优秀青年人才。
精彩导读
序 不懈的追求 璀璨的创作——作曲家汪立三的艺术生涯 “民族音韵传四海,功臣勋绩映千秋。才情恰似春江水,润泽万代岁月甜。”若说当代作曲家哪位配得这样的夸赞,当是引领我国民族音乐风格新潮流的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汪立三。 汪立三于1933 年3 月24 日降生于湖北武汉的一户书香门第,家庭对他的艺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祖父曾是清朝进士,戊戌变法失败后毅然辞官。 汪立三的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和东吴大学法学院,对戏曲艺术极为痴迷,家中常常播放赵元任、黄自等音乐家的作品。他的大哥钟情于古典音乐,收藏了大量唱片,为汪立三接触欧洲音乐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汪立三对绘画、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他日后的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灵感的源泉。 汪立三的求学之路随着动乱的社会背景。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汪立三全家迁至四川成都。十年后,他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成都石室中学就读,在此展 现出卓越的音乐天赋。15 岁的汪立三考入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今四川美术学院)音乐科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一直醉心作曲。 1950 年,汪立三跟随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彭维明老师学习钢琴,1951 年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和钢琴系录取,最终跟随桑桐教授学习作曲。同年,他便创作出首部作品《扬琴的印象》。 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期间,桑桐教授,这位勋伯格的再传弟子,教授他和声和作曲。汪立三求知欲旺盛,善于向多位老师学习。他自学欣德米特和声书籍并做完了所有的习题,还受欣氏再传弟子杨与石的指点。杨与石是出色的作曲家、理论家,求教者众多,却格外喜欢汪立三,总是给他“开小灶”。 在各位名师的指点之下,汪立三吸收了很多西方作曲技法,通过复杂的和声进行、多样化的节奏变化和严谨的曲式结构使自己的作品在音乐表现力上更加丰富和立体。 1953 年,汪立三创作了《蓝花花》,获得高度评价,此作品被赞誉为“天才的作品”。该作品采用变奏手法,大胆运用不协和和声,显露出新颖的调性变化,开启了他用钢琴展现民间音乐“歌唱”的技巧。1957 年汪立三创作了《小奏鸣曲》,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曲创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苏联专家阿尔扎马诺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个音也不能增加,一个音也不能减少。” 同年,他因与蒋祖馨、刘施仁对冼星海《第二交响乐》发表的评论被划为“右派”。1958 年,他被开除学籍,留校劳动察看。1959年被下放到北大荒进行劳动改造。
目录
序 不懈的追求 璀璨的创作——作曲家汪立三的艺术生涯 / 001 第一章 钢琴音乐中的“童趣风格” / 008 第二章 汪立三的“童趣风格”创作 / 018 第三章 “纯粹的歌”——《窗花集》 / 025 第四章 “拙中有巧”——《小弟的画》 / 035 第五章 “被困”——《动物随想》 / 042 第六章 三十年的时空跨度——《童心集》 / 064 第七章 《音诗三章》与《他山集——五首序曲与赋格》 / 086 附录一 二十世纪至今中国童趣题材钢琴作品创作一览表 / 099 附录二 印象主义音乐童趣风格钢琴作品代表:德彪西《儿童园地》 / 102 附录三 印象主义音乐童趣风格钢琴作品代表:拉威尔《鹅妈妈组曲》 / 132 参考书目 / 16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