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历史的节奏

历史的节奏

  • 字数: 232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罗平汉|
  • 商品条码: 978710808004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 1949 年以来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聚焦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论十大关系》的形成过程、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 、“四清”运动的经过、改革开放共识如何凝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确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样探寻等等,展开回顾和分析。作者秉持历史主义立场,边叙边议,论从史出,虽然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但所述内容生动具体,所发议论客观深刻,在相关问题的阐释中把握时代脉动,从历史的细节处展现探索之艰辛。
作者简介
罗平汉,罗平汉,1963年生,湖南安化县人。曾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决胜:解放战争何以胜利》 《1938,关键一年》《探寻与阐释:中国革命中的几个问题》《农村人民公社史》《土地改革运动史》《回看毛泽东》等。
目录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   三、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论十大关系》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论十大关系》形成的背景   二、《论十大关系》的形成过程   三、《论十大关系》与八大关于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    庐山会议转向的原因分析   一、庐山会议前对“左”的纠正有限   二、对形势的不同看法促成会议的转向   三、“历史旧账”是庐山会议转向的重要因素    “大跃进”造成的困局与应对   一、“大跃进”运动的简要经过  二、国民经济面临的严重困难    三、为克服严重困难采取的措施    “四清”运动的起因与过程   一、“四清”的动因   二、“前十条”和“后十条”   三、从小“四清”到大“四清”   四、“四清”运动对农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共识是如何凝聚的   一、对历史的反思促成探寻新路   二、客观现实促使思谋变革   三、走出国门深感自身的落后   四、改革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包产到户从非法到合法的历程   一、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成为当务之急   二、包产到户第一步—包产到组   三、从“不许”到“不要”的悄然变化   四、邓小平肯定包产到户效果很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由来   一、建成社会主义的时间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命题的提出   三、十三大与社会主义阶段理论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初的探求   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剂为辅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一、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   二、“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三、小康之家 :20 世纪末人均收入 1000 美元   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六、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