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儿童诗教二十讲

儿童诗教二十讲

  • 字数: 230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谭旭东|
  • 商品条码: 978758010162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谭旭东“中国儿童诗教丛书”系列中的诗教指导书,为广大语文教师和诗教者提供了可靠的课外材料和教学参考。书中不仅系统阐述了作者的儿童诗教理念,分享了作者在诗歌鉴赏和创作中的经验,还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儿童诗、儿歌、散文诗、古诗词等诗歌体例和鉴赏要点,并结合当前语文教材,给出了具体的、切实的诗歌教学建议。
作者简介
谭旭东 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创意写作博士点负责人,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专家,其创作曾获鲁迅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大奖。 著有诗歌、散文、童话、儿童小说、幻想小说和寓言等100余部,翻译作品70多部,撰有文学理论批评、语文教育和儿童教育作品30余部。10余部作品输出版权,多部作品被译成英语、德语、波兰语、日语、韩语、俄语、阿拉伯语出版。
精彩导读
诗歌,在各种文学样式中是出现最早的,也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学习诗歌,阅读诗歌,对每个文明人来说,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诗歌知识,多欣赏诗歌,是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提高语言整体素养和文艺欣赏能力的必要前提。诗歌,对中小学生的美感享受、情感熏陶、人格塑造、性格培育,也是有诸多好处的,因此儿童诗教非常重要,也是值得家庭和学校重视和探索的一个教育课题。 诗歌起源于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劳动,最初是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协调动作、交流感情而发出的劳动呼号与简单语言相结合的产物;随后又作为劳动过程中的伴唱及劳动前后对劳动收获的祈祷与庆祝而发展为歌谣。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幼年时代,诗歌是同集体的劳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劳动的号子和歌谣就是诗歌最初的形式。从表现形式上看,早期诗歌与音乐、舞蹈等密不可分。《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里所描述的场面,就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综合表演。在《毛诗序》中,对诗、乐、舞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诗、乐、舞都出自人们在生活中所激起的感情活动,它们原是三位一体的,即诗歌、音乐和舞蹈最早是紧密联系的,它们再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到后来,诗歌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而文学和艺术也有了不同的分类和分工。 一、诗歌是什么 黑格尔(G. W. F. Hegel)曾说过:“在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生自发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想体验过的对象。只有当客观世界已变成内心世界后,它才能由抒情诗用语言掌握和表现出来。”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史诗”实际是叙事文体,是非诗的,即今天的写实的文学,而抒情诗指的就是今天的诗歌和抒情文学。因此,黑格尔这段论述实际是对叙事文与抒情诗做了本质的区分。它告诉读者,抒情诗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化,是现实生活激起人的情感的产物。 在古希腊,诗是文学与艺术的总称。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诗学》便可知,诗涉及美学和艺术学,因此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论的不只是今天的诗歌理论。在我国古代,诗歌就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如:最早期,诗为韵文,它区别于散文;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在演变,写作和传播的媒介也在演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写作能力,文学的种类也变多了,诗又与散文、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本、报告文学等区别开来了。 事实上,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一般都要讲故事,都是运用语言文字将审美情感情节化,而诗歌则是借助语言文字将审美情感节律化、意象化,诗的诞生过程,也就是“诗人审美情感节律化”的具体过程。诗歌是一个具有外在和内在结构的结合体:诗歌的外在形式结构,主要是指诗歌的分行、分节、押韵;诗歌的内在本质结构,主要是指诗歌的内在情感(也有人称之为“诗歌的内宇宙”)。诗歌的内在情感,是诗歌成为抒情艺术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已有关于诗歌“由情而发”的论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这段话告诉人们,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是直接的。没有人的内在情感驱动,就不会有诗歌。在诗歌中,总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它就是诗人自己,诗歌将外部世界融化于心,然后以抒情主人公的姿态向世界说话,向人们传递自己心灵的律动,向人们披露自己内在的情感世界。 诗是心灵的火花,是感情的激流。有人说:“诗不仅容聚了一个民族语言的博大精深,而且以最精练的形式融现实与理想、时间与空间、感性与理想、情趣与教育于一体。”美国的兰赛姆(John Crowe Ronsom)也说,诗是“用文字表现的人生经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则认为诗歌是“忠实可靠的传令官”,是“唤醒伟大民族……进行有益改革的信徒”,是“战斗的号角”,等等。这些都从正面或侧面向我们表明了诗歌的内涵。
目录
第一讲 每个人都应该学点诗 第二讲 诗歌的分类和欣赏 第三讲 小诗的特点和阅读 第四讲 新诗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讲 新诗细读范例 第六讲 儿童诗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七讲 儿歌及其特点 第八讲 传统儿歌和创作儿歌的样式 第九讲 认识创作儿歌的价值 第十讲 散文诗的诗教价值 第十一讲 诗是什么,谁能知晓 第十二讲 我们这样来读读诗 第十三讲 如何理解与品读儿童诗 第十四讲 诗歌写作实践案例 第十五讲 儿童诗写作经验分享 第十六讲 再谈儿童诗的写作 第十七讲 红色诗歌及其阅读价值 第十八讲 古诗词学习的要点和重点 第十九讲 小学低年龄段语文古诗词选文分析 第二十讲 统编版小学课本古诗选文的分析与教学 附录 一、12首优秀中国诗歌欣赏 二、18首外国优美小诗欣赏 三、领略意象美,诗教的第一个入口 四、谈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与学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